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对苹果树休眠枝条含水量的比较研究,探讨了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地形、不同农艺措施处理对果树枝条受冻害“抽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坡地形热量状况最好、果树受冻害程度最轻,台坪次之,塬面受冻害程度最重;生育期灌溉和果园深翻可以明显降低枝条受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山西果树》2020,(果树幼果)
2020年4月中下旬华北地区温度波动剧烈,各省市均有不同程度冻害发生。根据不同果树幼果期冻害等级指标划分,对运城市果树主产区主要果树受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运城市果树幼果期不同程度冻害发生成因并提出防御对策。调查结果表明,果园冻害发生程度与地形、地势有关,处于沿河的低海拔低洼地带发生程度较重;果园栽培管理模式与冻害发生程度相关,冻前未采取措施、郁闭度高的果园发生冻害程度较重。果园受冻后应采取喷施药剂、加强水肥和病虫害管理等措施,受严重冻害后应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以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果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栽培面积广阔,周期性的低温冻害给果树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在果树抗寒机理、抗寒生理、抗寒性鉴定及抗寒资源评价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笔者综述了果树冻害特征、抗寒研究内容、抗寒性评价方法,并展望果树抗寒性今后的研究方向。1果树冻害症状1.1枝条冻害枝条褐变是果树常见的冻害症状。枝条中各组织的抗寒性有差异,不同年龄枝条对低温的忍受程度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果业文萃     
<正>果树春管严防冻害春天,果树管理的关键是加强管理,严防果树冻害的发生,确保果树安全度过春天。冻害发生部位嫩枝冻害:由于果树停止生长较晚,发育不成熟的嫩枝,其组织不充实,保护性组织不发达,容易受冻害而干枯死亡。枝条冻害:发育正常的枝条,在温度太低时也会发生冻害。有些枝条外观看起来无明显变化,但剖开木质部色泽变褐,之后形成黑心。受冻害枝条发芽迟,叶片瘦小或畸形,生长不正常。枝干冻害:受冻枝干皮层下陷或开裂,内部由褐变黑,组织死亡,严重时大枝条也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1果树冻害的发生部位(1)嫩枝冻害。由于果树停止生长较晚,发育不成熟的嫩枝,其组织不充实,保护性组织不发达,容易受冻害而干枯死亡。(2)枝条冻害。发育正常的枝条,在温度太低时也会发生冻害。有些枝条外观看起来无明显变化,但剖开木质部色泽变褐,之后形成黑心。受冻害枝条发芽迟,叶片瘦小或畸形,生长不正常。  相似文献   

6.
春天,果树管理的关键是加强管理,严防果树冻害的发生,确保果树安全度过春天.冻害发生部位 嫩枝冻害:由于果树停止生长较晚,发育不成熟的嫩枝,其组织不充实,保护性组织不发达,容易受冻害而干枯死亡. 枝条冻害:发育正常的枝条,在温度太低时也会发生冻害.有些枝条外观看起来无明显变化,但剖开木质部色泽变褐,之后形成黑心.受冻害枝条发芽迟,叶片瘦小或畸形,生长不正常.  相似文献   

7.
经验证明:柑桔树在冻害后一般不能及时显出冻害的范围,因此不要匆忙进行修剪,否则要返工。嫩枝及叶丛可在几天后显出冻害程度,但老枝条在冻害后几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显出来,严重冻害的树在几个月也难测出冻害的最大程度。对冻害树应该有充分时间让新梢萌发出来,不再发生枯枝时才进行处理,晚期进行修剪反使果树恢复加快。受冻害树的果实应尽快摘掉。对冻害树主干及主枝的处理可根据五种受害程度,分别  相似文献   

8.
果树越冬常用防寒方法及冻后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地区冬春干旱、多风、寒冷,在冬季至早春果树极易遭受冻害,轻则部分枝条受害干枯,重则全株死亡。因此,在北方地区,为使树木安全越冬,必须采取防寒措施,一旦发生冻害更要及时补救。果树防寒措施除了浇防冻水外,其他措施依树种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核桃的种植成为阿拉尔目前主要发展果树树种之一。但是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核桃发生了严重的冻害,尤其是树龄较小的实生苗。通过对2010年阿拉尔地区的核桃实生苗冻害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66.25%的核桃实生苗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害指数为43.498。根据不同株高的核桃实生苗冻害情况分析,50-100cm的实生苗冻害指数最低,为19.365,这一指标为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由于核桃生长后期没有很好的控肥控水,木质化程度不高,遇到持续的低温天气时,容易引发冻害,造成枝条抽干死亡。针对本地区的核桃冻害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鲁西南地区果树冻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1年3月下旬,山东省受寒潮侵袭,笔者调查了鲁西南地区果树冻害情况。花器冻害较重,以雌蕊和子房受冻最重。核果类果树杏,樱桃,油桃,桃,李,花朵受冻率为90%,84.4%,83%,77.8%和71.31%,仁果类果树梨和苹果的受冻率分别为90.5%和72%,冻害主要由低温,逆温和小地形造成。  相似文献   

