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秸秆速腐剂”可以将秸秆快速腐熟后再还田利用。“秸秆速腐剂”是高效生物制剂,含有大量有益的生物群体,可以产生活性很强的各种酶,具有很强的发酵能力,能迅速催化分解秸秆粗纤维,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成有机肥。使用“秸秆速腐剂”的关键技术是抓住“水足、药匀、封严”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惯用的鸡粪发酵法是堆积让其自然发酵4~6个月,这样臭味散发污染环境。若用微生物秸秆速腐剂发酵鸡粪,20天后即能腐熟,且无臭、无味、无害,堆肥松软呈黄褐色,上部有灰白色菌丝,有机质可升至48%左右,大部分养分呈  相似文献   

3.
三种秸秆速腐剂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为材料,用三种不同类型秸秆速腐剂进行堆制试验,研究其速腐效果。结果表明,各种速腐剂均能加快秸秆腐熟速度,其中生态源秸秆速腐剂和催腐剂效果较好,15d左右即可还田。  相似文献   

4.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是利用秸秆速腐剂将秸秆快速腐熟后,再还田利用.秸秆速腐剂是一种高效生物制剂,含有大量的高温、高湿型微生物群体,可以产生活性很强的各种酶,具有很强的发酵能力,能迅速催化分解秸秆粗纤维,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成有机肥,在催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酶还可清除土壤中的病原菌.2005年,在休宁秀阳金夏九户,我们进行了早稻秸秆速腐剂堆腐剂还田试验.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科学》2013,(5):86-88
选用湖南泰谷公司的秸秆速腐剂,研究常温条件下不同用量秸秆速腐剂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采用失重法,设4个处理,分别为:清水(对照)、速腐剂4g、速腐剂6g、速腐剂8g,。结果显示,秸秆腐解数量随速腐剂用量增加而增加。180 d 8 g速腐剂的秸秆腐解率最大,达38.1%,比不加速腐剂的对照增加24.9%。腐解剂在使用20 d腐解速度最快,腐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快速腐熟剂堆沤秸秆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快速腐熟剂进行堆沤秸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速腐剂或催腐剂都能堆沤秸秆成肥,以生态源秸秆速腐剂成肥效果较好,其次为富田牌速腐剂,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腐秆剂是一种新型秸秆腐熟剂。它可以快速腐烂分解秸秆、杂草、禽畜粪便等,能有效解决因秸秆还田时间短腐烂不足而影响犁耙和烧苗等。一、腐秆剂的主要功能1.加速有机物料腐烂分解进程,大大缩短秸秆及需经堆沤发酵腐熟的禽蓄粪便、饼肥等有机物的堆沤时间,减少臭味。  相似文献   

8.
<正>绿色生态有机肥是以鸡粪和秸秆为主要原料,应用多维复合酶菌进行发酵生产而成。多维复合酶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歧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残留物质,有增产、增质、抗病的作  相似文献   

9.
一、加快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继续加大对秸秆速腐剂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发酵菌剂的开发力度。大力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收脱还一体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速腐技术;加快对规模养殖畜禽粪便等有  相似文献   

10.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和应用“3 0 1”菌速腐剂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配施“3 0 1”菌速腐剂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 ,或秸秆堆腐后还田 ,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当季玉米增产 10 .5 5 % ,第 2季小麦增产 7.12 %~ 12 .93 %。  相似文献   

