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籼92011     
92011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特三矮2号//南京11号/E164系法育成.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稳产性好.1993~1994年参加中籼稻新品种(系)预备试验,亩产分别为574千克和543.3千克,较对照扬稻4号分别增产9.1%和7.9%.在长丰、霍邱和阜南等沿淮地区示范表现高产、稳产.92011全生育期139天,株高105厘米,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形较大,平均每穗1 35粒,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6克.米质好,垩白小或无,食味佳.经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田间检验,纹枯病轻.  相似文献   

2.
中粳05系安徽天禾水稻种业公司新近引进的中粳品种,可在我省作一季稻栽培,一般亩产550千克左右.该品种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株高100厘米上下,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病,生长青秀,后期转色好.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平均每穗170粒左右,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克.米粒基本无垩白,透明,米质优.田间观察较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一个优质高产的中粳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新台1号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的中籼新品种,并进行多年试验试种,在我省一季稻地区种植,表现产量高、抗性好.一般亩产55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700千克. 该品种4月底或5月初播种,全生育期135天左右(较汕优63早3~5天),分蘖力较强.秧苗健壮,移栽后返青快,早生快发,长势好,叶片挺直上举,叶色翠绿,株型好.株高105厘米,穗长20厘米左右,穗大粒多,结实率83%,千粒重26~27克,抽穗整齐,熟色较好.中抗白叶枯病. 该品种作中稻栽培,大田用种量每亩3千克,秧龄30~35天,栽插密度13厘米×20厘米,每穴2粒种子苗.其他栽培及大田管理措施同常规  相似文献   

4.
<正>特征特性冀丰703是多穗型品种,成穗率高,667米2穗数45万穗左右,穗粒数33个左右,千粒重42克左右;株高74厘米左右,叶片上举,秆矮秆壮,抗倒;耐病、耐干风、耐后期高温,灌浆好,抗寒力强。产量表现该品种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新特青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的中籼新品种,并进行3年试验试种,在我省一季稻地区种植,表现产量高、抗性好.一般亩产55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700千克该品种4月底或5月初播种,全生育期135天左右(较汕优63早3~5天),分蘖力较强.秧苗健壮,较耐寒,移栽后返青快,早生快发,长势好,叶片挺直上举,叶色翠绿,株型好.株高105厘米,穗长20厘米左右,穗大粒多,结实率83%,千粒重26~27克,抽穗整齐,熟色较好.抗白叶枯病能力较强,注意防治稻瘟病. 该品种作中稻栽培,大田用种量每亩3千克,秧龄30~35天,栽插密度为13厘米×20厘米,每穴2粒种子苗.其他栽培及大田管理措施同常规中籼.  相似文献   

6.
掖单19属中熟、大穗、高产、紧凑型杂交种.夏播生育期95天,株高270厘米,叶片直立上冲,田间长势强,穗大粒多,红轴,籽粒马齿型,黄色,出籽率86%,千粒重300克左右.活棵成熟,抗病抗倒,增产潜力大,适宜中高产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洛旱6号该品种株型半紧凑,穗层整齐,穗长方型,亩穗数34万左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6克左右。抗旱性好:洛旱6号的抗旱指数0.9143~1.0974,抗旱级别3级,抗寒性好。综合抗病性好:抗冻、抗倒、抗倒春寒及干热风、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杆锈病等主要病害。洛旱7号该品种株型较为松散,穗容量大,每667平方米成穗35万~40万,穗子较大,结实性好,每穗粒数可达35~38粒,千粒重48~50克左右。抗旱级别2~3级,抗旱性与国家区试对照种普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旱稻,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科协引进试种的最新旱稻良种.该稻抗旱性强,抗倒伏能力强,是优质高产新品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千粒27克,穗粒数130-160粒,一般亩产60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700千克以上,且省工省时,效益是玉米的2-3倍.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旱稻,是山东荷泽市牡丹区科协引进试种的最新旱稻良种.该稻抗旱性强,抗倒伏能力强,是优质高产新品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千粒27克,穗粒数130~160粒,一般亩产60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700千克以上,且省工省时,效益是玉米的2~3倍.  相似文献   

