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环境中微粒子虫孢子的存在是造成蚕种微粒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为了解饲养环境中微粒子虫孢子情况,我们于2016、2017年进行了环境中微粒子虫孢子情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普通蚕饲养区微粒子检出率明显高于原蚕饲养区,而且秋期检出率为最高;普通蚕饲养区的桑树害虫和迟眠蚕、病死蚕中微粒子检出率显著偏高;原蚕区的桑树害虫检出率也明显偏高;个别蚕区养蚕环境微粒子虫孢子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
桑瘿蚊是我国桑树主要害虫之一,于六、七十年代在我省珠江三角洲老蚕区首先被发现,曾严重为害桑树,每年因桑瘿蚊发生使桑树“盲顶”,生长缓慢影响树势,造成桑叶量和蚕茧产量减少。随着蚕桑生产从老蚕区向新蚕区发展,对该虫的防治工作和认识其为害性都减弱了,甚至忽略了该虫的为害。但自1991年云浮市发现了  相似文献   

3.
<正> 江浙各主要蚕区秋蚕饲养至10月底已陆续结束,由于今年浙江杭嘉湖主要蚕区和江苏苏南蚕区夏季持续高温干旱,暂时抑制了桑病虫害的发生,总体危害程度较轻,但随着高温天气的解除,秋蚕饲养后期,受抑制的桑尺蠖(浙江)、桑螟(江苏)等鳞翅目害虫在局部桑园严重暴发成灾。受今年春茧价格较低,失管桑园面积较大的影响,目前桑园残留虫量普遍较高,若不进行有效的越冬防治,明春桑园极有可能遭受桑病虫害的严重为害,重视抓紧桑尺蠖、桑螟等害虫即将越冬前的短暂时间,配合桑树清园全面开展越冬防治,是确保明年春蚕安全生产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是为害桑树枝干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桑树养成型式和栽植密度的改变,桑园郁闭程度和小气候湿度提高,有利于桑白蚧的发生,为害严重,影响桑树生长,成为当前一些蚕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蒙晓琴 《四川蚕业》2008,36(2):25-28
我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拥有桑树一亿株左右。但单株产叶量较低,张蚕需桑七、八百株。就其原因,除肥培管理工作差以外,主要就是病虫危害严重,导致桑叶减产、质量降低,同时被污染的桑叶引发蚕病,导致蚕茧产量、质量和效益三下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可达30%左右。我县是个老蚕区,桑树害虫种类繁多,危害面广。在食叶类害虫中,特别是夏秋季桑螟虫危害最甚。  相似文献   

6.
江西桑树害虫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桑树害虫补遗尹益寿,詹根祥,魏洪义,吴德龙,沈荣武(江西农大植保系)通过近两年进一步对我省主要蚕区桑树害虫进行调查,在笔者原纪述江西桑树害虫247种的基础上(《蚕桑茶叶通讯》)1993年第1期),又采集并鉴定出我省桑树害虫20种,其中5种为江西昆...  相似文献   

7.
桑园野蚕成灾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蚕是夏秋季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幼虫食害桑叶,尤其喜食嫩叶,影响夏秋期小蚕用桑.为害严重时,整片桑园全部桑叶被吃殆尽,影响桑树正常生长.2003年在嘉兴市秀州区部分桑园发生了野蚕灾害.  相似文献   

8.
<正> 桑天牛不仅是桑树枝干主要钻蛀性害虫,也是多种树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近几年来在嘉兴蚕区普遍发生,局部地区为害成灾。据调查各类桑树平均株害率为17.8%,严重的高达80%以上,致使桑园衰败,影响着专业桑园的巩固和蚕桑生产的发展。过去虽用六六六等药剂针筒注射虫孔,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9.
前言桑毛虫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属鱗翅目毒蛾科。幼虫为害。在国内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主要蚕区均有发生,在广东为害尤为严重,省內主要蚕区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南海县大同、南畔、顺德县西馬宁、龙江等地为甚。当大发生时,可使桑叶严重减产,例如在1956年南海大同乡1300多亩桑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元阳县蚕区桑树褐斑病发病严重,影响桑叶产量与质量,对当地蚕业生产影响很大的情况,展开对桑树褐斑病的发病因素分析与防控技术介绍,以期为元阳县桑褐斑病防控提供指导参考。对桑树褐斑病的分布与危害、发病规律与症状、发病因素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要概述,对元阳县发病严重的桑园开展调查与发病原因分析。元阳县蚕区桑园地势低,通风差,栽植密度大,套种高杆作物玉米等,桑树长势弱,管理差的桑园褐斑病发病严重,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文献影响桑树褐斑病发病因素观点一致,即桑树品种、气候气象、桑园管理。通过在桑树褐斑病受灾严重区域建立长期有效预测预报工作,对元阳县蚕区防控中不足的地方,提出了提高蚕农防病意识、科学施肥、农药防治与物理机械防治结合等措施,以期对桑树褐斑病进行有效防控,促进蚕区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桑树断梢病、桑瘿蚊和桑螟虫等,在我县部份蚕区发生严重。如明星乡袁黄村1991年春、夏桑叶被虫食害后,春夏蚕发种减少14张,少产蚕茧470多公斤,少收茧款3901元。该村今年在3月和4月中旬利用1000倍敌敌畏和1000倍乐果混合液,抓紧蚕前时机全面给桑树喷射后,结果桑树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秋季浙北蚕区第4、5代桑螟暴发成灾,许多桑园绝收,导致晚秋蚕无叶可养,是当地近几十年来桑树害虫灾害最严重的损失年份之一,其程度远远超过1998年第5代桑螟的暴发为害。本文分析了2014年秋季桑螟暴发过程、为害后果和原因,总结了桑螟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教训。1桑螟发生规律与秋季暴发过程1.1海宁市桑螟发生规律浙北蚕区在上世纪80年代桑螟属于次要害虫,  相似文献   

