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村肉鸡养殖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养殖户对新城疫ND的免疫预防都非常重视,普遍进行了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现在,典型的新城疫ND在农村养鸡场已很难再见到,剖检时也很少再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给ND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给农村养鸡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城疫ND仍然是危害我国农村商品肉鸡养殖的罪魁祸首.养殖户虽然对免疫预防都非常重视,普遍进行了ND的免疫接种.但是.典型的ND已很难再见到.剖检时也很少再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给ND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给农村养鸡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肉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肉鸡养殖业的较快发展,养殖户对新城疫(ND)的免疫预防都非常重视,普遍进行了ND的免疫接种。因此,典型的ND已很难再见到,剖检时也很少再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给ND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给农村养鸡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城疫ND仍然是危害我国农村商品肉鸡养殖的罪魁祸首,养殖户虽然对免疫预防都非常重视,普遍进行了ND的免疫接种,但是,典型的ND已很难再见到,剖检时也很少再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给ND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给农村养鸡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自从1962年发现新城疫ND之后,为了控制和扑灭此病,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长期多次使用活苗,大剂量使用活苗,有的没有按照生物制剂使用的要求,任意加大至8~10倍疫苗的使用剂量,结果造成了新城疫ND病毒在遗传基因某些方面的改变,从而导致新的基因型毒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国农村肉鸡养殖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养殖户对鸡新城疫 (ND)的免疫预防都非常重视 ,普遍进行了新城疫的免疫接种。现在 ,典型的鸡新城疫在农村养鸡场已很难再见到 ,剖检时也很少再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 ,给ND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 ,同时给农村养鸡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1 病原特点自从 1 96 2年发现鸡新城疫之后 ,为了控制和扑灭此病 ,在许多国家 ,尤其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 ,长期多次使用活苗 ,大剂量使用活苗 ,有的没有按照生物制剂使用的要求 ,任意加大至 8~ 1 0倍疫苗的使用剂量 ,结果造成了新城疫病毒在遗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农村肉鸡养殖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养殖户对新城疫(ND)的免疫预防都非常重视,典型ND在农村养鸡场已很难再见到,剖检时也很少再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但非典型性新城疫给农村养鸡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商品肉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一般在二免、三免后,40~50日龄左右的鸡只多发。发病率最高可达85%,最低5%,死亡率15%~80%,多呈散发,传播较慢。症状和病变差异很大,多数表现程度不同的呼吸音和打喷嚏,食欲减少或停食,极易被误诊为慢性呼吸道病或传染性支气管炎。大部分鸡群表现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发出呼噜声,排黄白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鸡群普遍进行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的发病向非典型化转变,剖检中很少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目前该病在我国各地均已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王洪霞 《北方牧业》2005,(22):21-21,20
<正> 近年来,禽流感(AI)和鸡新城疫(ND)一直对我国的养鸡业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威胁。在规模化养鸡场中,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ND 的免疫接种,使得 ND发病向非典型化发展,临床剖检中很难见到典型的 ND的特征性病变,与 AI 很难区分,给当前防制 AI 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禽流感(AI)和鸡新城疫(ND)一直对我国的养鸡业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威胁。在规模化养鸡场中,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发病向非典型化发展,临床剖检中很难见到典型的ND的特征性病变,与AI很难区分,给当前防制AI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就二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如何鉴别诊断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规模化养鸡场中,由于对鸡群普遍进行了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发病向非典型化发展,临床剖检中很难见到典型的ND特征性病变,与AI很难区分,给AI和ND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1 AI和ND的鉴别诊断(1)流行特点。AI以横向传播为主,病禽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排出病毒,通过尘埃、饲料、饮水和鸟类等传播,因此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很容易引起全群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