10.
晚粳M3122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中科院等离子所合作,用高子束处理6769/沪选19杂交后代,于1993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系.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为"皖稻44".该品种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极强,生长清秀,叶片稍短、挺,叶色淡黄,前期早生快发,光合效率高,后期转色好,灌浆速度快,成熟时秆青籽黄,落粒性易,穗型优,穗型居于散穗型和密穗型之间,米质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的自然鉴定,该品种具有高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抗稻褐飞虱.无纹枯病.缺素培养表明该品种耐低磷,较耐低钾;熟期适宜,全生育期130天左右,同鄂宜105相仿.其株高85厘米左右,穗长15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90粒左右,结实率88.0%以上,千粒重28克左右,亩有效穗28~30万,单株茎蘖数在4~5个,是一个穗、粒、重三者兼顾的高产、稳产类型优质晚粳新品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于7月底前移栽结束.亩产量55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洛旱6号该品种株型半紧凑,穗层整齐,穗长方型,每667平方米穗数34万左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6克左右。抗旱性好:洛旱6号的抗旱指数0.9143~1.0974,抗旱级别3级,抗寒性好。综合抗病性好:抗冻、抗倒、抗倒春寒及干热风、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等主要病害。洛旱7号该品种株型较为松散,穗容量大,每667平方米成穗35万~40万,穗子较大,结实性好,每穗粒数可达35~38粒,千粒重48~50克左右。抗旱级别2~3级,抗旱性与国家区试对照种普麦47相当,属抗旱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1.良星99是由山东省德州市良星种子研究所选育而成,2004年9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04007号)的小麦品种。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240天左右。株高74厘米左右,穗粒数31粒,千粒重42克,容重每升790克。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株型紧凑,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分蘖力较强,穗层较整齐,抗倒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成熟好。2.克丰11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而成,2006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高产、优质、喜肥小麦品种,出苗至成熟92天左右,株高9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角质率高,…  相似文献   

13.
优725系安徽天禾水稻种业公司新近引进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可在我省作一季稻栽培. 该组合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汕优63早熟3~5天.株高115厘米左右,繁茂性好,剑叶宽长,分蘖力中等偏强,穗大,平均每穗170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7克.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均为3级).长粒型,米质优,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2级优质米.平均亩产559.0千克.  相似文献   

14.
"马坝小粘"是庐江县早几年引进的特种优质晚籼稻新品种,作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15天左右.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可达350~40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450千克以上.该品种株高90~95厘米,株型松散,分蘖力较强,穗长粒多,结实率高,米粒细长,千粒重17.8克,米质好.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香粳新品系9915系近年从江苏省引进的香型早熟晚粳,全生育期155天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一般亩产65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700千克.在我地大都采用直播方式.其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1特征特性①半冬性,苗壮,抗冬春寒害能力强。②矮秆(株高75厘米左右),抗倒性强。③株型好,叶片上冲,透光性好。④生长稳健,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穗大且粗,粒多粒饱,千粒重高,产量三要素协调(一般亩成穗38-40万穗,穗粒数在35粒左右,干粒重为47~54克),属超高产品种,具有亩产600~700千克的高产潜力。⑤籽粒白色,半角质,品质较好,粗蛋白含量为15.27%,湿面筋含量为35.80%,容重为780~800克/升,面条评分≥82分,适合加工馒头,面条。⑥综合抗性好,耐湿,抗干热风,中抗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感纹枯病,叶锈病。⑦中熟,落黄好,熟相佳。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大粒王一号 株高75厘米,半冬性,茎秆粗壮,叶片浓绿,分蘖力强,穗长13~15 厘米,穗粒100~120 粒,千粒重70~80 克,每667平方米产650千克~700千克,高产田块高达800千克.抗倒,高抗小麦三大病害,是目前小麦品种中籽粒最大、产量最高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抗寒耐肥,耐盐碱,播期弹性大,适应范围广.每667平方米用种12千克.播期10月10日至11月30日,南北适宜.  相似文献   

18.
在小麦高产栽培中,每亩粒数可以稳定在1200~1 500万粒,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气候年份,不同的条件下,千粒重的高低差别可达到20克左右.每降低1克千粒重,就等于减产12~15千克,足见提高粒重在高产稳产中的重要性.在亩产600千克左右的高肥水平下,其主攻目标应保证适当穗数,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现将提高粒重的具体途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玉18号由五家渠农六师农科所育成,是目前我区大范围快速推广的一个玉米新品种. 一、特征特性 1.新玉18号属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0天(奇台地区),个体和群体的综合优势强,果穗长约23~25厘米,穗粗6.0~6.4厘米,穗行数18~24行,千粒重0.40千克,单穗粒重0.35千克左右,容重781克/升,穗轴红色、金黄粒、浅马齿行,长势强,品质好,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丰优香占"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具香味的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被确认为全国首推优质杂交籼稻组合.肥东县于2002~2003年引进试验、示范,表现为株形紧凑,生长量大,叶片挺举,株高135厘米左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成穗率79.0%左右.全生育期143天,亩有效穗12.0万左右,穗粒数213.3粒,千粒重28克,亩产量600千克左右.长粒型,米饭香,米质优,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轻感纹枯病,感稻曲病.尤其是在2003年中稻抽穗期遇到持续11天38℃以上的高温情况下,表现出较强的高温耐受性,结实率仍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