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泄泻为幼犬常见而多发病,临床以便次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为主证。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和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根据临床症状,笔者将其分为外感泄泻、伤食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四个类型,辨证施治,收效良好。自1982年以来,共收治120例,治愈率达98%。1 辨证施治11 外感泄泻1.1.1 症状:泄泻清稀有沫,甚至如水样,臭味不大,肠鸣腹痛,小便清白,或兼有发热,鼻塞,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1.1.2 治则:解表散寒,芳香化…  相似文献   

2.
泄者漏下之意,谓大便溏薄、时时溏泄,其势缓者为泄;泻者倾泻之意,大便清稀,若如水注而其势急者为泻。二者仅缓急之差,故临床习惯称为泄泻。1 病因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病情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饲喂不规律,久则伤及胃肠,使脾胃运化失衡,小肠清浊不分是基本原因。可因外感寒湿,过食生冷,致使脏冷气虚而致寒泻;或者外感暑热,多食热草料;或者采食了霉变饲料,或饮污浊之水等,使湿热内郁而成热泻;也有脾胃受损,消化无力而成为伤食泻;又因长期喂养不善,造成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而为脾虚泄泻;还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胃腐熟水草而造成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3.
泄泻又称腹泻,是牛常见的一种以消化障碍为主的疾病。临床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为主证。泄泻类型甚多,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伤食泄泻、劳伤泄泻等。其病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饮喂不节、劳役过度,或体质虚弱,或寒湿、湿热内侵所致。发生泄泻的牛往往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脱水、贫血等症状,轻者使役能力下降、重者终因营养缺乏而毙命。  相似文献   

4.
略谈养阴法治疗大家畜泄泻症的作用谢先灯(湖北省潜江市畜牧局433611)大家畜泄泻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感受外邪、饲料所伤及脏腑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运化失司而成。故《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而脾胃之伤,多认为是脾气(...  相似文献   

5.
加味白术芍药散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的致病原因较多,但临床上以伤及脾胃多见.<景岳全书·泄泻篇>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可见肝脾所引起的泄泻,是在脾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笔者在治疗时则以治脾为主,注意顾及肝木,常兼用柔肝、升阳之法,以助其条达之性.近年来,应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27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6.
泄泻俗称拉稀、腹泻,现代兽医学称胃肠卡他,它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症状.泄泻是脾胃运化和胃肠功能失调所致的以粪便稀薄,排粪次数增多为特征的病证.这类病证不分地区、季节、年龄,各种动物均可发病,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丧失使役力或导致死亡.现将这类病证的辩证论治方法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7.
泄泻是家畜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病因复杂,疗法甚多。该病病变虽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他脏器的病变也影响和作用脾胃,使脾胃功能失常,从而发生泄泻。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发病过程、诊断治疗、疾病预防等作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的泄泻病是猪的常见病之一,因胃肠消化失常所引起,其主要表现是:大便溏泻、水泻或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少食或不食。临床上以寒湿泻:脾虚泻和积滞泻最为多见。(1)寒湿泄泻:因久喂冰冷饲料,饮水冰凉,或外感寒邪,久卧湿地,寒气过盛,以致寒湿传人脾经,脾胃受寒,脾因湿困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发生本病。患猪精神差,吃食少或不吃食,口色淡红,拱嘴色青。拉稀粪或带有泡沫,粪为黄褐色水样,无恶臭。(2)脾虚泄泻:多为饲喂失调,饥饱不均,引起脾胃虚弱,脾阳不足,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泄泻。患猪的主要症状为精神倦怠,毛焦体瘦,喜卧地,吃食减少,口色、结膜均为淡红。肛门松弛,时时拉稀粪,有时排出稀稠不匀的粪便,粪为黄绿色水样,无恶臭。  相似文献   

9.
1马冷肠泄泻的发病原因1.1本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多食冰冷草料用饮水,久卧湿地,外感寒湿,伤及脾胃,胃肠运化无力,寒湿下注,清浊不分,以致泄泻。1.2使役过度,草料质劣,肾阳不足,导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以致中气下陷,清浊不分,故而泄泻。2临床症状发病较急,肠鸣如雷,泻粪稀汤如水,无特殊气味,有时带白沫,完谷不化,尿少,耳鼻俱冷,口色淡白,腹痛,时有起卧,病畜精神倦怠,头低耳耷,被毛逆立,脉象沉迟。3诊断根据马发病较急,口色青白,口鼻发凉,肠鸣如雷,泻粪如水为特征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0.
寒湿泄泻是马的一种多发性疾病 ,表现以排粪次数增多 ,水泻为主证。近年来 ,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结合治疗该病 4 8例 ,治愈 4 6例 ,治愈率96 .8%。1 病因该病主要发生于春、秋季 ,多由于饲养管理不善 ,采食了冰冷、霜冻的饲草 ,或久卧冷潮湿地 ,外感寒湿 ,伤及脾胃 ,使脾  相似文献   

