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共饲养獭兔497只,按常规进行了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疫苗免疫。从7月6日个别兔开始发病,至7月20日共发病138只,发病率为27.7%,其中1~2月龄发病101只,占发病只数的73.2%,3月龄以上发病37只,占26.8%,共死亡35只,死亡率为25.4%。  相似文献   

2.
<正>1发病情况该兔场共养殖懒兔1500多只。该次发病的多为2~3月龄的青年兔,本批兔29日龄注射兔瘟疫苗首免,以后再也没有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2008年6月25日开始发病并死亡,8天共有247只兔先后发病,死亡126只,死亡率高达51%。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情况柳河县某兔场饲养家兔280只,由于突然降温,2~3月龄幼兔开始发病,2天后病兔死亡,2星期内共计发病64只,死亡56只,发病率为22.9%,发病致死率为87.5%。2临床症状幼兔突然发病,精神不振,呼吸急促,体温41℃~42℃,食欲减退或停食。有浆液性、黏液性或黏液脓性鼻漏,病  相似文献   

4.
防疫疾病是发展獭兔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995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经过对0~4世代10000只獭兔的发病情况进行观测统计观测出发病兔1119只,发病率为11.19%,死亡数552只,发病死亡率为49.33%,死亡率为5.52%.其中,仔兔发病率9.56%,死亡率4.38%,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偏高;幼兔发病率39.46%,死亡率14.17%,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青年兔发病率7.09%,死亡率3.95%,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最低,分别为2.50%和1.61%.同时,在观测发病死亡的过程中,针对发病兔只各年龄段的发病死亡特点,拟定出了一个具体的防疫措施,使发病死亡率降低到了合理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2006年至2013年,项目组经过0~4世代选育,对10 000只加利福尼亚獭兔的发病情况进行观测统计分析,观测出发病兔1304只,发病率为13.04%;死亡兔623只,死亡率为6.23%;发病死亡率为47.78%。其中,仔兔发病率9.87%,死亡率5.31%,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偏高;幼兔发病率27.93%,死亡率14.31%,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青年兔发病率17.15%,死亡率6.70%,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最低,分别为2.08%和1.46%,并制定实施了新的防疫方案,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10日,我镇华南村陆某饲养的220只獭兔,其中成年兔和青年兔140只,断奶幼兔80只.兔群突然发病,断奶幼兔第1 d死亡13只,第2 d死亡25只,第3 d死亡35只,3 d基本死完;青年兔和成兔也陆续发病死亡,青年兔第1 d死亡2只,第2 d死亡4只,第3 d死亡6只;成年兔第3 d死亡1只(成年兔注射过2次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疫苗,青年兔注射1次三联疫苗,刚断奶的幼兔未注射疫苗).发病率为60%,死亡率为45%.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平乡县某养兔场,饲养着1000多只獭兔,兔群均按免疫程序接种了兔瘟疫苗、兔二联(巴氏杆菌、魏氏梭菌)苗。2008年4月1日兔群突然发病死亡,5天共有84只兔先后发病,死亡46只,死亡率高达55%,遂于4月6日带病死兔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控制。2临诊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县汪清镇共饲养獭兔1000多只.1987年12月27日某养兔户的獭兔突然发生急性传染病,并迅速传染到其它3户,虽积极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及其他药物治疗,但结果均无效.这4户共饲养獭兔188只,从发病开始到1月13日为止,先后死亡128只.其中,39只成年兔发病32只,全部死亡(发病率82%),63只3月龄以上的兔发病57只,全部死亡(发病率90%),73只1.5月龄至3月龄的兔发病39只,全部死亡(发病率53.4%),1.5月龄以下的13只没有发病,全群发病率占73.1%,死亡率100%.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柳河县某兔场饲养家兔280只,2009年10月中旬由于突然降温,2~3月龄幼兔开始发病,2天后病兔死亡,2星期内共计发病64只,死亡56只,发病率为22.9%,发病致死率为87.5%。  相似文献   

10.
獭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新疫区死亡率可达95%以上,老疫区一般为70%~85%。但近年发病呈低龄化趋势。1病例介绍1.12004年2月,定州某獭兔养殖场450余只獭兔发生了以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獭兔急性死亡、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诊断为兔瘟。1.22005年11月22日,哈尔滨地区某獭兔场存栏种公兔30只、种母兔160只、青年兔337只、幼兔450只。11月23日,兔场开始发生兔瘟,11月27日实施紧急预防,12月4日起发病死亡停止。成年兔死亡3只,死亡率1.6%,3~5月龄青年兔死亡142…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7月10日,河北省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其中80只大母兔,20只大公兔,400余只仔兔、幼兔和青年兔,仔兔和幼兔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20只左右,随后青年兔也陆续发病死亡。6天共死亡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 该兔场共饲养獭兔1 000只,2009年7月10日开始有兔发病。7月20日就诊时已经发病280只,死亡140只,发病率28%,病死率50%。  相似文献   

