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甲霜灵、咪鲜胺和福美双3种单剂及5种混配制剂对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中咪鲜胺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61μg/m L和0.91μg/m L。5种配比中H1[V(甲霜灵)∶V(咪鲜胺)∶V(福美双)=2∶1∶5]、H2[V(甲霜灵)∶V(咪鲜胺)∶V(福美双)=2.5∶1.0∶4.5]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和禾谷镰刀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4.2,201.83和483.75,442.95,增效作用明显,可作为田间试验的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2.
松苗立枯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土壤育苗和7种杀菌剂室内药效测定技术,对引起松苗立枯病的病原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发病率为混合土5.1,腐殖质土13.1、表土34.2、消毒土36.8.药效测定结果为硫酸亚铁、硫酸铜对3种菌均起抑制作用.硫酸铜对镰刀菌和丝核菌具有杀死作用,而对交链孢菌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棉花立枯丝核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基立枯磷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抑制中浓度(EC50)为0.042 mg/kg,其次为多菌灵,EC50为0.044 mg/kg.相关分析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供试菌种,中草药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0.01g/ml,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16种提取物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达86.99%。将这16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物稀释200倍进一步测试,有7种提取物抑菌作用大于50%。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有23种提取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二次筛选后仍有8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大于60%,其中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仍为100%。  相似文献   

5.
利用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大豆根腐病菌进行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卵孢子形成的影响和苗期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 dermatum)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较高,分别为100%、100%和84.82%.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瓜果腐霉菌卵孢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卵孢子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苗期盆栽防治试验中,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和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分别达到70.93%、65.63%、63.71%和76.54%  相似文献   

6.
以采自鄂西北山区的蒲公英无水乙醇提取物为供试药液,测定了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ber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提取物对供试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随菌丝生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蒲公英提取物对这5种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对终极腐霉、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立枯丝核菌和灰葡萄孢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等主要土传病原真菌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等供试生防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烟草疫霉、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哈茨木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孢子抑制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烟草疫霉孢子囊形成、哈茨木霉分生孢子分化的抑制作用,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测定了烯酰吗啉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垂直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verticillatus)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的EC_(50)为0.467 6μg/mL;对哈茨木霉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分化抑制作用较低;对瓜果腐霉、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刀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垂直链霉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因此,烯酰吗啉可以与供试生防菌株混合施用防治烟草黑胫病。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棉苗立枯病的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室内毒力,并比较分析了立枯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药剂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0%甲基立枯磷(EC)、2.5%适乐时(FS)、11%精甲·咯·嘧菌(FS)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28、0.107、0.344mg/L。就敏感性而言,棉苗立枯病菌对甲基立枯磷、咯菌腈、精甲·咯·嘧菌、丙环唑、多菌灵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药剂。因此在供试药剂中,甲基立枯磷、咯菌腈、精甲·咯·嘧菌、丙环唑、多菌灵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作有效防治棉苗立枯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以期更好地防治此病害。[方法]使用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尖孢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9,尖孢镰刀菌在果糖和蔗糖中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最不利于其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结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共同侵染石竹引起石竹茎腐病。这2种病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梨树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有效防控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黄河故道地区造成梨树根腐病的病原菌的种类,研究18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对梨树根腐病发病根系样品病原菌的分离和单孢纯化,根据代表性菌株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效抑制的化学药剂进行筛选,并对部分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从发病根系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菌株,经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同一致病菌;结合致病性试验结果,确定该致病菌是腐皮镰刀菌(Nectria haematococca,无性态Fusarium solani)。化学药剂筛选结果表明:72%霜脲·锰锌、1.8%辛菌胺醋酸盐和80%代森锰锌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虽然80%碱式硫酸铜、3%噻霉酮、75%百菌清抑制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效果较差,但对其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腐皮镰刀菌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95%吡唑醚菌酯和80%代森锰锌对菌丝生长的毒力最强,72%霜脲·锰锌的毒力居中,1.8%辛菌胺醋酸盐的毒力最差;72%霜脲·锰锌、1.8%辛菌胺醋酸盐和80%代森锰锌田间实际防效比95%吡唑醚菌酯好。[结论]黄河故道地区梨树根腐病由腐皮镰刀菌(Nectria haematococca,无性态Fusarium solani)引起;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72%霜脲·锰锌、80%代森锰锌或1.8%辛菌胺醋酸盐对梨树根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粘帚霉(Gliocladium spp.)不同菌株对几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测定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报道了粘帚霉35个菌株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f.sp.Vasinfectum)、立枯丝核菌(Rhiizoctonia solani)、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菌(Phytopthora capsici)及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rtuis Nees)的拮抗作用和重寄生作用。结果表明:HL-1-1、SH-1-1、SYP-1-1、SYP-4-2、GW-2-1、STG-4-1等6个菌株对供试的6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具有生防潜力的优良菌株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粘帚霉菌株菌丝与立枯丝核菌菌丝并行生长,并从菌丝上长出许多分支,缠绕在立枯丝核菌菌丝上形成许多缠绕圈,或菌丝穿过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2.
由腐霉菌(Pythium myriotylum)引起的生姜茎基腐病是目前危害生姜生产的主要病害,为实现生姜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治,通过亚磷酸二氢钾的室内毒力测定,观察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腐霉以及立枯丝核菌等7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亚磷酸二氢钾对小麦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白菜叶斑病菌、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显著,其中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白菜叶斑病菌,4g·L~(-1)时抑菌率达84.4%,EC_(50)=0.632 6g·L~(-1)。  相似文献   

