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迭部林区针叶树小蠹虫调查研究刘铭汤,张承维,卢子华,张俊海(西北林学院)(迭部林技站)本次调查采集到针叶树的小蠹虫计两亚科7族8属15种。一、分类地位及名录(一)海小蠹亚科Hylesininae1.林小蠹族Hylurgini〈1〉切梢小蠹属Blast...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主要蠹害林区,采集松纵坑切梢小蠹异常虫体76号,在室内进行分离培养、纯化鉴定,致病测定后,到林间接种试验。筛选出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致病性强的本色镰刀菌FusariumconcolrReinr,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sls)Vuil.粘孢白僵菌BeauveriavelataSamsonetEvans,青霉菌Peniciliumsp.拟青霉菌Paecilomycessp.等5种寄生真菌。经林间蛀干实验,小蠹带菌在干内死亡率分别为85.6%,82.1%,80.5%,81.5%,82.1%,90.1%。  相似文献   

3.
青冈齐盾蚧Chionaspis saitamensis Kuwans是板栗的重要害虫,在浙江余姚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板栗的1-2年生枝条上越冬。雄蚧大多危害板栗叶片,雌蚧在板栗叶片正面(赵冬代及第1代)与枝条上(第2代)危害。若虫孵化后24小时内就固定在寄主上,2龄若虫期在形态上出现雌雄分化。1龄若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敌杀死乳剂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蚜小蜂Aph  相似文献   

4.
松纵坑切梢小蠹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研究了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各虫期及不同性别酯酶同工酶(Eet)的酶谱,从多次实验中求出松小蠹酯酶同工酶的相对迁移率,并用昆虫酯酶同工酶来分析昆虫的行为活动,此项研究尚属首次。研究结果表明,松小蠹酯酶同工酶具有5~7条谱带,Est4和Est5是松小蠹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在不同的发育时期,Est1~Est3和Est6~Est7的酶带数和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虫坑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是松科(Pinaceae)树木的主要蛀食性害虫,分布遍及国内各省、自治区[1,2],在云南该虫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L.)。近10多年来,云南松蠹害林已达数十万公顷,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5]。国外对小蠹虫侵害机理及暴发成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小蠹虫携带的病原性伴生真菌在蠹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伴生真菌是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Linnaeus)成功定殖的先决条件[6];对于栎…  相似文献   

6.
板栗大圆筒象MacocorynusPsittacinus(Redt)以成虫危害板栗叶片、严重时栗叶损失达80%以上,减产20%-40%,该虫在皖南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栗林表土层中越冬。采用50%甲胺磷乳剂,40%氧化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为91.01%和96.20%,用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幼虫效果为63.86%。  相似文献   

7.
板栗大圆筒象MacocorynusPsittacinus(Redt.)以成虫危害板栗叶片、严重时栗叶损失达80%以上,减产20%-40%。该虫在皖南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栗林表土层中越冬。采用50%甲胺磷乳剂、40%氧化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为91.01%和96.20%。用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幼虫效果为63.86%。  相似文献   

8.
通过3年的调查研究,弄清了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的主要病虫种类及危害特性,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板栗物侯的相关关系,编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年历,对一年中板栗病虫在何时发生及如何防治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板栗胴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胴枯病的发生与防治魏永宝,张百芹(迁西县林北局064300)板栗胴枯病,EndothiaParasitica(Mvrr)P.J.etH.W.Anderson,又名腐烂病、干腐病、枝枯病和疫病等,为燕山板栗产区主要病害之一,除危害板栗外,同时还危害...  相似文献   

10.
经初步统计,在辽宁省为害针叶林的小蠹有30种。引起小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松毛虫Dendrolimusspp.、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matsumurae、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alaricina等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危害。通过监测、测报准确掌握先锋种及优势种发源地的分布和动态,在重点压低虫源的基础上,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应作为根治小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们在对从美国进口木材的检疫中,截获了小蠹科六个属的小蠹虫。它们是:大小蠹属(Dendroctonus)、毛小蠹属(Dryocoetes)、齿小蠹属(Ips)、木小蠹属(Trypodendron)、干小蠹属(Hy-lurgops)和我国尚无发生记载的 Gnatho-trichus Eichhoff。其中以大小蠹属的黄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pseudotsugaeHopkins)数量最多,为害最重,有的原  相似文献   

12.
栗瘿蜂生物特性及防治王贵锁(河北省邯郸市林业局)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Ya-sumatsu)是为害板栗的重要害虫,是河北省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这种害虫近几年曾在河北邯郸市西部的武安板栗产区严重发生。1分布与为害栗瘿蜂在...  相似文献   

13.
经初步统计,在辽宁省为害针叶林的小蠹有30种。引起小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松毛虫Denarolimus spp.,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a laricina等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危害。通过监测,测报准确掌握先锋种及优势种发源地的分布和动态,在重点压低虫源的基础上,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应作为根治小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齿小蠹属(Ips)是世界范围的森林害虫,其很多各类能直接危害活树,是先锋害虫,该文从鉴定检索、分布范围、危害寄主三方面对美国30种齿小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等5种有害生物在贵州省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国内外专家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结合贵州省森林资源状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kle、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 Mamiya et Enda、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et Zhng、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ng、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 5种松树病虫在贵州的潜在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为高度危险,萧氏松茎象、云南木蠹象、纵坑切梢小蠹属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16.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采用聚集信息素诱集法、有效虫口基数法、云南松物候观测法进行发生期及发生量中短期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生期及发生量的计算机测报模型。确定蠹害林分内平均受害梢率4.7%,平均受害株率5.1%,平均枯死率0.5%为蠹害林分的防治指标临界值,在此指标下,可以不进行防治;根据发生量测报方法及防治指标在小蠹发生区进行多点测报即可确定小蠹发生区、发生范围及面积  相似文献   

17.
打孔塞药防治板栗栗红蚧雌成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红蚧(Kermes nawae Kuwana)是板栗主要害虫之一,采用不同浓度的6种农药对板栗栗红雌成虫进行打孔塞药防治试验,结果显示,40%氧乐果乳油防治效果达88%。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陕西省秦岭沿线各栗区,发现大量板栗幼树枯死,经调查是6种小蠹2种长蠹的危害所致,其名称如下:①瘤胸材小蠹 Xyleborus rubricollisEichhoff②光滑材小蠹 Xyleborus germdnusBlandford③削尾材小蠹 Xyleborus mutilatusBlandford④端齿材小蠹 Xyleborus opicalis  相似文献   

19.
咖啡果小蠹的生物生态学及其防治K.Sreedharan等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hampei)是世界上所有咖啡种植国家最严重的咖啡害虫。该虫是1867年法国在咖啡贸易中注意到,并在1901年中非加蓬的田间查到的。此后,很多国家如刚果、乌干...  相似文献   

20.
雅安地区板栗生产现状及丰产经营措施邓玉林(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李流恩,陈继红(雅安地区林业局)板栗(Castaneamallissima)是我国特产的优良干果树种,传统的出口创汇物资。栗实营养丰富,除作食用外,板栗果还可制成淀粉和各种罐头,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