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对于保持耕地总量、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了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编制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专项规划、制订剥离认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剥离土壤跟踪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建议,以此推动当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认识和全面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从法治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层面工作部署和地方层面探索创新等方面,综述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实践情况,指出了当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法治体系、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研究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认识和全面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从法治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层面工作部署和地方层面探索创新等方面,综述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实践情况,指出了当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法治体系、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对于保持耕地总量,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了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编制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专项规划、制定剥离认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剥离土壤跟踪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相应的建议,以此推动经开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经开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耕地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3个方面阐述了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必要性,分析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耕地耕作层土壤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史忠鑫  陶钟 《乡村科技》2024,(1):120-122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是保护优质土壤资源、落实新形势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方式。以江苏省某村为例,对当地建设占用耕地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开展了土壤采样分析,综合评价了占用地耕作层土壤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土壤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环境质量符合要求,进而圈定了耕作层土壤适宜剥离区域面积,为后续编制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作为国土资源部明确的全国唯一的交通行业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项目,梳理其在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政策、部门协同等管理机制,归纳分析线性工程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发展进程及存在问题,分析政策演进趋势,提出部门协同优化方案,力求为全面推广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在全国各地均有试点实践,主要目的是为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以新机场配套项目建设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为例,研究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的编制方法。结果表明:经土壤采样检测,剥离区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均符合剥离要求;通过对项目区土壤质地、剖面结构型的分析研究,并考虑施工要求及经济效益合理化,确定项目区土壤剥离仅剥离耕作层土壤,不剥离犁底层土壤,剥离土层厚度为20cm;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回覆应做到时间与空间相衔接,坚持效益与成本最优原则,"即剥即用"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对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由于各项原因,如部分地区对耕作层剥离后的再利用途径不明晰,导致地方政府对耕作层剥离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耕作层剥离工作开展难的情况,广东省尚未开展相关工作。对国内外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途径进行归纳和梳理,并提出广东省开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途径建议,以期能给广东省开展耕作层剥离利用工作形成一定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程从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17-8019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切实保护资源、保护耕地的系统性工程,在各地已有实践。该研究在对已有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进行综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方法、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判定规则,对全省16地市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模式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全省建立土壤剥离利用制度找出方法及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域范围内可剥离耕作层土壤的数量和规模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理论上可剥离的耕层土壤总面积为8 947.12 hm~2,可剥离土方量为2 387.42×10~4m~3;南昌市非农建设拟占用耕作层实际可剥离耕地面积为7 036.94 hm~2,可剥离土壤土方量为1 958.95×10~4m~3;南昌市拟补充耕地资源总面积为15 091.01 hm~2,覆土需求总量为4 527.31×10~4m~3,其中拟实施旱地改水田项目新增耕地覆土需求量占全市新增耕地覆土需求量的53.1%;以耕地提质改造为目标的旱地改水田项目表土回覆利用、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为目标的土地整治项目表土回覆利用及城市绿地再造的表土回覆利用是南昌市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主要方向。南昌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可剥离土壤资源较为丰富,可满足拟补充耕地资源地块40%以上的覆土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剥离被建设占用的优质耕作层土壤将之再利用于中低产田改良,以便提高中低产田质量,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基于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及总体规划数据、耕地地力等级等数据成果,采用GIS空间分析及文献调研法,以长沙市5个区县市作为研究范围,对范围内可剥离耕作层土壤及中低产田的数量和分布进行测算、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可剥离耕作层土壤方量为1 511.86万m3,改良中低产田需覆土方量为3 741.31万m3,耕作层土壤供给远小于需求。研究范围内可改造中低产田面积为60 195.11 hm2,主要分布于长沙县、宁乡市和浏阳市;可剥离耕作层土壤面积为8 835.26 hm2,主要分布于岳麓区,供需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占用耕地时,把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抢救耕地"工程今年将全面推进。近日,就这一流失耕地"起死回生"话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接受了媒体专访。城镇化再着急土壤也要先剥离问:为什么说这是抢救工程?王世元: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将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在全国普遍推开。耕作层是耕地精华,农业生产物质基础,粮食生产之本。长期以来,我们占用耕地后,把耕作层土壤当土料用甚至废弃,浪费惊人。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作层是农业生产最宝贵的资源,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对提高区域耕地质量、保障耕地资源安全有很重要的作用;喀斯特作为我国特殊地貌区,其耕地资源的宝贵程度更加明显。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包括剥离、储存、利用3个步骤,喀斯特地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包括重大工程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城镇建设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其他非农建设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3种类型。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可结合具体的工程比如土地整治实施,也可单独进行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其具体的工程措施可根据实际选取,如修建的石坎是条石坎还是块石坎等,且可配套道路、排灌等设施以达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目的。大范围的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将会是今后国土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刘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143-8144
为了进行有效的耕地表土剥离,以安徽省为调查区域,主要调查的土壤类型有淮河平原区的黑姜土、黄姜土、白姜土、面砂土、两合土、淤土,江淮丘陵区的李岗马肝土、马肝田、黄白土田,沿江平原区的潮砂泥田、菜园泥骨土,皖南丘陵山地的泥质田、紫砂泥田.研究表明,淮河平原区耕种土壤砂姜黑土的耕作层厚度为15 ~20 cm,土壤可剥离的厚度为20~25 cm;淮河平原耕种土壤潮土的耕作层厚度为15 ~20 cm,土壤可剥离的厚度为30~40 cm;江淮丘陵区耕种土壤的平均耕作层厚度为15~20 cm,土壤可剥离的厚度为25~30cm;沿江平原区耕种土壤的平均耕作层厚度为15 ~20 cm,土壤可剥离的厚度为25 ~35 cm;皖南丘陵山地耕种土壤的平均耕作层厚度为15 ~20 cm,土壤可剥离的厚度为20 ~25 cm.  相似文献   

16.
司泽宽  张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82+5613-5582,5613
为了切实保护和利用耕地,当前贵州省已全面开展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该研究从耕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分析了开展耕作层剥离利用的意义,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其必要性经济合理性,并指出了耕作层剥离利用的预期风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车德伦  谢杭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81-8382
随着贵州省城镇化、工业化强省战略的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逐年增加,优质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以耕作层剥离为前提,实施区域坡耕地整治为措施,能有效促进耕作层再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该研究以耕作层试点剥离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耕作层剥离、“坡改梯”工程设计、生态防护等技术措施的研究,实现优质耕作层再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24-125
从编制背景、目的意义、原则、编制思路和要点、内容框架等角度出发对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9.
耕作层不仅影响耕地的质量水平还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建设占用耕地时耕作层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一部分原因是耕作层保护的技术不完善,而表土剥离是保护耕作层的一个有效措施。因此,该文针对耕作层在剥离后储存期间的土壤进行培肥技术研究,通过设置3个试验小区,进行表土培肥试验,研究培肥后剥离土壤的有机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3个试验小区的4个处理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添加培肥均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对于长时间的堆放,猪粪培肥效果最好;其次是秸秆培肥,秸秆加菌肥效果最差。对于丘陵和山地试验小区,猪粪培肥效果最好;在平原试验小区,秸秆和猪粪均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不同耕作土类型及不同深度表土成分不同,采用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标准,对广西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区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表土因取自区域不同导致地级标准不同,其中水田表土均可以供剥离利用。根据不同深度表土地级评价,表明水田在0~70cm均可以供剥离利用,甘蔗地在0~60cm可以供剥离利用,桉树地则在0~50cm可以供剥离利用,旱地进在0~10cm可供剥离利用,而果地无法供剥离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