13.
<正> 桑树害虫是当前养蚕业的一大障碍,轻者桑叶减产,重者导致桑树死亡,降低桑园经济效益,且传播蚕病,危害蚕儿安全。笔者两年来对石泉县桑树害虫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情况如下: 一、桑树害虫的发生现状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年,我省蚕区桑树病、虫发生较为普遍,其种类之多,范围之广,损失之大,都是近年来罕见的。虽然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的是长期对桑树重栽轻管,只图数量,不顾质量,不讲效益,对桑树病、虫更是多年疏于综合防治,以致病原、害虫数量逐年积累增多,  相似文献   

15.
郑曼  徐立 《蚕学通讯》2014,(2):27-32
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现正向多个方向发展,部分省市桑树的种植面积随之扩大。桑天牛为桑树主要蛀干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蚕区[1-2],是威胁桑树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并危害多种农作物。本文综合文献资料,浅析了桑天牛的为害特点,并详细阐述了桑天牛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江浙各主要蚕区秋蚕饲养至10月底已陆续结束,由于今年前期持续高温干旱,桑树叶螨发生严重,夏、秋季数次台风影响,随着高温天气的解除,桑螟等鳞翅目害虫在局部桑园严重暴发成灾。受今年茧价提高的推动,秋季桑园内农药使用水平普遍较高,同时,今年秋季江南稻区  相似文献   

17.
<正> 蚕种合理布局是提高全年单位面积产茧量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布局两秋蚕种是养蚕布局的关键。苏州地区全年饲育四季蚕:春蚕、夏蚕、早秋蚕、晚秋蚕。以前早秋蚕同晚秋蚕的比例为1∶0.6。但这个比例只适应于地下水位较深,不易灌的旱地桑,且以前肥料投入不足,受桑蓟马等桑树害虫侵害较严重;而田改桑地下水量充沛,能排灌,肥料投入足,随着甲胺磷、乐果等高效农药问世,桑树害虫基本得到控制,桑叶老化推迟,早秋蚕结束后适当多留叶可提高光合作  相似文献   

18.
桑红蜘蛛是汉源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对桑红蜘蛛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对汉源县主要桑树品种抗红蜘蛛的能力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汉源蚕区桑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桑粉虱是我省川北蚕区桑树重要害虫之一,由于过去四边桑当家,成灾终是局部和小面积的。八十年代以来,我省蚕业生产蓬勃发展,原有桑密度不断加大、大量集中成片密植丰产桑园、粮桑间作桑园建立起来,各蚕区大力推进“三高”蚕业,加强了对桑树的肥培管理,桑树长势普遍丰茂,形成郁闭的小环境;加上四川盆地特定的少风、多雾、湿重的生态环境,成为该害虫暴发的重要因子。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连续暴发成灾,发生范围遍及全省各主产蚕区,危害程度不断加重,造成损失十分巨大。如1991年绵阳市沉抗乡万亩桑园、宣汉县下八乡八千亩新建密植桑园以及万源县大沙、河口、草坝、临河等乡的两千亩  相似文献   

20.
徐卫菊 《四川蚕业》2003,31(3):18-19
桑瘿蚊 (Diplosissp)是我省及全国主要蚕区的成灾桑树害虫 ,发生代数多 ,第 1、2、 3代危害严重 ,特别是第 2代危害最为严重。近年来 ,由于我市栽桑布局的调整 ,改原来的四边桑为发展成片密植小桑园 ,因而 ,桑树害虫的种类逐渐增加 ,病虫的危害也随之蔓延和猖獗。笔者于 2 0 0 1、 2 0 0 2年分别在绵竹市的什地、富新两镇调查发现 :本市桑园遭桑瘿蚊为害 ,梢危害率达 60 % ,株危害率达 91 % ,造成春叶减产 ,夏蚕发种减少 ,严重地威胁着我市蚕业的发展。两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蚕桑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 ,已经基本摸清该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