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社     
《北方牧业》2006,(22):31-31
<正> 一只蚂蚁看到有些动物成名以后,有房,有车,身边还有漂亮的女朋友,羡慕极了。于是不甘寂寞的它,踏上了漫漫的求名之路……这天,蚂蚁看见一只癞蛤蟆,一想到这家伙整天叼个铜钱与财神爷在一起混,有吃有喝的,真是名声在外呀,于是蚂蚁对癞蛤蟆说:"癞蛤蟆大哥,您能告诉我咋样才能出名吗?"癞蛤蟆听了笑笑说:"蚂蚁兄弟,出不出名先不说,你能像我一样蹦到人脚面上恶心人不?"蚂蚁听了,想了想,摇摇头走了。走着走着,蚂蚁看见一只金钱豹,一想到这哥们整天披个皮大衣大鱼大肉的,也算是有名了,于是它对金钱豹说:"金钱豹大哥,您能告诉我咋样才能出名吗?"金钱豹听了笑笑说:"蚂蚁兄弟,出不出名先不说,你  相似文献   

2.
我从1999年9月13日《北京晚报·生活中来》中读到一篇《用橡皮筋防治蚂蚁》的文章,其中写道:“厨房里闹蚂蚁,小孩淘气地用橡皮筋把蚂蚁洞口堵上了,发现竟然蚂蚁都躲着橡皮筋爬,几天后一个蚂蚁也没有了……。我把最易粘蚂蚁的果酱、蜂蜜和白糖的容器,用橡皮筋缠起来,放在窗外,过了一个星期都没有蚂蚁来。”读了此段后,我很受启发,我想如果将蜂箱用木棒架高,在木棒上缠一二道橡皮筋;或是在盛蜂蜜的容器(桶、缸等)上缠上几道橡皮筋,蚂蚁不也很难爬上去了吗 ?大家不妨一试。用橡皮筋防治蚂蚁!北京菜市口米市胡同63号,1000…  相似文献   

3.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把治学方法分为三类,并用“蚂蚁”、“蜘蛛”和“蜜蜂”来比拟。他说,经验主义者好象蚂蚁,他们只知收集起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象蜘蛛,他们靠他们自己把网子造出来;但是蜜蜂则采取一条更好的道路;它从百花中采集材料,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材料。培根的这种比拟是否恰当,我们姑且不论。但是,他指出的“蚂蚁式”和“蜘蛛式”这两种具有偏向性的治学方法,是应该引以为戒的。我们看书学习,既反对象蚂蚁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蚂蚁大王”的南京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的吴志成先生最近提出:蚂蚁养殖难度大,不宜盲目发展。他说,他们治疗中心所用的蚂蚁均是经过挑选和鉴定的野生良种蚂蚁,而从未用过人工养殖的蚂蚁。近3年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蚂蚁大王”的南京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的吴志成先生最近提出:蚂蚁养殖难度大,不宜盲目发展。他说,他们治疗中心所用的蚂蚁均是经过挑选和鉴定的野生良种蚂蚁,从未用过人工养殖的蚂蚁。近3年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蚂蚁大王”的南京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吴志成先生最近提出,蚂蚁养殖难度大,不宜盲目发展。吴志成说,他们治疗中心所用的蚂蚁均是经过挑选和鉴定的野生良种蚂蚁,而从未用过人工养殖的蚂  相似文献   

7.
短信地带     
<正>某人第一次坐飞机,兴奋地低头望着舷窗外,对空姐说:飞得真高啊!地上的人就像蚂蚁一样。空姐答:还没起飞呢,你看到的是真蚂蚁。告诉你个事,那天我遇到一个算命的。他说我今年运气不好,不过有个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把这件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管理定律都来自于动物界的有趣发现,本文摘选了五个典型的例子,分享给大家。一、懒蚂蚁效应蚂蚁群中,有少数蚂蚁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作"懒蚂蚁"。然而,生物学家在做研究时发现,这群"懒蚂蚁"其实是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当勤奋的蚂蚁找不到食物的时候,这些"懒蚂蚁"会"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而此现象则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相似文献   

9.
养殖百科     
蚂蚁中的黑社会 蚂蚁群体中存在着“黑社会”,这一说法叫人匪夷所思,但经科学研究发现,某些昆虫的确存在这种情况。蚂蚁中的庞然大物恐龙蚁身长4厘米,它们都以小群体聚集而居,在这个群体中,只有一只“母蚁”能够繁殖后代。同其他蚁种不同,恐龙蚁的母蚁并不是蚁后,而是一只交配过的工蚁。如果这只母蚁的地位受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动物行为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通过克隆繁殖的蚂蚁发现,从6个蚂蚁开始,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蚂蚁会发展形成一种有益的分工模式。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社会性是如何形成的。分工是按不同技能或社会要求,分别做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补充的工作,这是各种社会劳动力的划分与独立化,为群居动物所特有。而通过分工来提高效率是群居的一大优势,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所有群居动物都一样,分工的产生是为了使群体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1.
蚁巢     
杨沛 《野生动物》2002,23(5):6-7
也许你会为野外蚂蚁列队觅食而好奇地驻足,想寻踪究底,去看看他们的家——蚁巢。当你翻开石头,便看到大团的蚂蚁因你的“闯入”而正搬动它们白色的小宝宝幼虫和蛹逃离险境,免受伤害。也许你看到在高大树杈上的蚁巢而误作鸟巢,正要细看,却惊动了巢中的蚂蚁而“惹了一身蚁”,因为他们对人侵者是毫不客气的。  相似文献   