13.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刺五加苗木立枯病菌的毒力,筛选出有效控制刺五加苗木立枯病的高效杀菌剂.结果表明:抑制菌丝生长试验,32.5%苯甲+醚菌酯的EC50用药量最小,其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0.016 5和0.024 7 mg·L-1,10%苯醚甲环唑次之;在抑制孢子萌发方面,32.5%苯甲+醚菌酯效果最好,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为0.048 1 mg·L-1,25%醚菌酯次之,与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一致.综合分析,32.5%苯甲+醚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不但可以抑制菌丝生长,还可以有效抑制孢子萌发,同传统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比较,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新型杀菌剂更具优势,可以作为防治刺五加立枯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4.
草莓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几个草莓种植基地草莓根腐病菌进行研究,明确了引起吉林省草莓根腐病的病原物主要是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对不同培养条件下两种菌的生长量及产孢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在以蔗糖为碳源时生长最好,而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碳源为淀粉尖...  相似文献   

15.
高效木霉菌株筛选及对针叶苗木立枯病的生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8株木霉分别与苗木立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木霉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高效菌株T-C14和T-43及其组合对针叶苗木(落叶松、红松和云杉)立枯病进行室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木霉的促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及发酵液抑菌试验中,各菌株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2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T-28和T-19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61.57%和57.31%;T-43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79.41%和77.64%,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并具有热稳定性.用木霉菌剂对针叶苗木进行灌根处理,对3种针叶苗木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孢子菌剂好于液体菌剂,对落叶松、红松和云杉立枯病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88.60%、83.87%和88.63%;促生方面,液体菌剂好于孢子菌剂.  相似文献   

16.
印楝素对番茄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3种印楝素制剂对番茄4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3种印楝素制剂即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和印楝油制剂,对番茄4种土传病原真菌,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 lycopersici)、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均具有抑制作用,在印楝素浓度为100.00mg·L-1时,NEEMAZAL-T/S对菌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4.06%、52.60%,而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这两种菌的抑菌率均高达100%;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和印楝油制剂对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2.18%、73.11%和80.67%,对轮枝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14%、70.25%和74.83%,也即3种印楝素制剂对镰刀菌和轮枝菌的抑菌率可由高到低排序为印楝油制剂、0.3%的印楝素乳油、NEEMAZAL-T/S。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菌核菌的EC50分别为142.817、0.844、0.126mg·L-1,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分别为37.727、0.526、0.099mg·L-1,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7.757、2.687mg·L-1,对轮枝菌的EC50分别为16.501、12.106mg·L-1,这表明3种印楝素制剂对菌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毒力强于对镰刀菌和轮枝菌。因此,鉴于上述3种印楝素制剂在抑菌作用上的差异性,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印楝素制剂的研究开发,用以防治番茄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17.
咪鲜胺和恶霉灵对水稻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用咪鲜胺及恶霉灵原药对水稻立枯病的优势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的各个处理对水稻立枯病的优势菌菌丝的生长速率具有极强的毒力,其中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速率的抑制效果最明显,EC50为0.64μg/mL,对立枯丝核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最强。而恶霉灵各个处理对优势菌的产孢具有抑制作用,对尖孢镰刀菌产孢量抑制效果最明显,对串珠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代森锰锌和多菌灵两种杀菌剂对引起苗木立枯病的一类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J.G.Kühn)的抑菌机理,采用菌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研究代森锰锌和多菌灵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测定两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作用,分析抑菌率进而计算出对于该菌的抑菌中浓度(EC_(50)),并从菌株生长和生理代谢两个侧面探讨立枯丝核菌对杀菌剂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的抑菌效果要好于多菌灵,其平均抑菌率最大可以达到90%,根据抑菌回归方程求得代森锰锌EC_(50)浓度为10.23mg·L~(-1),多菌灵EC_(50)浓度为2213.77mg·L~(-1)。在菌株生长方面,两种杀菌剂均能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在生理代谢方面,菌株生长必需的碳和磷元素的利用被抑制,PCA分析表明,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菌株营养利用(碳和磷)达到杀菌目的。除此之外,采用药剂抑菌中浓度浸泡方法,利用抑菌中浓度药剂对菌株进行浸泡,研究菌株在药剂胁迫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杀菌剂处理组,菌株细胞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抗氧化酶活力(CAT、POD和SOD)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表明菌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代森锰锌对菌体的胁迫程度要高于多菌灵。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分析,这可能是代森锰锌和多菌灵对立枯丝核菌(R.solani)的杀菌机理,该结果可为科学防治苗木立枯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几种杀菌剂对枸杞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试验通过对枸杞根腐病的防治药剂进行室内药效筛选,为干旱荒漠区的枸杞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方法】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枸杞根腐病主要病原——腐皮镰刀菌的抑菌作用.【结果】5种杀菌剂对腐皮镰刀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噁霉·福美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达0.071 1g/L;代森锌次之,爱霜诺的抑菌效果较差,EC50值为0.426 4g/L.【结论】噁霉·福美双可作为枸杞根腐病的有效防治药剂进一步在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20.
以苹果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为靶标菌,采用皿内对峙培养法,对265株刺五加内生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265株内生放线菌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至少具有1种抗菌活性的菌株占菌株总数的51.0%。对层出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较多,分别占检测总菌株的38.9%和48.7%。对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数量接近,分别占检测菌株总数的23.4%、31.7%、28.7%。对强活性菌株的PKSⅠ、PKSⅡ、NRPS、Helo、CYP功能基因筛选结果提示,菌株大多具有至少1种功能基因。10株强活性菌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菌株都属于链霉菌属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