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饲喂优质玉米和霉变玉米的猪分别进行猪瘟抗体和疫病检查,结果发现,饲喂霉变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低,且有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中毒继发猪瘟的现象;饲喂优质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全部合格,猪群没有发生疫病。  相似文献   

2.
霉变玉米的主要成份是黄曲霉菌和赤霉菌,其毒性代谢产物是黄曲霉毒素和赤霉菌毒素。并且霉变玉米引起了许多家畜和家禽的中毒。现将一起鹿霉玉米中毒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霉变可以产生很多毒素,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玉米赤霉烯酮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生产母猪主要是假发情、返情(屡配不孕)、流产、产死胎和弱仔,严重的会导致阴道和子宫脱出。  相似文献   

4.
由于发霉玉米含有各种霉菌毒素,其中的镰刀菌毒素会引起猪发生以神经症状、脑白质软化和出血为特征的中毒反应。本病在9~10月间玉米收割时,尤其是在阴雨连绵年份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126例,死亡5例,治愈121例,现介绍如下。1症状猪饲喂霉变  相似文献   

5.
(一)忽视霉变饲料一是有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虽然购进时水分没有超标,但在其收割之前就遭霉变,这样的饲料中加防霉剂不起作用,忽视对已霉变饲料脱毒和解毒。二是忽视料槽和栏舍内地面霉料对猪的影响。三是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中容易被检测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他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容易被忽视。霉菌毒素会使猪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繁殖障碍,如发情紊乱、早期胚胎死亡、假孕、产后无乳等,高浓度的霉菌毒素可以引起猪的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玉米生产和使用大国,大部分玉米则用于饲料原料,一般情况下玉米在猪饲料原料比例为60%以上,饲料原料的霉变和霉菌毒素污染主要是玉米问题。玉米霉变与霉菌毒素污染受到玉米水分含量、完整度、干燥方法、贮存条件、地区和气候等影响。玉米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对猪将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生物毒害,如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胎性(褚曲霉毒素)、致雌激素样、免疫毒性、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等[1]。本文就玉米用于养猪生产中霉变防控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邢兰君 《北方牧业》2006,(20):15-15
<正> 霉菌毒素对种猪群有影响,最常与母猪群有关,但也会危害公猪的生殖性能。最近,立陶宛动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霉菌毒素解毒剂及其对公猪精液的影响。该饲料添加剂具有广谱活性,可降低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菌素(T-2毒素、TH-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双乙酸基晗草烯醇等的吸收和生物转化,从而降低它们的生物利用率。在试验中,将体重150~155千克的10月龄立陶宛白公猪分为3组。对照组喂给无霉菌毒素的饲料,试验组给以含玉米赤霉烯酮0.57毫克/千克的饲料,第三种试验料则在饲料中按1千克/吨的比率添加解毒剂。在试验前10天,对公猪饲喂优质的饲料并训练其接受人工采精,评估精液的质量和数量参数。试验期间,各组公猪分别饲喂各自的饲料32天,每周采精一次。最后21天为恢复期,所有公猪均只是饲喂优质饲料,再次采集精液。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A动物及日粮处理 选用200羽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霉变饲料(加入发霉玉米),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t吸附剂A,试验3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2 kg/t吸附剂B,试验4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2 kg/t吸附剂A.日粮为试验场自配,并测定霉变玉米黄曲霉毒素B.的含量.试验于2008年2月在福邦酵母试验基地进行,预饲期3 d,正试期18 d.其中吸附剂A是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吸附剂B是市场购买某奥地利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9.
霉变玉米的主要成份是黄曲霉菌和赤霉菌,其毒性代谢产物是黄曲霉毒素和赤霉菌毒素。霉变玉米可引起许多家畜和家禽的中毒。现将一起鹿霉玉米中毒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7,(3):58-60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在玉米及其结构中的污染分布规律。试验收集全国10个省(市)玉米共180批次,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测定胶质玉米和粉质玉米完善粒(种皮、胚、胚乳)、霉变粒和不完善粒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玉米结构中胚的毒素含量最多,种皮其次,胚乳较少;霉变程度与毒素含量无明显相关性;不完善粒的筛下物毒素含量明显高于筛上物。因此去除玉米中胚芽或过筛能有效降低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正>霉菌(Fungi)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都称为"霉菌"。霉菌毒素种类多达300多种,但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赭曲霉毒素A(OTA)。饲料霉变会使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下降,不仅减少动物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对动物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等造成负面影响,还  相似文献   

