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沿江地区以春玉米为中心多元高效种植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6):105-105
针对江苏沿江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产品、农田产出和种植效益要求高的实际,研究并建立了以春玉米为中心的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一是提出了以春玉米为中心种植制的高效技术途径,即调整种植结构,确立主体种植模式;纳入现金作物,实行弹性作物布局;创新栽培技术,挖掘农田增效潜力。二是开发了以覆膜移栽为特征的春玉米早熟高效种植方式。三是围绕稻田春玉米-后季稻、旱粮田蚕豆/春玉米两大主体模式,研制出多元高效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昆山市小麦生产的历史、近期概况和自 2008 年以来小麦良种补贴的实施及品种利用情况进行回顾。2008-2020年 13 年间累计良种补贴面积 8.5473 万 hm2,占同期种植面积 98.6%。期间有 2 个主推品种,2008-2016 年以扬麦 16 为主推广品种,种植面积 6.1620 万 hm2,占同期种植面积 91.1% ;2017-2020 年以镇麦 10 号为主推品种,种植面积 1.0720 万 hm2,占同期种植面积 60.2%。在品种审定与利用新形势下,提出了在良种补贴模式下昆山市小麦品种选择与布局的原则;做好品比与展示试验是小麦品种选择的依据;良种配套良法才能达到量、质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结合贵州省蔬菜"321"高效种植模式技术的推广,在烟草育苗棚闲置期内以豇豆-白菜、黄瓜-白菜、番茄-白菜、菜豆-白菜为主的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4种模式均不影响下茬烟棚育苗,种植模式效益依次为豇豆-白菜番茄-白菜菜豆-白菜黄瓜-白菜,4种模式每667m~2比空闲棚增收7 000元以上。番茄-白菜模式因病害防控技术到位率高,需慎重选用。针对当地季节性气候条件和面向渝黔销售为主的生产供应圈,4种模式均可作为600~800m海拔烟草育苗棚闲置期蔬菜种植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四川省把发展大豆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从2004年开始.启动实施了粮食增产增收“三百”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以大示范促进大带动.以大带动促进大豆生产大发展。针对全省人多地少、耕地复种指数较高的实际.积极创新种植模式,走耕地深度开发之路,采取增、间、套种等办法.在不与大宗粮食作物争地的情况下.努力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大穗型玉米组合在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大穗型玉米新品种pgx-5在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产量与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及施肥量(N、P、K)等主要栽培因素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Y=54.921 7-0.200 3X1+3.043X2+2.442 2X3-1.612 5X1X2+1.137 5X1X3+0.637 5X2X3-4.199 7X12+0.339 5X22-0.283 6X32,确立了大穗型玉米新品种pgx-5在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合理的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播种时期是4月30日,密度为3 500千株/667 m2,施N量为39.97 kg/667 m2;在这一组合措施下,可获得1 4287.14 kg/hm2的最高产量。各因素对大穗型玉米新组合pgx-5产量的影响是:种植密度播种时期施肥量的回归模型,提供该品种在这一地区土壤肥力水平上获得高产高效栽培的最佳优化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6.
春植甜玉米-中晚稻-秋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植甜玉米-中晚稻-秋番茄”种植模式.是在珠三角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耕作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改变当地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高温多湿、台风暴雨频繁、蔬菜生长困难的6~9月种植一季水稻,而将农作物适宜生长的9月底至翌年6月初种植产值较高的蔬菜。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种植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突出,年产值超万元,与当地传统蔬菜种植模式产值基本持平或略高,在不减少农民经济收益的前提下,进行蔬菜与粮食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既能有效解决蔬菜连作障碍而引起的农产品产量、品质、效益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5.12”地震灾区稻田干旱缺水问题,在大田条件下,设小麦/春玉米//甘薯、小麦/春玉米/大豆、小麦//绿肥-春玉米/大豆、小麦-夏玉米和冬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5个水改旱种植模式,研究水改旱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周年粮食产量、农产品服务价值与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与稻田传统水稻-小麦模式相比,地震灾后实施水改旱新模式周年原粮产量增加1.55%~24.20%;水改旱2年后10~ 20 cm土层容重增加7.69%~13.85%,且水改旱间套作种模式大于轮作模式;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1.48%~28.16%,有效磷含量提高181.72%~436.56%,速效钾含量提高42.47%~157.68%。种植模式和年际间农产品服务价值差异显著,其中,小麦-玉米模式增产潜力大、成本低、适宜规模化生产,可作为地震灾后稻田水改旱应急种植模式;但地震发生2年后,应全面恢复发展水稻-小麦水旱轮作。  相似文献   

8.