11.
正为及时掌握全市果树各树种品种及树体各部位的越冬情况,葫芦岛市果蚕管理总站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于2018年3月对全市果树冻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果树冻害分级1.1枝干冻害0级,未受冻害;1级,轻微冻害,木质部1~2轮变黄褐色;2级,中等冻害,木质部外轮不同程度变褐色;3级,严重冻害,木质部均变为褐色;4级,死亡,枝干变暗褐色、干枯。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2020年4月份3次大风降温天气对山东泰沂山区苹果主产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4月5日低温冻害明显,9~12日低温冻害不明显,20~23日低温使个别地区冻害程度加剧;4月5日5~7时局部地区气温降至-6.1℃,沂水和沂源的苹果冻害严重,蒙阴稍轻,泰安、新泰和肥城基本未发生冻害;低洼地、近水地果树冻害明显高于山坡地;枝条、叶片、花瓣冻害较轻,雄蕊花药、花丝和雌蕊子房冻害较重,中心花较重边花较轻,均以子房受冻明显。在发生冻害的区域,富士品种受冻害严重,金冠、嘎拉受冻害较轻;受冻害程度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普通型品种>短枝型品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原因使果树连年不同程度地受到冻害,在本地区尤其是中华寿桃受害最为严重,大幅度地造成果树减产或绝产,甚至大面积树体死亡,给果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降低经济损失,现将中华寿桃冻害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冻害的类型1.1枝干冻害时期与症状:枝条冻害是中华寿桃受害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发生时期一般在休眠期,3~5年生的盛果期树受害比较严重,冻害部位多在距地面20~40cm主干和主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月19日~2月5日,莆田市受4次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霜冻、结冰天气,枇杷、龙眼、香蕉、芒果、橄榄、荔枝等南亚热带果树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仙游县和涵江区的部分山区冻害较重,半山区、平原、沿海地区冻害较轻。莆田市经作站、  相似文献   

15.
91年底至92年初,由于受北方强寒潮影响,我区九个县市果树均受不同程度的冻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摸清我区果树冻害情况和规律,总结经验,指导今后生产,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区果树冻害调查工作,重点调查了福鼎、福安、宁德及古田四个县市。通过深入冻害区,采取听(听面上情况介绍)、看(典型现场察看)、查(抽  相似文献   

16.
<正>怀来县是林果大县,但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果树冻害,尤以杏扁受害较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防控果树冻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经过深入调研,笔者对冻害发生原因和补救提出如下意见。2016年5月16日,受强对流天气的影响,怀来县瑞云观乡遭受大风强降温天气,15日夜最低温度降到-4℃,部分果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冻害。此次冻害涉及4个村(镇边城、横岭、坊口、坊安峪)727户1 88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树种和品种花期冻害调查柴全喜,秦君平,宋素智花期冻害是果树栽培生产中时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常给果树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在北方,花期冻害主要是晚霜造成的.在果树的花蕾期和花期,如果出现霜冻天气.就会造成花器不同程度的冻害.由...  相似文献   

18.
陈阵 《河北果树》1994,(2):26-26,32
果树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对策一、冻害:果树越冬时,各组织、器官对低温的抵抗力不一样,有时枝、芽局部受冻,当年减产,严重时则整株枯死,对生产威胁很大。受冻后,花芽内部变褐或不萌发,枝条皮层枯死下陷,主干皮层纵裂,根颈变褐腐烂。造成冻害的原因复杂,生产上应采...  相似文献   

19.
核桃的种植成为阿拉尔目前主要发展果树树种之一。但是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核桃发生了严重的冻害,尤其是树龄较小的实生苗。通过对2010年阿拉尔地区的核桃实生苗冻害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66.25%的核桃实生苗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害指数为43.498。根据不同株高的核桃实生苗冻害情况分析,50~100cm的实生苗冻害指数最低,为19.365,这一指标为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由于核桃生长后期没有很好的控肥控水,木质化程度不高,遇到持续的低温天气时,容易引发冻害,造成枝条抽干死亡。针对本地区的核桃冻害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1休眠期(12月至2月)1.1浇封冻水在土壤封冻前对果园浇1次封冻水,水量要大,以提高果树的抗寒耐旱能力.避免果树冻害及枝条抽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