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32例术前X线钡餐检查26例,误诊为胃癌12例、胃溃疡14例;纤维胃镜检查20例,误诊为胃癌、胃溃疡各9例,仅2例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1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2例均行胃切除术,其中7例行部分胃切除,16例行胃大部切除,9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术后有24例随访1~14a,均无复发。结论仔细询问病史,纤维胃镜加组织活检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术前诊断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主要方法。纤维胃镜下行挖掘式取溃疡边缘深达胃黏膜下层组织做病理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2.
胃镜插镜失败的原因与对策傅嘉梅(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室,湛江524001)胃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1978~1994年我室采用双人操作,共做胃镜检查35176例,从未发生过意外事故,成功率达98.77%,但仍有43...  相似文献   

3.
胃镜和X线是当前诊断皮革胃的主要检查手段.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B超已成为胃镜和X线诊断胃癌的一种良好补充检查方法.本文总结了我院1996~2001年期间经胃镜和B超联合诊断为皮革胃22例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汁返流性胃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多由胃切除术后发生。在纤维胃镜广泛应用中检出率日益增多。本文24例系本院检出的全为无胃切除手术的病例。结合临床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消化系统疾患,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与其他疾病并存或继发于某些疾病。胃肠钡餐造影(GI)和纤维胃镜(GIF)的广泛开展,使慢性胃炎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慢性胃炎一经诊断,极容易忽视其他疾病的诊断,而造成治疗主次不分,耽误病情。近3年来,我区收治慢性胃炎165例,其中22例为误诊,经G110例,经GIF12例。为吸取好验教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增生性息肉是胃息肉的常见类型。由于其体积小 ,过去临床上未引起足够重视 ,但随着纤维胃镜技术的提高 ,它的临床诊断率已明显提高。本文收集 2 3 6例结合文献 ,就其临床特征和病理分型作分析。1 资料和方法收集我院近 5 a来纤维胃镜下摘除并经病理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 2 3 6例。所有标本用 10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和 HE染色。2 结果2 .1 临床资料2 3 6例中男 164例 ,女 72例 ,男女之比 2 ,3 :1。年龄 2 0~ 70岁 ,中位数 4 0 .5岁。全部病例均有上腹痛 ,其中 4 6例还伴反酸、暖气。病程为 3个月~ 4 a,中位数 1.8a。 2 2 4例为单…  相似文献   

7.
儿童患者行胃镜检查时一般采用专用的儿童型胃镜(如GIF-XQ10),然而,由于儿童接受胃镜检查的机会不多,故一般医院不常备有儿童型胃镜。为尝试成人型胃镜是否可用于儿童检查,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成人型纤维胃镜为48例14岁以下的学龄儿童行检查,均获成功,现就操作体会作一介绍。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患儿男42例,女6例,年龄9~14岁。症状有腹痛44例,反酸、嗳气18例,呕吐8例(其中呕血1例),黑便9例。病程2d~4a。1.2检查方法:患儿均为学龄儿童,在检查前先予以解释说明,减轻患儿的恐惧感,使患儿情绪稳定,配合操作,…  相似文献   

8.
在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间 ,对 12 0 0例接受纤维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前无麻观察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1月到 2 0 0 0年 7月我室采用日本 Olym pus XQ30纤维胃镜及配套设施共检查患者 12 0 0例 ,年龄 6岁~ 83岁。具体检查方法 :(1)患者空腹 6 h以上 ;(2 )行检查时嘱患者左侧侧卧位 ,屈膝 ,双手自然放于胸前 ;(3)教会患者何时深呼吸配合入镜 ;(4)持镜者与操作者密切配合 ,插镜时手法轻柔 ,在患者会厌打开瞬间迅速入镜。操作者密切观察患者变化 ,检查过程中动作熟练轻巧。结果 :12 0 0例中可一次入镜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病。我院胃镜室1993~1998年应用胃镜诊断治疗5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15~68岁,平均34.5岁。从异物吞入到就诊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8月。误服31例,自残25例,内源性异物2例。  相似文献   