以黄淮海地区玉米对照品种郑单958为试材,于2010和2011年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收获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侧向施肥种植模式下,郑单958根系广度大,杭倒伏能力强,且产量高于正向施肥模式;(2)施肥方式对郑单958的机械收获效率影响不显著;(3)行距为60cm的种植模式下,郑单958的产量显著高于55cm和65cm的行距模式,且郑单958的机械收获效率在60cm模式下最高。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受到流水冲击,黄河故道区域农田以中低产田为主,因此本区域农田质量提升成为黄河中下游平原绿色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河南濮阳清丰地区秸秆还田方式的基础上,选取黄河故道区域广泛种植的小麦、玉米和花生三大主要农作物,于2009年进行4种种植模式长期定位试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单季花生,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全部还田,花生秸秆不还田,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量越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越多,小麦-花生、小麦-玉米-小麦-花生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且其土壤含水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上层土壤容重有所降低,显著改善了土壤砂质化,提升了土壤的蓄水能力;秸秆还田量较大的种植模式的养分保持能力明显提高,养分含量显著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种植模式响应结果为,花生可以显著提升微生物丰度,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种植作物类型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小麦-玉米-小麦-花生种植模式较为适宜濮阳清丰黄河故道区域,有利于土壤改良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间套作模式和种植技术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是山地农业技术提升的关键之一.本试验利用玉米、大豆和大蒜苗作物间套作接茬,设计玉米行间套作大豆,大豆采收后,利用玉米遮阳,秋季提早种植大蒜苗.与桐梓县常规玉米套作红薯模式进行对比,试验模式比对照模式净增收3728.7元/667 m2.总结了该高产高效模式种植技术方法,为下...  相似文献   

11.
万中 《中国种业》2009,(Z1):101-101
为了改变本地区传统的水稻-小麦、水稻-油菜的栽培模式,实现科学轮作,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又能够提高种植效益,笔者进行了水稻-洋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旱地马铃薯-西瓜+莳药-萝卜新4熟,是一种高效益的种植布局模式,粮经连作、瓜菜间作,既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又提高了商品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净收入7336.40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7.38。这种组合在低山丘陵地区,很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03-2005年对保山市大麦蚕豆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下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麦蚕豆行比为1:4的种植模式对斑潜蝇控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种植模式,该模式斑潜蝇的虫情指数最低,为11.90%,与净种蚕豆比,虫情指数降低了3.83%;相对防效最高,达24.35%。在大麦蚕豆间作试验中,大麦蚕豆行比为1:4的模式为控制斑潜蝇的最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承德地区马铃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承德地区马铃薯的现状:品种布局不合理,60-80年代老品种还在应用,新品种较少,脱毒种薯的种植率不高,这些都是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承德地区马铃薯发展的方向:培育、引进新品种,大力推广脱毒薯的种植,并建立马铃薯的营销和物流中心。只有这样,承德地区的马铃薯产业才能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变玉米田间种植模式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 以耐密品种(郑单958)和中密品种(沈玉21)研究了三比空密疏密、大垄双行和等行距(CK) 3种种植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田间种植形式的改变可以显著影响玉米群体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特征。耐密品种以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为宜, 可以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 提高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 促进干物质积累, 两年平均产量为8882.36 kg hm-2, 比对照增加6.51%, 增产的原因是百粒重和穗行数的显著提高; 中密品种以大垄双行和三比空种植模式为宜, 两种种植模式均可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 提高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 促进干物质积累, 且与耐密品种表现不同, 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8294.58 kg hm-2和8188.30 kg hm-2, 比对照增加21.36%和19.81%, 增产的原因是行粒数的显著增加。因此, 笔者认为在辽西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大垄双行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最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胶东地区典型种植模式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对胶东地区现有的粮-菜、菜-菜、粮-粮、粮-果四大主要种植类型中的7种典型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7种种植模式中菜-菜种植模式效益最高,粮-菜类型、粮-果类型效益次之,粮-粮类型效益最低。从产投比看,粮-粮类型的产投比最小,其余类型的产投比都在1.44以上。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莱阳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种植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沿淮地区水稻-小麦周年“双高”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水稻-小麦周年"双高"种植模式,对"双高"种植模式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优势、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蒜、菠菜、大白菜、菜豆一年四种四收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兖州市漕河镇是著名的大蒜镇,种植大蒜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大蒜-菠菜-大白菜-菜豆的间作套种模式。666.7m^2产蒜头l500kg,蒜薹350kg;菠菜300kg;大白菜4000kg;菜豆l000kg,总产值可达10000元。现将其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生态理念在国内外城市规划领域的发展过程以及实践活动,指出中国几十年来城市规划中存在忽视生态承载力研究、城市生态格局的构建和城市生态工业合理布局3个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探讨了生态承载力的有限性、生态承载力弹性和生态足迹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在景观生态格局理论和国内外城市绿地布局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绿地布局的5种模式,在城市生态工业布局中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了都市型工业和一般工业在城市规划中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周年光温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增加任何成本前提下,优化麦玉两熟周年光温资源配置是提升黄淮海区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便从播/收期调整、不同生育期品种选育及新型种植模式创建等方面开展了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周年光温资源高效利用途径探索。研究了小麦和玉米生长发育与光温资源的匹配关系,提出了以强化"C4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的周年光温资源优化配置途径,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基础上,创新了冬小麦-夏玉米"双晚"技术模式,构建了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和双季玉米等种植模式,实现了周年高产和光温资源高效利用。本文综述了黄淮海麦玉两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及其在麦玉两熟基础上的新型种植模式探索,并提出了以积温分配为主的麦玉两熟制周年光温资源定量优化配置途径,建立了黄淮海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周年气候资源优化配置定量指标及其相应标准,以期为进一步挖掘该区周年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潜力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