13.
兔瘟是养兔户最揪心的病症。该病以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发病率最高,可达70%以上,死亡率可达100%,此病多见于冬秋和早春季节发生。该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坏死性肝炎、兔X病、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1病例介绍2002年早春,刘某由市场购入母兔2只,5日后发现自家原有的36只比利时兔(112d,体重1381g±26g)有26只发病,发病率为72.22%。病兔以食欲减少或废绝、鸣叫而死为主要特征,畜主自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进行了治疗,但病情始终未见好转,先后死亡14只,占发病总数的53.85%。于发病第4d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14.
我县食品公司动物养殖场于1987年12月16日从山西省吉县动物养殖场引进獭兔183只经饲养三个月后总兔数达到324只。于1988年3月30日突然发病在72小时内发病209只(其中青壮成兔146只,(?)个月内的幼兔53只,总发病率为64.5%,成兔发病率为77%,幼兔发病率为78.7%,成兔死亡率为31.7%,幼兔死亡率为37.6%,总死亡率占全场总兔数,34.25%。  相似文献   

15.
1 发 病情 况 2003年 11月 6日 承德 市 某 种 兔 场 存 栏 成 年 兔3000只 、幼兔 300只 ,有 150只 幼兔 发病 ,7d 后 死 亡63只 ,10d 后死 亡 71只,共 死 亡 134只 ,在 幼兔 中 发病 率占 50%,死亡 率 占 88%。 2 临 床症 状 病 兔 不 食 或 食 量 减 少 ,打 喷 嚏 ,流 鼻 涕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 河南省叶县某獭兔场饲养150多只獭兔,2008年8月27日早上发现70日龄的兔突然死亡2只,随后生产母兔和断奶兔也相继感染发病,几乎每天都有2-5只兔突然死亡,多的达12只,截止9月2日共发病死亡37只。发病率为24%,病死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某兔场存栏507只兔,饲养过程中50日龄左右的幼兔突然发病死亡,幼兔死亡前基本无异常,而成年兔基本不发病。该兔场进行了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免疫。兔发病后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氯苯胍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至疫情控制时,共发病96只,发病率18.90%,死亡52只。2临床症状幼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吃料减少,被毛粗乱,眼鼻分泌  相似文献   

18.
现将笔者遇到的家兔过度肥胖引发脂肪肝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饲养情况河南省襄城县某兔场高产长毛兔。存栏三百多只。同时喂养少量肉兔,将母兔作长毛兔繁育的保姆兔用。长毛兔和肉兔的成年兔采食相同的饲料。本次发病前一月成年兔平均采食量达到每只350克。颗粒饲料的配方为玉米18%、小麦麸34.4%、炒黄豆粉8%、鱼粉2%、酵母粉2%、稻壳糠34%、食盐0.3%、蛋氨酸0.3%、磷酸氢钙1%。其中含消化能10MJ/kg、粗蛋白14%。每天每只兔采食量350克。到发病时存栏长毛兔成兔180只,其中母兔130多只,怀孕兔60多只,哺乳母兔50多只。另有3月龄以…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 河北省平乡县某养兔场饲养獭兔1 000多只,按免疫程序接种了兔瘟疫苗、兔二联(巴氏杆菌、魏氏梭菌)苗.2008年4月1日兔群突然发病,5 d内发病84只,死亡46只,病死率55%,4月6日带病、死兔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20.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某小型兔场,共养兔208只,2002年5月40只兔子发病死亡,其中有幼兔27只,占总数的13%;成年兔死亡13只,占总数的6.25%。幼龄兔主要表现:消瘦,被毛粗乱且缺乏光泽,发病急,1~2d死亡;成年兔多为慢性型,死亡率较幼兔低,一般发病5~8d死亡。1临床症状患病兔表现为顽固性下痢,肛门附近被毛沾有粪便。幼龄兔最为多发,急性经过,常突然倒地,四肢痉挛,呈角弓反射,很快死亡。病程稍长的表现为,食欲下降,腹部臌胀,排尿淋漓,眼结膜及口腔黏膜黄染。病后期出现顽固性腹泻,甚至发生痉挛、麻痹,由于消瘦较快,心力衰竭而死亡。2死后剖检混合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