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在传统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化秸秆整株直接还田的新方法,并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秸秆整株还田及系列配套的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工艺流程,阐述了秸秆整株还田的作用效果、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和技术推广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机械将收获果穗后留在田间的作物茎秆就地直接还田的一项农机化实用技术,它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20年来,山西省在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方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小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也已日趋完善。现就2种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1.高秆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的3种主要模式及工艺(1)直接粉碎还田模式和工艺。①技术原理。采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收获后…  相似文献   

3.
张锐 《现代农机》2013,(5):26-27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资源,而部分群众则视其为沉重的"包袱",习惯于一把火烧掉。为了探索其变废为宝的新途径,提高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陕西省岐山县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推广等方式,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以下简称秸秆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一、秸秆利用呈现出新特点1.机械还田成首选通过小麦留高茬玉米免耕硬茬播种和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等技术将秸秆进行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小麦机收留高茬覆盖还田和小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秸秆还田机具工作原理,结合苏州地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实际,形成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播技术路线,为该地区秸秆轻简高效机械化还田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主要是通过农用机械将玉米整株秸秆或者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地表覆盖或者埋入土中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中最简单、便捷和高效的利用方式,是东北地区重点推广的技术。秸秆直接还田,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地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东北地区主要的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模式有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碎混还田。系统阐述了三种还田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玉米秸秆机械化整株还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提出了玉米秸秆机械化整株还田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工艺流程、配套机县以及作业技术要求,并对其作用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含水量为65%~75%)在田间用机械直接粉碎并均匀撒于地表,然后再用机械实施耙切耕翻等作业。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它还减少了焚烧秸秆的现象,避免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经测定:连续二三年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增加0.06%~0.10%,速效磷含量能提高33%~45%,速效钾含量可提高25%~30%,含氮量能增加1.06%~…  相似文献   

8.
原平市机械化整秆还田的经验机械化秸秆整株还田技术是在农作物成熟摘穗后,直接采用大型拖拉机深耕,随着深耕把站立状态的秸秆整株翻入土中,然后经过配套机械作业处理,最终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原平市从1989年开始试验,到1994年大面积推广,累计达到1.1万h...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省稻油轮作区秸秆粉碎、翻埋还田及后茬播种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油菜秸秆还田水稻机插、水稻秸秆还田油菜播种等重要环节进行机具改型研制、适配机具选型、配套农艺技术改进等研究,探索形成一套适合安徽省稻油轮作区的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秸秆全量还田条耕条播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以连云港地区为代表的苏北地区开展机械化条耕条播可行性,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依托"秸秆还田后三麦种植机械化技术装备试验示范"科技项目,在机具选型基础上,开展了机械化条耕条播试验研究,对生产作业和农作物(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跟踪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条耕、条播一  相似文献   

11.
<正>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或整株直接覆盖,不经翻耕直接进行覆盖播种,使秸秆直接还田或用犁将秸秆翻埋入土还田的一项机械化技术,也是秸秆还田未来发展的主要技术模式。作用体现在:1)有利于培肥地力。农业增产对化肥的严重依赖以及有机肥施用减少,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作物秸杆含有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纤维物质,以玉米为例,把秸秆还回田里就等于把作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因地制宜地研究了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同依法监便于该技术为广大农民接受而探索制定了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规程,总结了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推广措施,预测了该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实用农机化新技术,介绍了秸秆还田的方式、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阐述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实施技术、技术规范、配套技术,分析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效益及效果,提出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1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成功实践山西省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平均单产不足1500kg/hm2。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将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广大旱区推广的机械化旱作农业之路,即实施机械化深耕、耙耱、播种、镇压、秸秆直接还田等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的实质可概括为:(1)秸秆还田。用秸秆直接还田机把含有较高养分和水分的鲜秸秆就地粉碎,并随机械深翻入土。它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能力。(2)机械深耕。…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产生于国外,它是利用农业机械将作物秸秆切碎或者直接翻埋于土中,令秸秆可以与土壤中的微生物菌落相互作用达到最终腐烂分解的效果,实现还田。本文阐述了我国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特点和需求现状,并分析了它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研究山西省农机推广站张培增整秸秆直接还田是近几年山西省原平、忻州等市县,在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新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将摘德后直立于田间的秸秆,直接用高犁柱深耕犁翻埋到土壤中。主要工艺为:人工摘穗一高犁柱犁深耕翻埋秸秆一冬浇或镇压一旋耕或缺口耙整地一播种。忻州地区农机局在农业部农机化司支持下,组织原平、忻州两市于1991和1992两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1993年进行了0.33万公顷的推广试验,1994年已达0.4万公顷。此外还有屯留…  相似文献   

17.
原平市自1989年开始采用机械对秸秆进行整体还田试验,并获得初步成功,经过近10年的研究、示范和改进,这项新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较成熟的农机化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目前全市秸秆整体还田面积已超过2万hm2,拥有高柱犁近400部。机械化秸秆整体还田技术的流程是:作物摘穗收获后,直接用大型拖拉机配带高柱犁,将站立状的秸秆整株翻入上中,秸秆经过冬浇或镇压,来年基本腐烂,之后进行旋耕或重耙,再进行精播、施肥等配套作业。实施机械化秆秆整体还田有许多优点:(1)一根秸秆一管水。作物秸秆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麦高留茬玉米免耕覆盖技术的普及推广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小麦机械收获高留茬还田与玉米鲜秆机械直接还田已得到普遍应用。2008~2011年,陕西省扶风县农机与农技部门联合,连续3年结合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实施,进行了有机无机肥料定位示范试验,对作物秸秆机械还田后的增产效应、培肥土壤效果、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利用机械、人工将农作物的秸秆粉碎加工,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肥料,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秸秆还田一般指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将已经摘穗的玉米秸秆(含水量65%~75%)在田间用机械直接粉碎并均匀撒于地面,然后机械耙切耕翻。秸秆还田减少了焚烧秸秆的现象,避免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经研究部门多点测定:连续还田2年~3年,一般能增加土壤有机质0.06%~0.1%,速效磷含量提高33%~45%,速效钾含量提高25%~30%,含氮量增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大众对焚烧玉米秸秆所带来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不断普及,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采用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可以及时补充土壤的有效成分,而且有效地改善因大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等突出问题。发展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重要作用,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推广潜力巨大。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在秸秆切碎机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