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分析了川麦42在习水10月16日、10月23日、10月30日、11月6日、11月12日等5个不同播种期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川麦42在习水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30日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氮含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麻羽肉鸡22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饲养,每个阶段配制3种日粮。对照组1~28日龄和29~56日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和18%的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饲喂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降低1、2个百分点的低蛋白质日粮,并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将日粮的必需氨基酸水平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1)1~28日龄、29~56日龄及1~56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8、56日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尿酸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1~28日龄及29~56日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粪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98%、11.23%及8.09%、11.88%,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前提下,降低日粮粗蛋白质1~2个百分点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粪氮含量。  相似文献   

3.
吴勤俭 《中国种业》2017,(11):47-48
为探索Y两优900在浙南地区的最佳播期,本研究设置6月5日、6月10日、6月15日、6月20日、6月25日5个播期,并对其生育时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月10日为最佳播期,此时播种的产量最高,为474.3kg/667m~2。  相似文献   

4.
李茂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17-20
试验选用12只生长期海南黑山羊断奶羔羊(约4月龄)分成4组,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山羊饲养标准为参考设计了4种能氮比的日粮,分别为日粮1、2、3、4。探讨不同日粮能氮水平对海南黑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日粮2山羊血液中的总蛋白较日粮1、日粮3和日粮4的实验羊显著降低;白蛋白显著降低;尿素含量最高,日粮2与日粮1、日粮3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日粮4;葡萄糖含量,日粮2与日粮3无显著差异,与日粮1、日粮4差异显著;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均成上升趋势,日粮2最低,日粮4最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球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甜菜褐斑病发生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摸清甜菜褐斑病发生时间动态规律的前提下,确定甜菜褐斑病化学防治时期,为科学治理甜菜褐斑病提供理论依据。2016—2017年,采用田间定期调查甜菜褐斑病病情指数的方法,探讨甜菜褐斑病发病程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6年病害发展时间曲线有4个高峰日,分别为7月25日、8月24日、9月3日、9月18日,病情指数分别为:9.33、42.5、55.92、61.46;2017年,病害发展时间曲线经过8月14日、8月19日、8月24日、8月29日4次升高点一直到9月3日,病害发展达到第1个高峰期日9月3日,病情指数分别为7.86、10.75、30.56、36.53、42.88。发病前期(7月上中旬),降雨是甜菜褐斑病发生蔓延的决定性因子。9月中旬以后,温度是甜菜褐斑病发生蔓延的决定性因子。第一个高峰期或上升点日期之前为最佳打药时期,2016年应在7月25日前喷洒杀菌剂,2017年应在8月14日前喷洒杀菌剂。  相似文献   

6.
1979年秋到1984年,我们选择了耐寒性不同的品种,按强弱排列为:班克麦>东方红3号>九三红>鉴31>泰山1号。各品种分9期播种,早的9月10日、15日;适宜的9月20日、25日;晚的9月30日,10月5日,10日、17日和埋头麦(11月9日)。行长1米,行距25厘米,株距2厘米,每个品种2~3行,亩施粗肥3,000公斤,尿素4公斤,过磷  相似文献   

7.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4,26(4):182-182
第二届全国茶艺大赛于8月31日~9月2日在广西横县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省市区的21支茶艺表演队,经过两天(8月31日、9月1日)的预赛、一天(9月2日)的决赛,产生出了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并于9月3日晚举行颁奖仪式。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丁以寿应邀担任本届茶艺大赛的评委。第四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9月3日~5日在广西横县举行,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教授李立祥博士应邀参加在广西横县举行的“花·茶·健康”学术交流会。9月3日上午,李立祥教授、丁以寿副教授出席了第四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开幕式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播期处理,在5月1日、5月10日、5月21日分别播种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十五”,均以开花后30 d进行收获,研究在不同播期的温度下马铃薯块茎及产量形成的规律。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播期间株高差异不显著;随着播期的不断推后,5月10日播种的马铃薯“荷兰十五”分枝数和5月21日与5月1日播种的存在显著差异;5月21日播期块茎干物质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3个播期花后30 d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8.91℃、19.12℃、20.19℃,块茎生长发育超过20℃,增长速度减缓,5月21日播期马铃薯的单株结薯重、干物质含量、产量均显著低于前两个播期,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块茎性状差异不显著。河北省张北地区过早播种,影响了出苗率;随着播期的推迟,早熟品种“荷兰十五”的产量也呈现不断降低的情况,5月21日播期的马铃薯商品薯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张北县最适合马铃薯播种的时间为5月10日左右。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签订的技术合作项目,由张玉良等三人组成的赴日、美种质评价实验室考察组,于1982年3月1日至10日,3月11日至28日分别在日本和美国连续进行了28天的专业考察。主要了解由粮农组织援款代购的安装、调试、操作、使用技术以及种质评价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考察期间,在日木主要  相似文献   

