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治邦主任提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行政、法律措施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的确,由于缺乏生态知识、生态意识,最易行的生态举措被忽略、最管用的生态途径被漠视。由此可见,把生态理念宣传到千家万户,让生态意识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是何等的重要!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国家林业局老局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同志《唤醒全民生态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章,既为贾治邦主任这种情系林业、心系  相似文献   

2.
<正>贾治邦主任提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行政、法律措施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的确,由于缺乏生态知识、生态意识,最易行的生态举措被忽略、最管用的生态途径被漠视。由此可见,把生态理念宣传到千家万户,让生态意识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是何等的重要!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国家林业局老局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同志《唤醒全民生态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章,既为贾治邦主任这种情系林业、心系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明确提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他说,林业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林业工作者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本文是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局长贾治邦同志新作《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书的序。文章高屋建瓴、纵横捭阖,深度解读生态文明要义,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告诉人们这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通过此文能管中窥豹,略见这一鸿篇巨著的精髓。该文为本刊独家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2007年初,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构建三大体系的总体思路,第一次把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与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并列一起,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生态文化体系的框架确立了,但生态文化包含内容和外延广而繁,作为林业工作者来讲,开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活动应从何做起呢?笔者认为要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当从发展森林文化入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产业》2013,(10):3-3,5,7
本文是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局长贾治邦同志新作《生态文明一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书的序。文章高屋建瓴、纵横捭阖。深度解读生态文明要义,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告诉人们这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通过此文能管中窥豹。略见这一鸿篇巨著的精髓。该文为本刊独家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也愈来愈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一要加强林业宣传,积极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林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二要推进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新建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三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这是党中央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省林业厅近期组织部分专家,就如何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开展研究探讨。本刊从第2期起陆续发表相关研讨文章。主体内容是:阐述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经验、做法等。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9.
《国土绿化》2013,(8):7-7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7月20日开幕,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出席开幕式,并在开幕式后举行的生态文明高峰论坛上,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水利部副部长刘宁畅谈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赵树丛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国林业承担着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职责,是保护自然生态的主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由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局长贾治邦所著的《论生态文明》近日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了。对作者来说,这是一部长期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集大成之作,系统总结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对读者而言,这是一部解读地球密码、认知生态法则、洞悉人与自然发展机理、掌握建设生态文明要义的生动教材,很值得认真一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这是党中央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省林业厅近期组织部分专家,就如何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开展研究探讨。本刊从第2期起陆续发表相关研讨文章。主体内容是:阐述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经验、做法等。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7月20日开幕,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从出席开幕式,并在开幕式后举行的生态文明高峰论坛上,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水利部副部长刘宁畅谈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大型期刊《报告文学》杂志2008年第4期刊载艾前进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宣言·当代中国的现代林业发展观——关于贾治邦局长领航建设现代林业的报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刊现摘编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伍荔霞  韦健康图 《广西林业》2009,(4):I0002-I0003
7月26日,全区林业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着力打造林业强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推进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积极贡献。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生态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相对薄弱环节。1月27日,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指数为42分,在118个国家中排第100位,中国正处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此前,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1月23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就说,“生态产品已成为我国最短缺、最急需大力发展的产品”。因此,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改革将从过去单一的木材经营,开始向重视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过渡。在树立全面的森林经营观、突出林业生态效益的同时,生态作为一项公共产品,需由政府买单的观念也必须得到强化并落实。中国实现生态现代化,林业是基石。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程红同志在相关媒体上刊发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一文,该文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国林业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国家林业局全面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委托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组织编撰的《2008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报告》近期出版。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任该书的指导委员会主任并为该书作序。该书由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组织了数十家从事林业产业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产业》2010,(1):24-25
2010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程红同志在相关媒体上刊发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一文,该文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国林业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着很大差距》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林业》2011,(2):1-1
在2011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十二五"时期要重点建设"十大生态屏障",加快发展"十大主导产业",力争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到3.09亿公顷,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林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生态文明观念全面增强,为到2020年实现生态良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6月17日,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湖南省林业厅、益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论坛在益阳市资阳区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会长贾治邦发来贺信。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吴双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君文,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述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