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卵磷脂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卵磷脂是以大豆油脚为原料提炼的卵磷脂,含有胆碱、维生素、矿物质、亚麻酸及次亚麻酸等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在许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技术原因,高纯度卵磷脂的生产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阻碍了其在医药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为此,对近年来大豆卵磷脂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和分析,以期为高纯度大豆卵磷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氢化大豆卵磷脂调节血脂的作用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氢化大豆卵磷脂三个剂量组的TC、TG水平均较高脂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豆粉末卵磷脂和粉状磷脂有何区别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周玉伦富锦市油脂厂李果艳1.产品组成不同。磷脂是多元醇与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脂化而成的弱极性化合物。粉末卵磷脂是用乙醇多次萃取磷脂中的卵磷脂.而与磷脂中的脑磷脂和肌醇磷脂分离开,基本上只剩下卵磷...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不同的包埋壁材对大豆卵磷脂进行的包埋实验,对比其包埋率和包埋效率,从而找到最佳包埋效价比的微胶囊造粒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穆筱梅  钟振声  杨梅 《大豆科学》2007,26(2):250-253
以大豆磷脂为原料,用溶剂-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脂质体用高纯度大豆卵磷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的含量是94.98%,丙酮不溶物的含量是99.0%,酸值是20.6KOH mg/g,干燥失重是0.63%,己烷不溶物的含量0.18%,砷盐的含量是2.1×10-6 %,重金属的含量是2.0×10-5 %.以精制的大豆磷脂为原料制备的脂质体,在透射电镜下呈圆球状.粒径为164 nm,Zeta电位为-28.50 mv,包封率是32.43%.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综合利用大豆副产物为目的,从卵磷脂生产中的三部分残渣提取可供药用的大豆总甾醇,收率分别为1.5%、1.7%、1.0%;含量分别为50.91%、48.29%、40.74%。本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且周期短,是提取大豆总甾醇的一种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卵磷脂"由希腊文"Lekiths"派生出来,意指"蛋黄"。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蛋黄素),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英文名为Lecithin)也自此揭开了卵磷脂神秘的面纱。因为自开始是从卵黄中提取的,所以,最开始命名的"卵磷脂"中实际包含有以下几个成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等。自然界中各种油料中都含有磷脂,但其含量并不相同,在几种常见的油料种子中,以大豆和  相似文献   

8.
抗衰保健话大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衰保健话大豆三江食品公司刘功权大豆营养价值高,其制品味道鲜美,可谓人人青睐。殊不知,在抗衰保健、强身健体上,还是抗癌防病,延年益寿的最佳保健疗效食品呢。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亚油酸、维生素E和卵磷脂等多种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重要的食品原料,也是世界贸易中重要的战略物资.大豆的丰富营养价值和作为可开发利用的优质蛋白质资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2009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对大豆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基囚组学、大豆病害及防治、大豆营养与健康、现代加工技术及产品应用等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会大豆科学家报道了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大豆凝集素结构及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凝集素是大豆中重要的蛋白质之一,同时也是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之一.自被发现半个世纪以来,大豆凝集素在糖生物化学、血型鉴定、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大豆凝集素结构及其活性测定方法,为研究者进一步了解大豆凝集素不同活性测定方法之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大豆凝集素活性测定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冰 《大豆科技》2004,(3):23-24
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料,以大豆卵磷脂、维生素、白砂糖等多种营养物质为辅料,对豆奶调制成复合豆奶,使其成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细腻,风味良好的植物蛋白饮料。提出产品配方与调制工艺,供研发和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重点从大豆生长环境监测、生产智能管理等方面对物联网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梳理,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为加快物联网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促进我国大豆生产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一种高效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其低假阳性、高灵敏度和高效性的优点,在植物研究领域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呈现增加的趋势,研究领域涉及到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疫霉病、大豆光温互作和逆境胁迫等方面.该文介绍了抑制差减杂交技术的原理、特点和进一步改良的方向,并综述了该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为主要手段的生物育种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手段的进步,分子标记和QTL研究越来越趋向于高通量、功能性标记开发、QTL精细定位以及新分析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缩短了大豆的育种年限,提高了大豆的选择效率,加快了大豆的育种进程。因此,文章将就2014年国内外大豆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简要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应用重组PCR技术构建大豆脂肪氧化酶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NA干扰是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作物的研究中,RNA干扰被认为在作物品质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已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在大豆的研究中尚鲜有报道。在研究植物RNA干扰的实验中,构建相应的RNA干扰表达载体是常用手段,但传统构建方法较费时费力。重组PCR是一种利用重叠延伸的方法进行高效和快速的体外基因片段拼接的PCR技术。研究将重组PCR技术应用于构建大豆脂肪氧化酶基因ihpRNA干扰表达载体,一方面探索一条更简便、快捷、适应范围更广泛的大豆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另一方面所构建的载体为进一步研究RNA干扰在大豆脂肪氧化酶改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结果显示应用重组PCR技术构建大豆脂肪氧化酶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是可行的,相比与常规方法此方法更简便、快捷、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正>纳豆是大豆发酵食品中的一种,非常容易消化。它含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矿物质、维生素、食物纤维、氨基酸,有抗氧化性很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有降血糖、降胆固醇、抗肿瘤等性能的皂苷和异黄酮,和可预防骨质疏松的维生素K2,可溶解血栓的纳豆激酶(另叙)等。在此,仅介绍一下国外研究纳豆主要成分的保健功效。1卵磷脂人体内约有60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里都含有必不可少的卵磷脂。人的脑、心脏、肝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农业增产,推动农业生产应用的发展进步,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原创性地提出"种法合一"的育种推广体系,结合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大豆育种成果对"种法合一"的内涵及其新陈代谢进行了论述。在大豆生产应用中,该体系得到广泛宣传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豆肽的制备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经水解得到的低分子肽混合物,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优越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存很多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综述大豆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为大豆肽应用于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豆ms1核不育轮回群体选择育种技术作为种质创新的方法在大豆新种质创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大豆ms1核不育基因实现了大豆的开放授粉、基因聚集、积累,丰富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文介绍了宁夏春大豆雄性核不育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的构建及大豆ms1轮回选择种质创新及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大豆育种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中RAPD,RFLP,SSRA,AFLP概念、原理及特点,以及在国内外大豆育种应用中的现状,同时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