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整枝方式下(双干整枝、三干整枝、四干整枝),日光温室彩色甜椒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蒸腾作用参数的变化及 其植株不同器官干物质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3种整枝方式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 腾速率(Tr)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叶位的降低而下降,其中Pn的下降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与双干整枝相应叶位比较,三 干整枝、四干整枝的上位叶、中位叶具有较高的Tr和较低的WUE;三干整枝、四干整枝的下位叶的Tr小于双干整枝下位叶,但WUE高于 双干整枝。3种整枝方式下全株中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均为最高,达50.88 %~60.26 %,其次为茎和叶,向根的分配比例最低。三干 整枝和四干整枝的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双干整枝。  相似文献   

2.
为防治茄子病害,量化高架V型整枝栽培(塔架)与剪枝再生栽培(不塔架)方式的差异,进行了早春嫁接茄子不同整枝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剪枝再生整枝栽培优于高架V型整枝栽培,667m2产量为8 986.17 kg,比高架V型整枝栽培增产4.6%,总效益高8.64%.  相似文献   

3.
《蔬菜》2016,(3)
日光温室嫁接茄子长季节栽培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的采收期可超过半年时间,667 m~2产量在20 000 kg左右。通过对项目区的示范、推广研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嫁接方法及嫁接后管理、定植后管理等方面,比较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日光温室嫁接茄子长季节高效栽培的技术,为温室的高效利用,及提高种植效益、发掘市场潜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嫁接茄子为试材, 采用4. 1 、4. 8 、5. 5 万株·hm- 2 3 种密度和双杆整枝、自然整枝, 在日光温室吊绳栽培, 研究不同群体结构对光合特性、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双杆整枝的功能叶光合速率高于自然整枝, 且各层次光合产物分布均匀, 根系生长较旺盛, 是增产的主要原因。茄子产量与中下部功能叶片光合速率关系密切, 在试验范围内密度越小, 中下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越高, 光合速率越高, 呼吸消耗小, 总产量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玻璃智能温室的大面积推广,推动了番茄设施栽培规模,樱桃番茄是连栋玻璃温室的主推番茄品种。不同于我国日光温室的短季节栽培,玻璃温室樱桃番茄的生长周期在荷兰可达50周,单株挂果穗数高达40多穗。为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并减少种苗数量成本,连栋温室番茄栽培可以采用双干、三干甚至四干技术,同时周年生长周期以及高坐果量需要吸收能力强生长活力旺盛的根系,因而结合嫁接与多干整枝的番茄多干整枝嫁接育苗成为连栋温室栽培的必要配套技术。该研究主要讲述采用无土栽培育苗方式,从播种育苗、嫁接及如何调整幼苗分三干与双干进行阐述多干嫁接樱桃番茄苗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茄子长季节嫁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光温室茄子长季节栽培是指第1年8月份嫁接育苗,9月份定植,第2年6月份拉秧的一种种植模式。采用该模式种植,茄子上市期正处在市场供应最淡时期,且产量高,效益非常显著,667m2产量  相似文献   

7.
厚皮甜瓜冬春茬栽培整枝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求不同栽培整枝方式对日光温室冬春茬厚皮甜瓜熟性、产量、品质和商品性状的影响,进行了4种栽培整枝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甜瓜采收期以爬地栽培单蔓整枝方式最早,比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方式和爬地栽培双蔓整枝方式早3d,比对照爬地栽培3蔓整枝方式早8d。单果质量、总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以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方式最高。吊蔓单蔓方式单果质量(755g)高出对照335g;667m2总产量达2926kg,比对照增产56.6%;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7.5%,高出对照2个百分点;且甜瓜果面光洁,果色均匀,果形周正,口感风味好,商品性状优良。据此,建议冬春茬厚皮甜瓜保护地栽培宜推广吊蔓单蔓整枝栽培方式,以取得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小型西瓜单蔓整枝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小型西瓜提早上市,进行了春季日光温室单蔓整枝栽培密度试验.试验设6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比较各处理植株的生长情况、产量和产值,以筛选出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小型西瓜超越梦想在顺义区冬春茬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以667m2栽3000株、单蔓整枝产量最高,在试验设定的密度范围内,密度对西瓜含糖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春季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主要以单蔓整枝的吊蔓为主,单株仅留1瓜,产量受限。笔者结合实际生产过程,总结介绍了一种春茬日光温室厚皮甜瓜的"一株多瓜"高效栽培新技术,采用双蔓整枝、2次坐果的方式,既可增加单株坐果数量,又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0.
何晓云  闫新国  李霞  石慧  李建中 《蔬菜》2013,(12):31-33
延安温室冬春甜瓜栽培多采用搭架单蔓整枝换头技术,为了提高甜瓜产量和效益,经过4年的甜瓜嫁接双蔓整枝换头技术试验,基本解决了单蔓整枝甜瓜采收出现间歇期的问题(一般头茬瓜采收后间隔15d左右才能采收二茬瓜),并且667m。增产14%~19%。  相似文献   