12.
在蚂蚁往返觅食的通道上,如果追逐、惊扰几只蚂蚁,最后用脚搓死、“暴尸荒野”,那么,在以后一段时间内蚂蚁再经过这一区域时,先是举首谛听,观望一阵,然后才警觉地匆匆通过;如果再搓死几只,络绎不绝的蚁群会在一阵惊慌后,舍去这段通衢大道,避开死亡区绕道而行。...  相似文献   

13.
拟黑多刺蚂蚁的开发利用浙江海盐县通元特种动植物养殖服务中心潘天祥我国食用蚂蚁和药用蚂蚁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在开发利用丰富的蚂蚁食物、营养资源方面,工作做得很不够。直到最近卫生部把拟黑多刺蚂蚁列入营养食品新资源后,不少科技工作者,企业家才利用蚂蚁在...  相似文献   

14.
养殖蚂蚁前景诱人进入90年代,蚂蚁的广泛利用正在全世界悄然兴起,蚂蚁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有开发价值的食品和药物,我国生产的蚂蚁酒、蚂蚁制剂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蚂蚁是一座微型营养宝库,现代科学证明,蚂蚁富含高能磷化合物三磷酸苷、蛋白质、游离...  相似文献   

15.
自人类进入所谓的工业文明时代以来,我们的生产活动再也不是只为满足一家一户的生活需要,而是充满了经济目的,并且这种目的正在全球化。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把原来在地球上沉睡多年的物质搬来搬去,有的沿着生物链回到了原来位置,更多的成为了他乡异客。森林变成了城市,田野变成了工厂,  相似文献   

16.
地处黄河金三角的关公故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九六年金秋十月,笔者应邀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山西省运城地区第七届关公文化节。最使人难忘的是运城市经济动植物发展公司的蚂蚁养殖事业。数百平方米的“神蚁居”——目光温室大棚里温暖湿润,叶绿花芳郁郁葱葱,环水渠中清澈涟漪,鱼儿穿梭;中间岛上蚁群蠕动,乌光闪亮;立体养蚁架上蚁王飞旋,绕巢觅偶。我不禁惊叹,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蚂蚁自然生态环境问!中等个头,神采奕奕的“蚂蚁王”米漩正在为各地参观学习的人们讲解养以知识。他的解说深入浅出,把每个人带入了神奇的蚂蚁世界,使笔…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赵权等 ,用蚂蚁对断乳仔兔免疫系统影响进行了试验。他们用长白山蚂蚁作为免疫刺激剂 ,对60只30~45日龄 ,400~600g重的比利时断乳仔兔的免疫学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 ,蚂蚁能促进断乳仔兔胸腺、脾脏细胞增重 ,重量增加 ,可提高断乳仔兔抗体生成细胞数水平和血清溶血素水平 ,使仔兔外周血 -醋酸荼脂酶阴性率增高。从而说明 ,蚂蚁是一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兴奋剂 ,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蚂蚁能提高仔兔的免疫功能@林海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蚂蚁     
《水禽世界》2009,(4):60-60
一名男子被判刑12年,在狱中颇为无聊。一天,他发现有一只蚂蚁竟然听得懂他的话,于是便开始训练它。几年之后,这只蚂蚁不但会倒立,还会翻筋斗,令他颇为得意。终于他出狱了,第一件事便是跑去酒吧,准备炫耀他那只神奇的蚂蚁。他先向酒保点了一杯啤酒,然后把蚂蚁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桌上,向酒保说:“看看这只蚂蚁……”那酒保过来,马上一把将蚂蚁拍死,然后很抱歉地对他说:“对不起,我马上换一杯新的给你!”  相似文献   

19.
迷人的“蚂蚁神话”:近几年,由于蚂蚁产品市场火暴,很多名牌蚂蚁产品供不应求,一些没有制药资质的商家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效仿,从而使蚂蚁市场异常混乱。有些商家会因为利益的驱动,说可以高价收回、技术简单、前景广阔之类的话来欺骗农民朋友。蚂蚁的确富含人体必须的28种氨基  相似文献   

20.
蚂蚁的哲学     
王豪 《北方牧业》2006,(24):30-30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生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族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管这套哲学叫做蚂蚁四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