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稻212是以垦稻12为母本、龙稻2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寒地水稻新品种,具有多抗、优质、高产等特点。2022 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的生产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 8780.4kg,较对照品种苗稻 2 号平均增产 7.2%。2023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 20230024。介绍了龙稻 212 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海日汗 《中国种业》2022,(2):104-106
苗稻9号是黑龙江省苗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黑H6为母本、黑珍珠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穿梭育种,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系黑香稻品种,集黑度好、抗病、抗倒伏、优质、高产于一体。2017-2018年参加乔氏水稻联合体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036.7kg,20点次均增产,较对照品种龙粳47平均增产6.75%。2019年参加乔氏水稻联合体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872.8kg,10点次均增产,较对照品种龙粳47平均增产4.9%。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苗稻9号(黑审稻2021L0121)并获准在适应区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耐盐碱水稻品种绥粳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海 《中国种业》2003,(11):62-62
绥粳5号(原名绥94-5071)是绥化农科所于1990年利用丰产、优质的藤系137为母本,与半矮秆、稳产、耐盐碱的绥粳1号杂交,通过加强自然选择,经多年自然压力选育而成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绥粳5号。1丰产性分析1995-1996年所内产量鉴定,每公顷产量为8166.7kg2,较对照东农416(下同)增产13.6%,达极显著水平;1995-1997年在庆安等县5点盐碱地进行异地鉴定,平均产量为8433.3kg/hm2,较对照增产16.7%,达极显著水平;1997-1998参加黑龙江省7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162.1kg/hm2,较对照增产8.5%,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曾宪楠  孙羽  宋秋来  王麒 《中国种业》2023,(10):176-177
龙稻206为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粳稻品种,由母本龙稻21、父本五优稻4号,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20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性,适宜种植区域为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700℃地区。对龙稻206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进行总结,为龙稻206在黑龙江省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种植依据。  相似文献   

5.
龙小豆 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 26-81 为母本、京农 7 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在 2012年品种比较试验中,每hm2平均产量 2369.4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 2号增产 16.9%,, ;2013-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10 点次试验,10 点次增产,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2080.2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 2号增产 10.8% ;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5点次试验,5点次增产,平均产量2055.8 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 2号增产 12.1%。  相似文献   

6.
<正>龙稻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稻:2010003。2012年引入我区,从连续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看,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耐冷、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我区种植。1产量表现1.1小区试验结果2012年及2013年在我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中,年均产量分别为8 654kg/hm2和9 020kg/hm2,比对照品种松粳6号分别增产7.2%和9.6%。在参试的6个品种中,该品种产量均居第1位。1.2示范结果2014年在我区大面积示范,平均产量为8 979kg/  相似文献   

7.
袁明 《中国种业》2018,(2):84-85
齐农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室于2003年以哈4475为母本、嫩丰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丰产性好,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666.9kg,比对照品种抗线6号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15.4kg,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1.6%。蛋白质含量为38.23%,脂肪含量为21.48%。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种植,是一个稳产、抗线性状较为突出的高油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龙育168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2008年用自交系M504作母本、自交系T418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0877.3kg,比对照品种兴垦3号增产12.0%;2014年续试,平均产量11910.9kg,比对照品种誉成1号增产9.6%。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1702.3kg,较对照誉成1号增产7.6%。201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6016。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龙红豆10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九红1号为母本、京农7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高蛋白红小豆新品种,于2022年完成黑龙江省科技成果登记(9232022Y0981)。该品种淀粉含量49.3%,蛋白质含量23.9%,脂肪含量0.5%。2019-2020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061.5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3号增产15.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063.8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3号增产12.1%。  相似文献   

10.
龙稻 31 为粳稻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耕作生态研究室育成。母本为五优稻 4 号,父本为龙稻 5 号,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8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 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17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8317.1kg/hm2。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米质优,抗倒伏性强。适宜种植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650℃区域。  相似文献   

11.
郑伟 《中国种业》2017,(9):68-69
合农97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大豆育种研究所自主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完成全部试验程序,2016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平均脂肪含量21.5%,蛋白含量38.5%。生育期平均118d,需活动积温2385℃左右。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3133.5kg,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增产9.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219.0kg,较对照平均增产13.9%;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抗灰斑病。该品种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正>福宁薯14号是以福薯13号为母本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的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较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2012年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2年平均每hm2鲜薯产量55665.75kg,比对照增产28.38%;薯干产量12011.55kg,比对照增产11.29%;淀粉产量6910.95kg,比对照增产4.20%。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4006。  相似文献   

13.
早熟玉米新品种广玉928是以A249为母本、K10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05.0kg/hm2,比对照品种白山7增产12.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402.6kg/hm2,比对照品种白山7增产12.1%.该品种2009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适合吉林省早熟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袁明 《中国种业》2015,(8):75-76
齐农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2年以嫩950127-4?东农42的F1为母本,与以嫩丰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丰产性好,2年区域试验10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公顷产量 2656.0 kg,平均比对照品种嫩丰18 号增产14.1%,一年生产试验,5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公顷产量 2281.9 kg,平均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2.4%;蛋白质含量为40.46 %,脂肪含量为21.53%,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种植,是一个稳产、抗线性状较为突出的高油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选育优质、多抗、高产的水稻新品种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38’是经人工有性杂交,以自选系‘158’为父本、‘吉粳83’为母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400.2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7.0%,一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138.9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5%。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38’具有米质好、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活秆成熟等优点,于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中晚熟稻区种植,如吉林省的长春、四平、松原、吉林、辽源等。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38’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油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合丰50的创新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北方寒地耐冷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龙稻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近几年出现的冷寒问题及近十年水稻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种植品种单一等问题,黑龙江省农科院寒地水稻研究中心开展了水稻耐冷、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龙稻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寒地水稻研究中心以牡丹江2×龙粳8号,经过杂交选育、耐冷性和抗病性鉴定筛选,采用集团法和系谱法相结合于1999年决选的品系(哈99-774),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品种松辽7号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以优质稻品种吉农大3号为母本,以日本高产优质品种藤74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择培育法育成。在北方稻区属于中早粳早熟品种,通过2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620kg/h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3.1%,增产点次比例73.7%,品质符合部颁优质三级米标准。适于北方稻区吉林、辽宁、宁夏、河北承德、内蒙古等省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信粳糯631是以皖稻68为母本、信粳64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910.0kg,比对照郑稻18号增产15.5%,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9829.5kg,比对照9优418增产3.8%。2016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品种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034.5kg,比对照9优418增产3.8%。2014-2015年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最高为6.25,感纹枯病,对白叶枯病最高为5级。出糙率83.6%、直链淀粉含量1.6、胶稠度100mm等品质指标达优质一级米标准。201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7001)。  相似文献   

20.
汤玉煊 《中国种业》2017,(11):57-58
汴稻1号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镇稻99和秋丰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在河南省粳稻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9454.5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2.1%,居试验第1位。在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中,2013-2014年平均产量9802.5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0.5%,2年均居试验第1位。在河南省粳稻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549.0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0.8%,居试验第1位。该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