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信息网     
胜利石油管理局的银杏叶黄酮含量高我国最具药品分析鉴定权威的中国药科大学分析计算中心曾对胜利油田出产的银杏叶在临沂生物制药厂提取的黄酮甙进行了化验,结果表明其黄酮总量达到了3417%,超出国际规定标准(24%)10多个百分点。胜利油田银杏开发起步于9...  相似文献   

2.
江西银杏叶黄酮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江西省不同产地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黄酮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生长季节含量也存在着差异,以10月份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银杏叶茶商品性,本研究通过对泰兴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树龄、不同采集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测定,确定银杏叶茶最佳采叶期、采叶树树龄及采集部位。研究发现,银杏叶生长有两个高峰期,即4月份黄酮含量出现一个高峰期,7月份是全年含量最低点,8月份以后,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又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直到10月份达到最高峰。银杏长枝不同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上部叶黄酮含量最高,为22.11mg/g;中部叶和下部叶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银杏中短枝不同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上部叶黄酮含量最高,为21.12mg/g。因此,根据泰兴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树龄、不同采集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测定,参照我国名优茶鲜叶采摘标准及制作工艺要求,优选2~3年生银杏树4、5月份中上部银杏叶。  相似文献   

4.
银杏生长中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省安陆市不同品种、树龄、采收季节、干燥方式、嫁接苗与实生苗的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银杏古树品种间的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实生苗比嫁接苗含量高;10a以下幼树含量较大树高;9月份为银杏叶的适宜采收季节;采收后的银杏叶宜阴干后密封保存,长时间日晒、发霉变黄等保管不善会引起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干燥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的银杏叶黄酮含量,银杏叶的干燥变化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雌雄株的成年银杏叶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实生苗叶比嫁接苗叶黄酮含量高;5年生以下幼树叶含量高;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银杏叶黄酮含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芦丁作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0月份不同树龄和15a生不同月份银杏叶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树龄小其叶黄酮含量较高,树龄大其叶黄酮含量较低;落叶前10月份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银杏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银杏叶和皮中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皮中黄酮含量为0.5220%。叶中黄酮含0.4991%。并对不同干燥方式对黄酮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晒干对银杏叶中的黄酮含量影响大,微波干燥方法较好,黄酮含量二者相差近1倍。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含量对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银杏全同胞家系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银杏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土壤水分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银杏叶黄酮和内酯类物质含量的大小。适度缺水有利于黄酮和内酯类物质的积累,充足供水和水淹条件均不能有效地提高银杏叶黄酮和内酯的含量;银杏叶黄酮含量和内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银杏叶片中黄酮及内酯含量以及其变化规律对叶用园的建立、管理、对EBG提取,我们对贵州部分地区银杏树龄、性别、繁殖方式及采叶期对银杏叶片黄酮、内酯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银杏叶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供试的银杏叶片,于1995~1996年分别采自贵州农学院银杏种质资源圃、贵州市尖山村、惠水县摆金村、遵义县兴林银杏研究所、正安县、务川县、道真县及遵义地区农科所银杏园。银杏叶于9月上旬采收后烘干或凉干。供不同采叶期黄酮、内酯分析的叶片干6~11月,每月中旬采样。银杏黄酮:叶样粉碎后,用酸水解,进LG—3…  相似文献   

10.
不同提取时间对银杏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乙醇回流的方法提取银杏黄酮,不同提取时间与所测得的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提取时间达到8h时,所测值可以作为黄酮含量测定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11.
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固液比等对银杏叶黄酮提取效果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浓度和温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研究认为银杏叶黄酮乙醇提取法的最佳条件为:用50倍(v/w)的90%乙醇溶液于70℃条件下提取2次,每次2h。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烷基酚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国际上日渐重视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烷基酚会计师的情况,建立了一种简单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该方法可分别测定银杏酸和白果酚的含量,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低,回收率为98.83%,相偏标准偏差为3.57%(n=5)。同时研究了能保证有效成分黄酮和内酯含量的银杏叶提取物脱银杏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银杏叶的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10个银杏品种不同时期叶片中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银杏叶黄酮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品种银杏叶黄酮含量随时间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初步筛选了佛手2(3.25%)、青木1(3.00%)两个优良银杏品种,确定叶用银杏的最佳采收期为3月下旬。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高度和生长季节对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生长季节的实生银杏苗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同一立地条件下,随生长期不同,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差异较大;高海拔区独特的生态条件促进银杏叶中黄酮苷的积累,对不同海拔带选择最佳采叶期,可以提高银杏叶的药用品质。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黄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报道了近年银杏叶黄酮的最新研究进展;银杏叶黄酮生物体内合成代谢途径:遗传因子、生长发育进程、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对银杏叶黄酮的影响;调控银杏叶黄酮的遗传和生理生化机制等,介绍了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在工厂化生产银杏黄酮方面的尝试,并对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途径进行了评价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银杏不同家系和无性系叶片黄酮与内酯含量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银杏20个半同胞家系和19个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叶片黄酮与内酯含量、光合速率、PAL活性及主枝生长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它们的广义遗传力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和无性系间的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家系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为0.42和0.53,无性系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为0.80和0.65,无性系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广义遗传力显著高于家系.不同家系间和无性系间的银杏叶光合速率、PAL活性、相对生长量有显著差异,也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叶用银杏家系黄酮含量、无性系黄酮含量的大小与叶片光合速率、PAL活性、相对生长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0.76、0.58、0.61和0.69、0.78、0.95.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目前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用HPLC分析不同产地,不同树龄银杏叶中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8.
黄酮对人类健康方面有着显著的医疗功效,从银杏叶片中提取黄酮工艺复杂且含量较低。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接穗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嫁接银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银杏叶中黄酮含量,增加叶用银杏用林的种植收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了古银杏(叶丰)、泰兴大佛指、27#(南京林业大学某品种)、57#(大花穗)4个接穗的品种嫁接在广东、云南、四川3个地方。结果表明:1)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27#> 5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2)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山奈酚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3)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泰兴大佛指> 57#> 27#>古银杏,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4)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域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测定及开发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16个省同一时期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试结果表明,黄酮含量生产地域有密切的相关性。据此,本文对各地域银杏叶的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并对银杏叶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宏观指导意义,为合理开发利用好我国这一特有资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乙烯利对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喷施乙烯利对银杏叶黄酮和内酯类物质的含量有明显影响,且随乙烯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的乙烯利浓度对银杏叶光合速率、PAL活性、相对生长量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