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就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如耕作、灌溉、植保、机械收获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作为水稻生产重要环节的栽插机械化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较低,已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打破这个“瓶颈”,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当前农机化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综观全国的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部分省市已经比较高,北方的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均已超过40%,南方的上海也已接近30%。反观浙江,水稻栽插机械的探索起始于50年代中后期的手动插秧机,至1998年,共有插植机械1134台,作业面积12380hm~2,约占播种面积的0.38%,远低于全国3.9%的水平。如何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难题,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制约,全面提高浙江  相似文献   

3.
谈谈水稻栽插机械化中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江苏省三麦生产机械化基本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但水稻栽插机械化进程却比较缓慢,为解决这一问题,常熟市的农机与农艺科研人员走到了一起,进行了多渠道的试验探索,形成了机插秧育秧科学的农艺流程及操作规程,得出了先进的机插秧服务经营模式,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水稻收获机械化是水稻生长机械化推广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广西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又滞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文章从分析广西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入手,阐述当前使用收获机械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今后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宁波市镇海区耕作、灌溉、植保、收获等环节机械化率已达到95%以上,机械烘干谷物也达到较高的程度,但作为水稻生产重要环节的栽插  相似文献   

6.
台湾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政策扶持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省自20世纪80年代年起就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设施主要有:水稻生产的耕整机械、播种育秧与栽插机械、植保机械、联合收获机械、干燥机械,甘蔗收获机,玉米播种施肥机、玉米收获机,甘薯收获机,大豆联合收获机,蔬菜育苗及移植机械,茶叶加工制造自动化控制机械,坡地多用途作业机械、烟草机械、橡胶收获机等。台湾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是根据水稻生产的特点,研究建立水稻机械化栽培的关键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水稻生产机械化为核心,以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为主线,以农艺栽培为基础,以机械作业为支撑,是一项以水稻机插秧为主体,集育秧、耕整地、大田栽插、田间管理、收获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先进适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采用的核心技术主要有水稻播种前土壤处理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一种集育秧、耕整、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于一体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8.
灌南县经过多年的努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位列全省前列。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为典型案例,分析育秧、栽插、植保、收获、烘干等环节机械化技术应用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插秧是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植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十五”以来农业部对水稻种植和收获技术的研发进行了重点支持,并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至2005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高性能插秧机1.3万台;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贵州、浙江、重庆等省(区、市)也在进行试验示范和一定面积的推广,所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已应用于水稻大田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2006年四川成都市农机推广总站引进了一台日本洋马VP6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先后在成都邛崃、崇州、新都、都江堰、彭州等地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农业部敲定"十二五"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目标是: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机械栽植水平加快发展,每年提高4%~5%。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内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各水稻产区收获机械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对现有水稻联合收获机械性能及适应性分析,提出了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难题,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制约,提高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当前浙江农机部门的紧迫任务。1水稻栽插机械推广难的原因(1)一次性投资大。推广水稻栽插机械的前提是提高育秧技术。我们以建立一座可供秧面积200hm2的水稻育秧工厂为例看其投资:①主要机械设备投资费8万元。②秧盘购置费72万元。③厂房投资费15万元。④流动资金约10万元。(2)作业环节多。育秧农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使用可靠性常受到影响。①作业环节多。水稻机插一般有育秧、拔秧、移秧和插秧等环节,机具功能…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辽宁省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对全省粮食生产意义重大.2008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突破67万hm2,产量突破50亿kg.但由于辽宁省地形复杂,水稻生产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经济条件、栽植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育秧、栽插、收获三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其中水稻栽植机械化成为制约辽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4.
根椐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的批复,农业部近日启动了韩国政府贷款建设水稻生产机械示范项目,利用韩国政府贷款2500万元,引进韩国先进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在安徽、湖南、湖北和云南四省的31个县,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实施示范面积478.9万亩。项目计划购置育秧、耕整、栽插、植保、收获、烘干等各种机械1170余台套,建设水稻生产机械化开发服务中心37个,工厂化育秧中心33座,谷物烘干中心15座。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优质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改进和完善水稻种植环节的栽插技术,成为破解水稻机械化栽插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井关毯苗插秧机和日神钵苗插秧机为代表,着重分析了两类主要栽插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存在的优缺点,并对两类栽插机械后期研发改进及示范推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由机械耕整地、机械栽植、机械收获和机械烘干4个环节构成,其中栽植机械化是实施难度最大的环节。2001年以来,为了提高全省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省农机部门在灯塔市等6个县(区、市)设点试验示范推广水稻乳苗机械抛栽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 水稻乳苗机械抛栽技术的特点1.1 方法简便易行 水稻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由机械耕整地、机械栽植、机械收获和机械烘干4个环节构成,其中栽植机械化是实施难度最大的环节。2001年以来,为了提高全省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省农机部门在灯塔市等6个县(区、市)设点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端。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7万亩,油菜种植面积13万亩,拥有插秧机10台,机械育秧设备5台,育秧盘60000多个,耕整地机械600多台,油菜精量播种机8台,水稻、油菜兼收联合收割机6台,水稻年机插秧、机直播面积仅2600多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1%多一点,除机耕、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分别达60%、80%左右,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较低;油菜机械直播面积1500亩,机械收获1000多亩,油菜分段机械捡拾收获11万亩,机械育秧设备、机具拥有量、油菜精量播种机、油菜联合收割机拥有量小、水稻、油菜规模化经营程度成为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3000万hm~2,全国除了青海省外,均种植水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稻种植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经济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栽种水稻的方式方法大不相同,从而导致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缓慢,生产力仍较落后。水稻种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人力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整体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尤其是水稻的育秧、栽插、收获三大环节极为薄弱。据统计,目前全国水稻机械化播种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0.69%,机插仅占1.51%,机收仅为2.43%。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处在人力、畜力、机械并举,大力研制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加快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仁和镇位于天长市东郊,耕地面积4 600 hm2,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4 000hm2。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除水稻栽插环节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虽然我镇早在2003年就开始推广机插秧,但截止2011年机插率仅为8%,已成为制约我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