11.
油菜秸秆速腐剂堆肥及其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根法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4-95,152
通过田间堆腐和堆肥水稻小区试验,研究了速腐剂在油菜秸秆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油菜秸秆堆肥,具有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表现为株高增加,剑叶增长增宽,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增产幅度为4.7%~18.2%,当季农田土壤pH值提高0.3~1.0;用0.5~1.5kg/500kg速腐剂加0.7%尿素调节C/N比的方法进行油菜秸秆堆肥,比单用1.0kg/500kg速腐剂或单用0.7%尿素调节C/N比的方法,能较快促进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堆肥施用后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作用;在用0.7%尿素调节碳氮比处理条件下,在0.5~1.5kg/500kg速腐剂用量范围内,随着速腐剂用量增加,秸秆腐烂越快,释放养分较多,产量提高,堆腐500kg油菜秸秆时用速腐剂1.5kg加0.7%尿素调节碳氮比的处理方法为最佳;秸秆速腐剂1.0kg/500kg用量条件下,加0.7%尿素调节碳氮比的处理方法比单用速腐剂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一、加快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 继续加大对秸秆速腐剂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发酵菌剂的开发力度。大力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收脱还一体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速腐技术:加快对规模养殖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发和无害化处理;提倡冬季种植绿肥。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秸秆饲料转化中消化率低的问题,开发秸秆分解软化技术,优先分解部分半纤维素,以小麦秸秆为原料,以半纤维素分解为特色的分解菌复合系为接种剂,对麦秸进行高温发酵分解,通过检测秸秆木质纤维素各成分的动态、发酵参数变化,以及PCR-DGGE为手段的微生物群动态监测,研究秸秆木质纤维素结构松散的规律。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发酵,秸秆中半纤维素显著降解,9d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分别分解了11.2%和9.3%在高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以细菌为主体,真菌种类较少,且细菌群中以接入的分解菌复合系的组成菌占优势。说明向高温发酵体系中添加分解菌复合系可以有效促进发酵进程,使麦秸在发酵第9d时半纤维素的降解达到要求,有效地松散了秸秆结构。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干发酵制取沼气的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绿秸灵、酵素菌、石灰水、速腐剂在相同的条件下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干发酵制取沼气。试验结果表明:经酵素菌预处理后的原料沼气产量最高(38960.7mL),其产气率为455.7mL·g-1,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最好,纤维素降解率为56.9%,其次为绿秸灵、速腐剂、石灰水。为玉米秸秆制取沼气技术应用于工程中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利用秸秆腐熟技术、解决麦秸秆乱抛乱烧现象,特进行了宝地生KS100生物菌扩培剂、宝育肥-酵素菌扩培剂、酵素菌速腐剂、腐秆剂4种腐熟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腐熟剂对麦秸秆催腐作用明显,其中以宝育肥—酵素菌扩培剂表现最好,其它腐熟剂效果相当;施用腐熟剂虽然对水稻没有显著增产作用,但能达到稳产、环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 沃土牌(301-3)速腐剂,是一种自带营养的复合剂,包含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有几十种酶类。用这种速腐剂堆腐秸秆有以下特点:①升温快、腐熟快:鲜秸秆15天左右,干秸秆18~20天就能腐熟;②堆肥肥份高:肥机质达59.4%左右,有效养份含量超过牛马粪,相当于一般土杂肥的2~3倍。据测定每500公斤速腐剂堆肥,其肥效相当15.2公斤尿素、24公斤过  相似文献   

17.
在麦秸秆(250kg)中加入1、2、3kg秸秆速腐剂堆沤肥料,试验结果表明:250kg秸秆用1kg速腐剂加2.5kg尿素堆腐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8.
作物秸秆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在自然环境下难以腐解,使用秸秆腐熟剂,能加速秸秆的腐解,同时还能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本试验主要验证5种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熟情况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大田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结果显示:施用秸秆腐熟剂可以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秸秆分解率比较对照提高7.7~11.5个百分点,随着秸秆腐解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容重下降,增加了土壤肥力。水稻田应用秸秆腐熟剂,增产2.43%~3.86%。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6种市售促腐剂降解水稻秸秆的效果,并探究在不同促腐剂中添加固氮蓝藻是否有利于水稻秸秆腐解,为加快还田过程中秸秆腐解速率及推动秸秆的合理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平板培养法,设14组处理,分别为不加菌剂(CK0)、添加固氮蓝藻(CK1)、6种促腐剂及与其对应的添加固氮蓝藻处理,在培养箱中连续培养35 d,每7 d测定一次秸秆失重率、纤维素酶活性、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并记录秸秆颜色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秸秆颜色逐渐加深。6种促腐剂均能促进水稻秸秆的腐解,培养至第35 d时,配施豫启富秸秆发酵菌并添加固氮蓝藻(QF+L)处理的秸秆失重率最高,达30.09%,较单独配施豫启富秸秆发酵菌(QF)处理提高13.23%(绝对值),其次为配施周天秸秆腐熟剂并添加固氮蓝藻(ZT+L)和配施益加益粪便除臭发酵菌液并添加固氮蓝藻(YJY+L)处理,失重率分别为29.00%和28.87%,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QF+L处理的纤维素酶活性和半纤维素降解率也在培养第35 d时达最高值,分别为27.41 U和28.99%。培养至第35 d时,YJY+L处理的纤维素降解率达最高,为32.19%,且YJY+L处理的纤维素降解率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均高于单独配施益加益粪便除臭发酵菌液(YJY)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失重率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是导致水稻秸秆失重率上升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平板培养过程中豫启富秸秆发酵菌和益加益粪便除臭发酵菌液是较好的促腐剂,且添加固氮蓝藻能促进促腐剂腐解水稻秸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