10.
张国峰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9):101-109
为探索适用于海南岛日最低、最高气温空间插值的方法,研究以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海陆距离、NDVI等为环境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K)、多元线性回归克里格(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Kiging,MLRK)和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Kriging,GWRK)等4种方法对海南岛2016年1月1日—6月30日的日最低、最高气温进行了插值。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日最低气温插值的总的平均绝对误差:MLRGWRGWRKMLRK,但GWR、GWRK、MLRK对日最低气温插值的总的平均绝对误差十分接近,对日最高气温有相同的规律。MLRK对日最低、最高气温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50℃和0.73℃。GWRK、MLRK对逐日最低气温插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也十分接近,对日最高气温也有相同的规律。无论是对日最低气温还是对日最高气温,MLRK、GWRK插值空间分布的主要差异均在站点稀疏的山区。因此,在海南岛,宜采用多元回归克里格(MLRK)对日最低、最高气温进行空间插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日粮水平对对虾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酶活力及和氮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生长率、氮收支、部分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日粮水平7%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日粮水平9%存活率最低,日粮水平2%饲料系数最低;日粮水平与特定生长率间呈二次曲线相关,日粮水平为7.92%时,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和排粪氮,以日粮水平2%最低、7%最高,且2%日粮水平氮生长效率最高;低日粮水平组获得较低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在对虾养殖生产实践中,日粮水平设定为7%~8%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单28在密云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007年以春播玉米新品种中单28为试验材料,在密云县河南寨镇下屯村密云县种子执法监督站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共设4月15日、4月30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4日和6月29日6个播期处理。通过对不同播种期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逆性和产量性状进行分析得出,中单28在密云地区的最佳播种期为5月1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水时期组合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确定膜下滴灌马铃薯适宜的灌水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在总灌水量为1 725 m~3/hm~2、灌水次数均为7次的情况下,以不灌水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4个不同灌水时期组合,分别为B1(6月15日灌水300 m~3/hm~2、6月25日灌水225 m~3/hm~2、7月5日灌水300 m~3/hm~2、7月15日灌水300 m~3/hm~2、7月25日灌水225 m~3/hm~2、8月4日灌水225 m~3/hm~2、8月14日灌水150 m~3/hm~2)、B2(6月5日灌水150 m~3/hm~2、6月15日灌水300 m~3/hm~2、6月25日灌水225 m~3/hm~2,7月5日灌水300 m~3/hm~2、7月15日灌水300 m~3/hm~2、7月25日灌水225 m~3/hm~2、8月4日灌水225 m~3/hm~2)、B3(6月5日灌水150 m~3/hm~2、6月15日灌水300 m~3/hm~2、7月5日灌水300 m~3/hm~2,7月15日灌水300 m~3/hm~2、7月25日灌水225 m~3/hm~2、8月4日灌水225 m~3/hm~2、8月14日灌水225 m~3/hm~2)、B4(6月15日灌水300 m~3/hm~2、7月5日灌水300 m~3/hm~2、7月15日灌水300 m~3/hm~2、7月25日灌水225 m~3/hm~2、8月4日灌水225 m~3/hm~2、8月14日灌水225 m~3/hm~2、8月24日灌水150 m~3/hm~2)。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叶面积指数、叶及叶柄和茎的干物质累积量以B1处理最高,均在出苗后65 d达到最大值;块茎干物质累积量在收获期达最大值,B1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B1处理的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分别达到53 246 kg/hm~2,89.6%,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淀粉含量以CK最高,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ro含量及MDA含量均以B1处理最低,显著低于CK。综上,B1灌水时期处理组合可作为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灌水时间组合。  相似文献   

