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天禾油6号"是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核不育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5年9月通过了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50156).适宜在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及邻近省份相似生态区域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天禾油6号"是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核不育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5年9月通过了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50156)。适宜在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及邻近省份相似生态区域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中双1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油菜新品种,2008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合于长江流域2熟或3熟地区种植.2010~2011年该品种连续2年被农业部定为农业主导品种. 特征特性: (1)含油量高:据国家区试抽样检测结果,"中双11号"油菜2年平均含油量49.04%,是目前国审冬油菜品种中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三北98"是由贵州油菜研究所和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高油、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2008年通过国家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8023)。  相似文献   

5.
审定名称:2007年10月四川省审定,定名"长油2号" 品种来源: [9501A(B)×CY18X]隐性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渝油21"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分枝部位低、株型好、秆硬抗倒等优点,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7011),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宁杂19号"油菜属双低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杂交油菜品种,2010年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以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是我国油菜主产省份之一,种植面积达到30万hm2,旱地油菜面积占55%,针对山地油菜生产中对早熟、高稳产型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于2006年引进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主栽品种杂交,经一年多代筛选鉴定、品质同步检测育成早熟、高含油量、高稳产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4号,玉红油3号2014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 滇审油菜2014003号),玉红油4号201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 滇审油菜2016004号)。早熟、高含油量山地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成功,促进了玉溪市及云南省油菜产业发展。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玉红油3号、4号良种繁育技术主要是严格遵行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繁育技术和隔离制度,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9.
良种介绍     
<正>多抗杂交油菜"中油杂3号"中油杂3号"于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165厘米  相似文献   

10.
<正>"青杂4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油菜新品种,当前已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特征特性属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农户不能自行留种,必须选用有生产杂交油菜资质的单位生产的种子。经试验表明,改良后的"青杂4号",可在门源地区高海拔冷凉湿润区域,即浩门镇以东地区广泛种植。1试验目的为测定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双低、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4号",在2700~3000米高海拔  相似文献   

11.
A35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从"双低"油菜"84001"变异植株中,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已于2000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编号为"滇油23号".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741000,电话:0938-8363967)选育的油菜新品种"天油5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中双10号系中油所著名油菜育种家邹崇顺研究员选育而成,是国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最新科技成果,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豫油4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油菜研究室为解决油菜生产中的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问题,采用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高产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该品种199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第2个通过审定的双低冬油菜杂交种,1997年被评为国家"九五"首批农作物后补助品种,并被农业部列为十大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5.
"晋油8号"是用杂117为母本,晋油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多年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所内品鉴、品比以及山西省春油菜组区试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晋油6号都显著增产,其含油率为42.22%,是一个含油量高、适应性广、品质性状好的芥菜型油菜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晋油8号。  相似文献   

16.
华双5号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中种集团华中油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销售,2004年8月11日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4006.  相似文献   

17.
中油杂 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 2号不育胞质 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 ,2 0 0 0年 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于 2 0 0 1年通过国家审定 (审定号 :国审油 2 0 0 10 0 4 ) ,并被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产量表现 中油  相似文献   

18.
花油6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生物研究所通过花培选育而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已于200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青杂7号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9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11030).该品种与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和青油9号熟期相近,比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3号早熟3天左右,亩产一般200 kg,高产的可达240 kg以上,比青油241和青油9号增产30%以上,比青杂3号增产10%,其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低于20μmol/g,含油量45%左右,抗菌核病性比白菜型油菜强.2011年在湟中县田家寨镇大面积推广种植,经测产最高亩产达224 kg,平均亩产197 kg,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该品种是替代在海拔2 900 m左右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和青杂3号的理想品种,同时也适合在春油菜区一般甘蓝型油菜品种不能完全成熟的地区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青杂七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油菜所培育的我国北方春油菜区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青杂7号属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200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芥酸含量0.4%,饼粕硫苷含量19.25微摩尔/克,含油量48.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