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威胁极大的流行性病害,其发展速度快、危害重、损失大。近年来该病在昭平县一些品种组合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叶瘟、穗颈瘟的大流行,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4.00%~48.41%,造成了水稻产量局部严重损失,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县的产量损失总体上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以下,稻瘟病的综合防控在实践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研究总结稻瘟病暴发成灾的原因,掌握稻瘟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建立相关应对机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对水稻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随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属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比重较大,常年种植水稻11.3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上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以2014年发生最为严重。现就随州市2014年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进行分析。1稻瘟病的发生特点1.1发生面积大、损失重统计显示今年我市稻瘟病的发生面积为3.05万hm2,全市各县市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  相似文献   

3.
浠水县水稻病害的发生种类很多,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也相当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病害对我县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观测区稻瘟病轻发原因分析李仲惺(浙江温州市病虫测报站,325006)稻瘟病是历年我市水稻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早稻,病害发生面积大,发病品种多,危害重。如何控制稻瘟病的危害,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站水稻病虫观测区,常年早稻面积约246hm2,是纯...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发生面积仅次于水稻纹枯病,常年发生3—4千万亩,重病年发生近亿亩,以南方早中稻区流行频率最高,危害最重。自1984—1985年大发生以后,一直处于回落和比较平稳的阶段,但从去年开始又明显回升,今年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可能超过去年。1988年稻瘟病回落到最低年份,全国发生面积仅为3221.67万亩,防治面积为5 586万亩次,经防治后实际损失只有19.23万吨。去年发生面积上升到  相似文献   

6.
2014—2021年黔东南州水稻稻瘟病总体呈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减轻,但年度间、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分析得出,影响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病原菌基数、气象因素、品种抗性、综合栽培措施等,据此提出了稻瘟病综合防治措施,为今后黔东南州稻瘟病的精确预测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以往稻瘟病的流行情况及原因分析我国稻谷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的东南部地区,约占全国水稻面积的90%。水稻病害中,稻瘟病是影响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广大丘陵山区稻瘟病的危害更加突出,常常关系到亿万山区人民的吃饭问题。50—60年代,稻瘟病的危害一般较轻,70年代起流行频率增多,危害损失加重。尤其进入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不少地方稻瘟病大流行。1980年,浙江省仅稻瘟病造成的损失就占该年病虫总损失的一半。同年上海市稻瘟病的损失更多,占病虫总损失的62%.1981年南方早稻稻瘟病大流行,仅福建、广东、江西省约损失稻谷10亿斤。1983年的太湖稻区,1984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病害的危害一直严重影响着水稻生产。稻瘟病、纹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长期以来是水稻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变化、杂交稻推广、生产条件改善和生产水平提高,稻曲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在一些地区已经跃升为主要病害。使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笔者进行了拿敌稳和好力克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最佳施用时间和施用次数探索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龙江省每年因稻瘟病的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黑龙江省水稻总产量的5%左右,且导致稻谷品质降低。近年稻瘟病发生呈加重趋势。为了了解生产上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减少稻瘟病的发生危害,2005年对黑龙江省重点稻区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水稻病害种类增多,危害日益严重,尤其是稻瘟病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造成了水稻生产病害重于虫害的新局面。据全省统计,七十年代以来,稻瘟病平均3—4年都有一次暴发流行,从1975—1986年十二年中,发生100万亩以上有四年,波动幅度为150—270万亩左  相似文献   

11.
1997年稻瘟病大发生特点和致因分析许瑞秋(福建省古田县农技推广中心古田352200)古田县水稻复种面积28000hm2,1997年稻瘟病大发生,发生面积多达6567hm2。其发病面积之大、流行时间之长、为害程度之重,均属历年罕见。为制定有效的综合防...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广东省2010-2019年各地稻瘟病的发生情况,结合地域方位、稻瘟病发生面积、水稻种植面积等,对广东水稻主栽县(市、区)进行了稻瘟病级别划定。结果显示,广东稻瘟病重发区主要集中在粤北。另外,粤西湛江、茂名、阳江和云浮等部分地区呈点状重发分布;零星发生区主要集中在粤东、珠江三角洲和粤西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3.
李忠良 《植物医生》2001,14(4):10-10
为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2000年在雷山县历年稻瘟病危害特别严重的丹江镇陶尧片区 ,近227hm2的稻田全面推广应用稻瘟病综合配套防治技术 ,稻田叶瘟发生面积比上年减少88% ,稻穗瘟发生面积比上年减少90.6% ,杜绝了稻瘟病危害绝收田块的发生。经有关部门测产验收 ,水稻平均667m2 产粮521kg;比上年增产128kg,增长35.7% ,减少防治面积320hm2 ,现将采用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报道如下 :1选用高产抗病良种根据县种子公司近年的品比试验结果 ,选用抗性强、产量高的Ⅱ优多系1号、Ⅱ优838、Ⅱ优725、…  相似文献   

14.
营山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流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影响全县粮食生产的丰欠。近年来,稻瘟病在营山县大发生频率增加,特别是2004年大流行,叶瘟发生0.62万hm^2,穗颈瘟发生0.69万hm^2,损失稻谷1.42万t。2005年入夏以来,受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和水稻品种抗性较差等冈素影响,水稻叶瘟发病早、来势猛、病点多、分布广,穗颈瘟呈大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5.
何松 《植物医生》1998,11(2):35-36
绵阳稻瘟病发生特点从四川绵阳地区1980~1996年资料表明,稻瘟病造成水稻的危害损失,占水稻病虫害总损失的34.87%,若不防治年均造成稻谷损失达17414吨;1997年稻瘟病在本市发生危害接近1994年,重于1995年、1996年。具有叶瘟发生区...  相似文献   

16.
枣阳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83万hm^2。2011年由于特殊干旱气候的影响,水稻插秧期延长,大螟危害越来越严重,水稻大螟在枣阳市二代中等发生,三代大发生。造成水稻普遍存在白穗、枯孕穗、虫伤株,严重影响了枣阳市的水稻产量。因此,为确保水稻生产安全,摸清大螟的发生特点和原因,为来年大螟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降低大螟危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县早稻稻瘟病发生面广,危害重,对产量影响较大,为了掌握早稻稻瘟病发生发展规律,控制其危害,特进行了地膜育秧、露天育秧与早稻稻瘟病发生发展关系的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方法试验面积1.2亩,品种为先锋一号。设地膜覆盖育秧和露天育秧两种处理,秧田期重复一次;大田期重复三次。每小区面积0.2  相似文献   

18.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二系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大螟成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叶鞘腐败病、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面积扩大,因此,必须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我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986年全区稻瘟病发生面积478.7万亩次,损失稻谷3754.35万公斤.实践证明,以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本组已报道过稻瘟病菌类型和分布影响水稻品种的抗性,品种的布局.也影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及类型的组成.因此,有必要不间断地研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变化和消长规律,为防治稻瘟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GPS和GIS定位、系统监测和普查等方法,首次明确了南充市稻瘟病的流行区划和精准勘界,探明了19年来稻瘟病始见期和始见地(初始侵染源)、流行高峰期和趋势等特点。明确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发生始见期与发生程度的关系,即始见期越早,重发可能性越大;稻瘟病在田间存在4个流行高峰期,其中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5月底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 2。导致稻瘟病重发的内因是水稻品种抗稻瘟能力的降低或丧失、稻瘟病病菌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增加与更强致病力的小种出现;外因是温度适宜和阴雨寡照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