10.
对一例患犬的肛门右侧的增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手术切除增生组织后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制作,随后进行H.E染色。一般临床检查肿物表面光滑、表面溃破出血,肿块呈结节状,鱼肉样变。组织病理学可见细胞大小不一,多为梭形,可见核分裂象,有炎性细胞浸润,初步确定该增生组织为纤维肉瘤。最后通过本次病例对纤维肉瘤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预后判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DTT)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健康人和129例临床综合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常规序列MRI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重建分析弥散张量纤维束,比较正常组和颈椎病组同一水平ADC值、FA值测量结果。结果患者DTI图显示为正常蓝色的颈髓内出现小片状浅绿色异常信号(86.6%),或绿色异常信号(13.4%),测量结果显示颈椎病组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组,FA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可清晰、直观地观察到白质纤维束的异常表现,表现为受压32例(58.2%)、移位13例(23.6%),伴或不伴纤维束的中断5例(9%)。结论 DTI和DTT对评估颈椎病脊髓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药物序贯治疗胃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胃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内镜下碎石,术后给予药物序贯治疗,一周后再次复查胃镜,必要时再次行胃镜下碎石,如合并消化性溃疡,继续给以患者质子泵抑制剂,2周后复查电子胃镜观察消化性溃疡及胃粘膜糜烂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均治愈,其中药物联合一次胃镜下碎石成功42例,药物联合二次胃镜下碎石成功7例。结论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药物序贯治疗是治疗胃石症的有效方法,患者痛苦少,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动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5年6月至2003年6月内3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动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7d后仍需留置胃肠减压管,或停止胃肠减压开始进漉质饮食后出现胃胀胃痛伴呕吐为主要症状,碘油造影及胃镜可以明确诊断。本组中30例行留置胃肠减压管,胃复安及VitB1肌注,静注红霉素、TPN(全胃肠外营养),2例需加用善得定。1例误诊手术治疗,同时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结论:碘油造影及胃镜检查能明确诊断。治疗主要经胃肠减压及采用胃复安、红霉素等促胃动力药物的综合性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胃镜检查对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准确度高 ,可达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我院自 1 980年 9月至 1 999年 9月 1 9a间经用GIF- XQ30 、GIF- SP1 0 及 GIF- P2 0 等型号胃镜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 48例行胃镜检查 ,结果阳性者 38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38例阳性者中男 2 7例 ,女 1 1例 ,男女之比为 2 .5∶ 1 ,均为学龄期儿童。症状 :上腹疼痛 2 0例 ,呕血便血 2 1例 ,食欲下降1 9例 ,贫血 7例 (1个病例可有 2种以上症状。)1 .2 胃镜结果消化性溃疡 2 3例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2 1例 (1 2例溃疡发生于大弯侧 ,9例发生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CTVE)和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7例怀疑气道异物患儿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成像结果。结果:17例患儿中12例于报告部位发现异物,且均为非金属异物,并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异物主要为花生米碎粒、花生壳、米饭粒、葵花籽、痰栓等。结论:CTVE是一种无创性,安全性高,易为小儿及家长所接受的临床检查方法。对小儿气道异物的早期诊断或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术前筛选、定位及术后复查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网状纤维染色银染后水洗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许燕云,叶兆仁,杨先军,董瀚基,黄应桂1.海军422医院病理科,湛江5240002.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网状纤维(以下简称网纤)染色是临床病理诊断常用的一种特殊染色技术。网状染色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以Go...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癌的镜下表现,以及刷检和取活检时的病理表现,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某院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技术以来诊断的168位肺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肺癌患者以男性吸烟患者为主,主要侵犯右肺。病理类型上,鳞癌51.2%(86/168),腺癌26.2%(44/168),未分化癌18.2%(30/168)。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在X光线或CT引导下局部取材可提高诊断率;对于有临床症状,首次活检为阴性者追踪复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本院自1984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行纤维结肠镜检查2743例,经内镜、病理及手术确诊大肠癌148例,占同期受检人数的5.4%,其中大肠多原发癌3例,占同期大肠癌检出数的2.0%。本文着重就纤维结肠镜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大肠多原发癌、癌伴息肉及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8月救治的93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共行床旁纤支镜检查治疗288例次,治疗后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PO2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62例,有效率达66.7%;痰培养阳性89例;术后出现发热3例、呼吸急促10例、出血5例,35例胸片显示肺部炎症均有所吸收。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肺癌168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肺癌的镜下表现.以及刷检和取活检时的病理表现,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某院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技术以来诊断的168位肺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肺癌患者以男性吸烟患者为主,主要侵犯右肺。病理类型上.鳞癌51.2%(86/168),腺癌26.2%(44/168).未分化癌18.2%(30/168)。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在X光线或CT引导下局部取材可提高诊断率;对于有临床症状.首次活检为阴性者追踪复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