11.
牛泄泻辨证诊治洪建龙龙海市紫泥兽医站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饲喂不当,脏腑虚衰或失调.脾胃功能障碍所致。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草料消化吸收受阻,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寒泻发病急,大便稀薄感如水样...  相似文献   

12.
泄泻也称溏泻或水泻,其特点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带水.无脓血,无臭味。临床常见的家禽脾虚泄泻,是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清浊不分,胃肠阳气下陷,而呈泄泻之症。主要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脾胃,致使升降失调,腐熟水谷的功能发生障碍,水粪共走大肠而成该病,在临床上,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家禽脾虚泄泻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把犊牛腹泻病归纳为营养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乳伤泄泻、湿热泄泻和脾虚泄泻等类型.并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论述,以期对实际生产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牛羊肠炎泄泻 ,常因气候炎热 ,长期在外放牧 ,运动奔走太急 ,或过度使役 ,久渴失饮 ,感受暑湿之邪 ;长期饥渴 ,暴食暴饮 ;饲养失调 ,脾胃虚弱 ,采食霉变有毒饲料 ;外感寒邪 ,又采食冰冷饲草料 ;水土不服 ,损伤脾胃 ,导致运化失常 ,升降失职 ,清浊不分而成泄泻。1 症候类型湿热症 :多见于病畜低热或高热 ,口色赤红 ,口津粘腻干燥且口臭 ,喜饮冷水。尿少色黄 ,粪便腥臭或带脓血。虚寒症 :由于长期饲养不当 ,导致脾虚泄泻。临床表现为腹痛即泻 ,泻后痛减 ,体瘦毛焦 ,精神沉郁 ,两眼凹陷 ,食欲反刍渐减。寒湿症 :病畜耳鼻冰凉 ,口色青白 ,时流…  相似文献   

15.
正泄泻是粪便中固形物相对减少而呈稀薄样或水样,排便次数增多的一类疾病,幼犬素体虚弱,此病较多见。笔者等用中成药结合艾条温灸治疗幼犬泄泻,疗效显著提高。1病因多因养管不当,饥饱不均,或喂食残羹剩饭,逐渐伤及脾胃,脾阳减弱,清浊不分而泻下。幼犬自身抵抗力弱,胃肠道内菌群失调。外感寒湿,由表及里,入传脾胃,下注于肠,而致气虚肠冷,肠中水湿运化乏力而泄泻。2临床症状脾虚泄泻型:表现为毛焦肷吊,形体消瘦,粪便溏薄,  相似文献   

16.
大家畜泄泻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感受外邪、饲料所伤及脏腑虚弱等,导致胃脾功能障碍,用化失司而成。故《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而脾胃之伤,多认为失脾气(阳)不足。其实不然,外感内伤,不仅易伤脾胃之气,亦伤脾胃之阴,只不过在治疗泄泻时,特别是在治疗脾阴虚泄时,往往多考虑到补益脾气,而忽略滋润脾阴。  相似文献   

17.
冷肠泄泻多因饲喂冰冻草料、过饮冷水伤于脾胃或外感寒湿传入脾胃,下注于肠,致使肠冷气虚,肠中水湿不能运化发生泄泻。其特点为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8.
脾胃气虚是指家畜脾胃功能低下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因不同,症状不一,临床上可分为脾虚慢草型,脾虚下陷型,脾虚水肿型和脾虚泄泻型。近年来,笔者共收治该病86例,治愈81例。治愈率为94.5%,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耕牛泄泻临床颇为多见,特别是长期持久的顽固腹泻,病程延长,予后不良。虽同是泄泻,但由于病因病机不相同,表现症状亦不尽同,治疗方法也各有差异。只有找出病因,分析病机,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明显疗效。泄泻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大凡有五:寒湿泄泻,积热泄泻,停滞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20.
泄泻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之症,俗称"拉稀",是耕牛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道。临床上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劳伤泄泻、肾虚泄泻和脾虚泄泻以及其它如寄生虫病引起泄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