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堂弟准备庭院养蜂,跟我讨论买什么样的蜂种。至于选择什么样的蜂种,应该遵循“适合自己的就好”,不能盲目跟风,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选择蜂种需考虑以下因素:一、适应自然环境因素北方地区一般饲养耐寒品种,像东北饲养的东北黑蜂和新疆伊犁地区的伊犁黑蜂,也可饲养卡尼鄂拉蜂。卡蜂采集力强,耐寒性比意蜂好,节约饲料,但卡蜂的缺点是分蜂性强,难以维持强群,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6,(11):54-57
本文基于武汉市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蜂农技术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农对良种繁育技术、产品销售技术、饲养技术的需求最迫切,对蜂群管理技术、产品包装技术需求强度则较弱。蜂农对蜜蜂饲养技术需求偏好不仅受蜂农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非农就业经历等的影响,还受养殖规模、养殖年限以及是否加入养蜂合作社等经营特征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6,(8):56-57
<正>"追花采蜜"是意蜂饲养夺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长途转地放蜂比较普遍,我区不少蜂农到云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山东等地放蜂,后来由于运输成本的不断提高,部分长途转地蜂场逐步改为区内或区内结合邻省进行小转地饲养。近年来,随着鲜活绿色通道惠及蜜蜂后,转地放蜂运输成本有所下降,长途转地蜂场数量又有所恢复,但受租车运蜂难,饲养人员老龄化、年轻人嫌辛苦等因素影响,长途转地放蜂发展也受  相似文献   

4.
强壮的蜂群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是养蜂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饲养强群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越冬期蜜蜂的死亡率是影响饲养强群的一个主要因素。从秋末或冬初蜂群内最后一批幼蜂出房到翌年春季新蜂出房之前,蜂群内部没有新蜂出世,蜂群中只死不生,逐日减少,蜂群强度下降,以至下降到群势的最低点,这个最低点也是蜂群新一年繁殖的起点。越冬蜂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20,(3):40-41
<正>饲养蜂群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等产品和扩繁蜂群、蜂种以及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等途径,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想达到饲养目的,必须选择优良蜂种,利用其有利于达到饲养目的的经济性状,提高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能力。在养蜂生产中,由于受蜜粉源和蜂产品市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地蜂场间饲养蜂群的  相似文献   

6.
1人为误导诱发的迁逃式分蜂逃蜂通常是由高温缺蜜、巢虫危害、胡蜂骚扰、盗蜂斗杀以及周边环境恶劣等因素造成的。但是也会因养蜂人不合时宜的不良饲养管理而诱导原本正常的蜂群,在毫无飞逃先兆的情况下而突然迁逃,让很多蜂友甚感困惑和心痛。  相似文献   

7.
喀蜂是世界上四大优良的蜂种之一 ,本世纪 70年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饲养 ,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1980年我国从西德引进了喀蜂 ,经过我们系统的选育后 ,该喀蜂表现出采集力强、节约饲料和善于利用零星蜜源等特点 ,比较适合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饲养。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 ,蕴藏着丰富的蜜粉源植物 ,但由于夏季气温较高 ,所以喀蜂一般不适合在这一带饲养。广大蜂农迫切希望选育出一个喀蜂的新品种 ,这个新品种不仅能适合在我国北方饲养 ,而且也能适合在我国南方饲养。1 金喀蜜蜂的由来金喀蜂即黄体色喀蜂 ,是从黑色蜂种喀尼…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2月11日,应浙江省遂昌县科协邀请,笔者前往遂昌县垵口乡给蜂农讲课。5 h培训,蜂农听课专心致志,秩序之好,令人敬佩。培训工作,值得总结,以便同行取长补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准备充分浙南地区蜂农饲养西蜂,以转地为主;也有饲养中蜂的,以定地饲养为主。饲养蜂种不同,饲养管理不一样。饲养中蜂蜂农,因饲养工龄、规模不一样,层次不同,需求差异,培训内容应有的放矢。12月初,笔者接到县科协通知,转告遂昌县科协邀  相似文献   

9.
平湖王浆高产意蜂是我国推广应用较好的地方品种。在平湖意蜂的选育过程中,养蜂者综合考虑选种、选配、饲养管理技术和蜜粉源气候条件等因素,王浆高产蜜蜂的育种工作获得良好效果。然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不断有蜂友打电话询问饲养什么样的蜂种好,尤其是近段时间养蜂询问更多。由于我年老体弱,加之工作实在是太忙,不能一一回答蜂友们,特借《蜜蜂杂志》简述一下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该问题不能简单回答,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养蜂目的、蜜粉源情况、气候、降水量、地理环境、当地经济状况、饲养人员的年龄、人数等因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