12.
不同脱毒剂脱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豇  肖淑华 《饲料研究》2006,(10):12-14
研究6种脱毒剂(1号、2号、3号、4号、5号和6号)的体外脱毒效果,采用竞争性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方法(ELISA)分别测定脱毒前后霉变玉米中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并计算其相应毒素的下降率,旨在为饲料厂家选择优质脱毒剂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6种脱毒剂脱玉米赤霉烯酮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5号、4号、3号、2号、6号和1号;6种脱毒剂脱呕吐毒素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5号、2号、4号、3号、6号和1号。  相似文献   

13.
霉变玉米对畜禽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在收获或晾晒期间如果遭受连续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会被霉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所污染。玉米霉菌毒素可简单分为田间霉菌和储藏霉菌。呕吐毒素、F-2毒素、T-2毒素、烟曲霉毒素均属于田间霉菌类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和赭曲毒素属于储藏霉菌毒素。这些霉菌毒素稳定性强,耐高温,耐持久,耐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处理。  相似文献   

14.
饲料及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南京奥迈科技有限公司霉菌毒素分析中心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污染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饲料及其原料容易发霉变质,霉变饲料原料及成品饲料,不仅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也影响了适口性,甚至引起猪中毒。常见的霉菌毒素有8种:串珠镰孢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麦角毒素),重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从饲料原料验收入库到成品饲料加工调制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有可能发生霉变。1霉菌毒素对饲料和猪的危害饲料原料与成品饲料在水分含量12%或以上,相对湿度80%~ 90%,温度在10℃~ 42℃都足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是影响畜禽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2012年上半年百奥明公司共检测421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饲料和原料样品,结果发现,玉米、玉米副产品和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为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而且多种毒素并存现象普遍;猪禽料中黄曲霉毒素风险不大.2012年小麦部分主产区都发生过赤霉病,从本季小麦抽查结果来看,小麦中主要霉菌毒素是呕吐毒素,高污染水平的小麦出现在赤霉病灾情较重的安徽和江苏两省.  相似文献   

17.
对2012年玉米主产区新季玉米的89个样品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新季玉米呕吐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1的感染率较高,分别达到了53.75%和50‰,阳性平均值分别为889μg/kg和6.905μg/kg,玉米赤霉烯酮感染率与含量都比较低;从产地来看,陕西、安徽的玉米霉菌毒素污染较低,辽宁、黑龙江、山西的玉米不仅霉菌毒素感染率高,其含量也高.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12月,博瑞科技检测中心共采集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的玉米青贮样本1 184 份,旨在了解2020年国内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污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大霉菌毒素含量,分析总体污染情况以及不同月份、不同采集区域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020年在检测的1 184 份玉米青贮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分别为4.36%,6.67%;不同月份的霉菌毒素平均值未出现明显的规律;同一牧场不同月份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差异较大,尤其是呕吐毒素,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相差2 649.56 μg/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江苏奥迈生物科技实验分析中心收集各地的饲料、原料共612份,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样品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对而言并不突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全价料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山东某规模猪场暴发疾病,母猪受胎率、产仔数、健仔数等繁殖性能指标显著下降,猪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经初步调查,发现该猪场所饲喂的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进一步采取原料玉米及饲料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霉菌毒素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原料玉米中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烟曲霉毒素含量均超标。经更换饲料和采用脱霉剂后,母猪繁殖性能指标显著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