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灰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飞虱系同翅目飞虱科昆虫,取食看麦娘、游草、稗草、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杂草,主要危害水稻,还危害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灰飞虱危害水稻时,其成虫和若虫群聚在稻株下部取食危害,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养  相似文献   

2.
潜叶蝇又名稻小潜叶蝇,在全国多数稻区均有发生,但以北方各省水稻产区发生较多,除危害水稻外,尚可危害水稗、风稗、冰草(碱草)及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3.
正稻飞虱,别名稻浮尘子,属同翅目,飞虱科,是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甘蔗、茭白等。该虫害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南方稻区以褐飞虱为主,其次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而东北最为常见的则是灰飞虱与白背飞虱。一、危害症状灰飞虱与白背飞虱除了危害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危害禾本科类杂草。稻飞虱以成虫、若虫用刺吸式口器吸吮水稻汁液,使之造成损伤,同时所分泌出的毒素致  相似文献   

4.
郭长高 《农家致富》2012,(12):34-35
灰飞虱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欧洲和北非等地,国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长江流域和北方稻区较多。灰飞虱能刺吸取食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看麦娘、稗草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并且能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  相似文献   

5.
浦东新区滩涂新垦区机插秧稻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滩滩涂新垦区机插秧稻田的主要有害生物进行了定点监测和普查.结果表明:东滩滩涂水稻田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水稻条纹叶枯病等14种病虫种类,以及海三棱蔗草、水苋菜、稗草等15种杂草.优势病虫草种类主要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纵卷叶螟、海三棱藤草等.  相似文献   

6.
一、水稻条纹叶枯病 病原物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其寄主范围广,巳知的有稻、麦、玉米、粟等作物和马唐、看麦娘和画眉草等37种禾本科杂草.传毒媒介主要是灰飞虱.  相似文献   

7.
稻灰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危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蔗、粟等农作物。传播水稻褐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发生较多。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我国东北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是暴发性害虫,沈阳市有些地方3~5年就暴发一次,它是水稻上重要害虫之一。在中国水稻上发生的飞虱有3种,即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从发生严重程度看以褐飞虱为害最重,主要在南方,是近十几年来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发生严重的害虫,曾连续多次发生,造成猖獗为害。从发生范围看,白背飞虱分布较广,南北方稻区都有发生,我市对水稻为害主要是白背飞虱和灰飞虱。  相似文献   

9.
潜叶蝇又名稻小潜叶蝇,在全国多数稻区均有发生,但以北方各省水稻产区发生较多,除危害水稻外,尚可危害水稗、风稗、冰草(碱草)及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潜叶蝇以幼虫潜食叶肉,每叶片少则有虫2-3头。多则7-8头,发生早而多时,造成稻叶枯死、腐烂,影响水稻正常生育而造成减产。以致造成稻苗大批枯死。  相似文献   

10.
稻秆潜蝇又称稻秆蝇,主要分布于南方稻区,但黑龙江省也有发生,过去危害率较低,由于水稻面积加大,种植年限加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逐年加重之势。稻秆潜蝇除危害水稻外,尚可为害小麦和看麦娘、稗、早熟禾等多种杂草。  相似文献   

11.
一、玉米粗缩病1、发病原因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病原菌为玉米粗缩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球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属,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可在灰飞虱体内繁殖。但不经卵传播。玉米粗缩病毒只侵染单子叶植物.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大麦、黑麦、小麦等作物及马唐、稗草、狗尾草、看麦娘、苏丹草、自茅、早熟禾、画眉草等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2.
稻飞虱又名稻浮尘子,在南方稻区以褐飞虱为主,其次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东北较为常见的则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1.调查方法1.1越冬调查在稻飞虱越冬区进行,每年2月中下旬至耕翻前调查1次。①成、若虫虫量调查:采用目测法,分别记录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低龄和高龄若虫及长翅成虫、  相似文献   

13.
一、生活习性 灰飞虱寄主较广泛,除水稻外,还有麦类作物,以及看麦娘、游草、稗等禾本科杂草。长翅型成虫有趋光性及趋嫩绿习性。成虫多在下午产卵,卵多产在寄主植物茎秆下部叶鞘内,少数在下部叶片中肋内、无效分蘖和杂草的茎腔中,水稻抽穗后,还可产于穗轴腔内。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苏响水地区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秧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育秧手插移栽田相比,在分蘖末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灰飞虱分别降低46.6%、44.7%和33.4%,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无大变化;在抽穗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褐飞虱分别降低10.6%、3.6%和25.7%,稻纵卷叶螟分别减轻了34.9%、46.2%和62.5%。说明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等轻型栽培方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稻病毒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是当今国内外难以攻克的"绝症"之一,是水稻上一类重要的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在我国已知有11种之多,主要发生于南方稻区,在怀远县种类比较少,主要包括条纹叶枯病和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系由RSV病毒引起,寄主范围较广,有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狗尾草、马唐、看麦娘等30多种禾本科植物,这类病毒只能通过昆虫传播,已知灰飞虱为主要媒介,白背飞虱也能传染,灰飞虱体内带毒越冬,成为主要侵染源,在麦田等  相似文献   

16.
稻螟蛉又名双带夜蛾,俗名量步虫、青尺蠖。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除水稻外,尚可为害玉米、高梁、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也能取食稗草、野黍、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7.
稻螟蛉又名双带夜蛾,俗名量步虫、青尺蠖.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除水稻外,尚可为害玉米、高梁、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也能取食稗草、野黍、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8.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3,(12):34-35
今年一代灰飞虱虫量虽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地区间、田块间不平衡性较大;并且随着机插秧等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秧田面积减少,单位面积秧池承载的灰飞虱虫量仍较高,灰飞虱自身刺吸以及传毒在局部地区仍可造成一定的危害;此外,今年华南南部稻区白背飞虱虫量较上年同期偏高,由其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  相似文献   

19.
初步鉴定衡阳地区稻田飞虱有7属10种,3种主要飞虱中,早稻乳熟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乳熟期后以褐飞虱为主;晚稻孕穗、抽穗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后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无论早、稻上均居第三位,全年飞虱混俣种群量以早、晚稻穗期发生量最大,一般褐飞虱廷入较晚,只有明显的5代,白背飞虱廷入稍早,可发生6代。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主要分为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水稻茎秆汁液危害水稻,造成"穿顶"、"枯秆"。褐飞虱、白背飞虱具有迁飞性、间隙性大发生的特点。白背飞虱主要危害早中稻,褐飞虱主要危害中晚稻,灰飞虱主要危害水稻秧田,以华东的江苏、上海、浙江北部、安徽等危害最重。稻飞虱成虫具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型形态,短翅型成虫产卵多、易爆发。当田间稻株生长旺盛、营养条件好,有利于形成短翅型成虫;反之,当植株衰老、营养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