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遭受火灾的蓝莓植株开展不同高度修剪抢救试验,并调查了复活率、萌芽及新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剪高度在离地面≤5 cm和15 cm~20 cm两种处理都能萌芽抽枝,复活率达到100%。不同的修剪高度萌芽抽枝情况无规律性差异。当年新生枝以营养生长为主,部分新生枝在当年秋季出现花芽分化开始生殖生长。建议对遭受火灾为害的蓝莓植株及时修剪,保证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北陆、达柔、蓝丰三个品种蓝莓为试材,在早春时节对其进行修剪,研究修剪对蓝莓采后单果重、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色泽、纵径与横径等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后的蓝莓果单果重与果个大小明显增加,株产量略有下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与可滴定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固酸比略有增加,酸甜适口,果品的感官价值提高,达到了理想的果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据《Hort Science》的一篇研究报道(October2015 vol.50 no.101486-1491),来自佛罗里达大学园艺学院的Alisson P.Kovaleski等人研究了夏季修剪时间和强度对两个南高丛蓝莓品种生殖生长的影响。蓝莓(Vaccinium spp.)夏季修剪可以通过调节秋季正常落叶以有利于生殖发育从而增加产量。然而,关于亚热带地区夏季修剪时间和强度对蓝莓生殖生长影响的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植物工厂中不同蓝莓品种合理的修剪和疏花疏果方式,本文通过对不同蓝莓品种植物工厂中成花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与枝条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工厂化栽培蓝莓‘绿宝石’‘珠宝’品种的成花容易,平均每枝条花芽数分别可达3.9和4.4个,花芽量可达生产所需;‘优瑞卡’成花相对较难,平均每枝条花芽数仅为1.9个。(2)不同品种蓝莓花芽与枝条性状具一定相关性,各品种蓝莓的花芽数与枝条粗度呈显著相关。工厂化栽培不同品种蓝莓其成花情况不同,花芽数主要受枝条粗度影响,各品种蓝莓的花芽主要集中于粗度3-5cm的中长果枝,为工厂化栽培蓝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涪陵区于2016年1月引进了南高丛早熟品种蓝雨(Bluerain)、中熟品种来格西(Legacy)2个蓝莓品种进行试种,试验表明,两个蓝莓品种均表现出适应性强、长势较好、早结丰产的性状。本文介绍了这两个蓝莓品种在涪陵区试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表现以及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和溪尾镇等地科学引种蓝莓,园地选择、整地、定植、水分管理、修剪和施肥等栽培技术逐渐成熟,效益也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孝感地区引种南高丛蓝莓品种“奥尼尔”,经过6年观察,该品种表现成熟期早,品质佳。在5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果实圆形,果皮蓝色,果个中等,平均单果重1.9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可滴定酸含量0.47%,酸甜适口,风味浓郁。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肥水管理、树体修剪及病虫草鸟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8.
蓝莓灰霉病是蓝莓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蓝莓的花、果、叶、嫩梢等幼嫩器官,在低温高湿条件下,给蓝莓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蓝莓灰霉病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蓝莓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22期《气象条件对蓝莓品质影响研究》(作者莫建国等)报道,为研究蓝莓不同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其品质形成的影响,提升蓝莓引种、扩种和种植管理的科学性。以2012年和2013年2年不同海拔、不同坡向14个试验点取样的蓝莓样品及蓝莓生长时期对应温度、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为试材,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热量条件是影响蓝莓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叶芽萌动期—盛果期的热量条件直接  相似文献   

10.
2021年初,阿根廷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蓝莓产量为1.8万t,其中近1.1万t新鲜蓝莓用于出口。刚刚结束的收获季和出口季显示,2021年阿根廷蓝莓产量及出口量均下降。初步统计显示,2021年阿根廷蓝莓出口量为8000 t,蓝莓种植面积缩小。究其原因,主要有运营和税收成本高、美元化、高通货膨胀以及缺乏政府部门对蓝莓行业的指导政策等,这些原因与阿根廷的柑桔产业类似。所不同的是,阿根廷柑桔主要销往国内市场,但阿根廷的蓝莓主要销往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