11.
<正>番茄落蔓长季节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在番茄植株长到4~5穗果时,留1片叶去尖,此后选留1个健壮侧芽作新生长点,适时落蔓后重新促进植株生长结果。番茄经落蔓处理后,单株结果穗数可由原来的5~6穗增加到8~9穗,产量也可比常规栽培提高60%以上,栽培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质配比和落蔓方式对水果型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果型黄瓜迷你4号为试材,采用长季节无土栽培,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和落蔓方式对水果型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泥炭∶鸡粪∶蛭石=3 V∶2 V∶1 V的基质配比,顺蔓、保留15片功能叶片的落蔓方式,植株生长旺盛,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剪枝再生长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2):98-99
为了提高设施茄子的产量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茄子嫁接后抗病抗逆性好、生长势强的优势,采用多茬剪枝再生技术,减少栽培环节,延长供应期,实现了节本增效。笔者从品种选择、嫁接育苗、肥水管理、剪枝再生、病虫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日光温室茄子种植一次剪枝再生长季节栽培技术,为设施茄子的高产高效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砧木及配套栽培技术对大棚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当地大棚西瓜主栽品种早佳作接穗,选择10 个砧木品种进行嫁接,筛选适宜的砧木,同时进行嫁接西瓜栽培密度、整枝方式、氮肥施用量等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沿海大棚西瓜嫁接的砧木有京欣砧1 号、京欣砧2 号、京欣砧冠、甬砧3 号、葫芦砧G1 等5 个品种;嫁接西瓜的适宜栽培密度双蔓整枝为700 株·(667 m2)-1、三蔓整枝为500株·(667 m2)-1;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15 kg·(667 m2)-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宁夏设施农业的发展,茄子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尤其是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秋延迟和越冬茬栽培,使茄子成为冬春季上市的主要鲜菜之一。但由于常年连续栽培等原因,茄子土传病害(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发生极为普遍。茄子土传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7年,施用药剂也难以防治,严重影响茄子保护地栽培的经济效益。利用对土传病害高抗或免疫的茄子砧木进行嫁接,是目前预防茄子土传病害比较理想的栽培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本试验研究在日光温室采用不同嫁接方法对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日光温室茄子的产量和商品性能提供  相似文献   

16.
受低温、寡照影响,冬季大棚越冬栽培茄子品质差、产量低且易受冻害。通过引种‘浙茄3号’,集成采用多层覆盖、整枝换头和肥水管理等技术,大棚茄子越冬栽培经济效益达22.5万元/hm2,可实现安全越冬和长季节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辣椒长季节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越夏整枝。为了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越夏栽培辣椒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种整枝处理,即处理1(再生整枝)、处理2(四干整枝)和处理3(多干整枝),以不整枝为对照(CK)。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多干整枝法最有利于辣椒的越夏生长,能使植株保持获得高产的良好株型,可有效减轻病毒病的为害,提高辣椒果实的商品性,椒果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15.8%和19.0%。  相似文献   

18.
1整枝整枝主要是调节植株生长和结果的矛盾,减少养分消耗,使植株健壮生长。整枝方式有以下5种:1.1单蔓整枝在主蔓长约50cm时,保留主蔓,摘除所有的侧蔓。单蔓整枝的叶数少,雌花数少,坐果的选择余地小,果形较小,通常在北方生长期短的地区早熟栽培时采用。1.2双蔓整枝除主蔓外,在基部选留1个侧蔓与主蔓平行生长,  相似文献   

19.
在日光温室茄子栽培中,如果采用嫁接技术,茄子植株生长旺盛,生育期延长,耐低温性、抗病性等均有增强,且产量高、品质好. 1茬口安排 生产中可应用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或冬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干循环整枝技术充分发挥了彩椒潜伏芽结果的能力,在其他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每667 m2产量达12 000 kg以上,比常规双干整枝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