14.
冬前积温对河北省中南部麦区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黄淮冬麦区的邯郸、石家庄、衡水和北部冬麦区的保定1997—2006年期间的小麦冬前积温为依据,采用积温指标法对冬小麦的适宜播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9日—18日;石家庄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6日—15日;衡水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2日;保定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1日。初步认为,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黄淮冬麦区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8日,北部冬麦区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1日。  相似文献   

15.
气象要素对浅层土壤水分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深入研究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作物生长期,气象要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利用2012年4—9月土默特左旗气象站连续观测的有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有降水天气和无降水天气条件下,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4个气象要素对日10 cm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降水天气,各气象因素重要性排序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无降水天气,各气象因素重要性排序为: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研究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同一气象因素可能对同一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关注土壤水分的变化,应根据天气条件的不同,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掌握土壤水分变化的规律,有效利用土壤水分资源。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产业快讯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即将举办本刊讯为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管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生产劳动大军,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将于2006年8月18日-22日在福建南平、9月22日-26日在哈尔滨、10月20日-24日在浙江丽水、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花黄精果实最佳采收期和种子调制方法.[方法]9月1日-11月1日每15d采收1次多花黄精果实,分析果实的颜色比例、百果重、百果体积、果实的纵径、横径和果实硬度;不同采收期的种子不同调制处理,分析种子千粒重、发霉率、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结果]绿果和半墨绿果的果实成熟度低,墨绿果的果实成熟度高;10月1日未见绿果和半墨绿果,黑软果出现;11月1日干枯果出现.9月1日、9月15日、10月1日采收的绿果分别发酵20,19,16d和墨绿果分别发酵19,16,4d种子质量最好;10月15日和11月1日采收的果实直接搓洗的种子质量较好.[结论]在种子生产中应该采摘墨绿果、黑软果和干枯果.10月1日至10月15日是贵州六枝地区的多花黄精果实最佳采收日期,此时绿果和墨绿果分别发酵16d和阴干处理的种子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8.
杨晓贺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278-281
为了明确三江平原地区大豆蚜及天敌的发生规律,2013年对该地区试验田的大豆蚜及其天敌发生情况进行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大豆蚜始发期为6月3日—7月1日,盛发期为7月9日—8月12日,消退期为8月19日—9月16日。大豆蚜天敌共6种,包括草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食蚜蝇、小花蝽、三点盲蝽和蜘蛛。大部分大豆蚜天敌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与大豆蚜相同或滞后7~14天。  相似文献   

19.
摘 要:在摸清甜菜褐斑病发生时间动态规律的前提下,确定甜菜褐斑病化学防治时期,为科学治理甜菜褐斑病提供理论依据。2016—2017年,采用田间定期调查甜菜褐斑病病情指数的方法,探讨甜菜褐斑病发病程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6年病害发展时间曲线有4个高峰日,分别7月25日、8月24日、9月3日、9月18日,病情指数分别为:9.33、42.5、55.92、61.46;2017年,病害发展时间曲线经过8月14日、8月19日、8月24日、8月29日4次升高点一直到9月3日,病害发展达到第1个高峰期日9月3日,病情指数分别为7.86、10.75、30.56、36.53、42.88。发病前期(7月上中旬),降雨是甜菜褐斑病发生蔓延的决定性因子。9月中旬以后, 温度是甜菜褐斑病发生蔓延的决定性因子。第一个高峰期或上升点日期之前为最佳打药时期, 2016年应在7月25日前喷洒杀菌剂,2017年应在8月14日前喷洒杀菌剂。 关键词:甜菜;甜菜褐斑病;病情指数;病害发展时间曲线;时间动态。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7110062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东部初、终霜冻日和无霜期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引进适宜作物品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业水平。利用1961—2014年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初、终霜冻日(最低地温≤0℃)和年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诊断方法,对河西走廊东部初、终霜冻日及无霜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初霜冻日显著推迟,终霜冻日显著提早,无霜期显著延长。初、终霜冻日和无霜期时间序列分别存在8~10年、9~11年和9~10年准周期变化。初、终霜冻日和无霜期均发生了气候突变。受海拔高度、地形地势和植被覆盖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初霜冻日为山区早于荒漠区早于绿洲平原区,终霜冻日为山区晚于荒漠区晚于绿洲平原区,无霜期为山区短于荒漠区短于绿洲平原区。初霜冻日、终霜冻日和无霜期与年气温和海拔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