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呼盟引种推广的长白落叶松生长量与国标长白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及黑龙江省引种的长白、日本、华北落叶松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长白落叶松的生长量优于国标和黑龙江,与乡土树种兴安落叶松相比,生长量高于生长最好的草类兴安落叶松2.58m 。因此,呼盟可积极引进与推广长白落叶松。  相似文献   

2.
小兴安岭引种杂种落叶松家系苗期生长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年生苗期数据表明,小兴安岭南部地区可以引种杂种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高生长表现突出,其次是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高生长较差,长白落叶松家系、优良种源生长都差,兴安落叶松优良种源长势最弱.生长较快的5个家系同当地生产对照相比快25.1%,与兴安落叶松优良种源比快52.9%,所有的杂种落叶松家系高生长都大于对照和兴安落叶松优良种源,杂种落叶松适应性较好,播种当年未发现有冻害现象.  相似文献   

3.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苗期及幼林的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量观察和统计分析认为:两种落叶松子代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期速生,幼林仍保持较大的生长优势,优良家系生长更为突出。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8a生材积比原产地对照大28.6%,优良家系大51.5%。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4a生树高比原产地对照大33.9%,优良家系大65.0%;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主要生长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兴安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58%、0.62、0.64;长白落叶松树高、地径分别为0.88、0.89;子代再选择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兴安落叶松选择率为21.7%,材积遗传增益为32.8%。长白落叶松汪清和小北湖产地选择率分别为17.4%和35.0%,树高遗传增益分别为45.1%和33.7%;子代测定结果证明: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初级种子园质量优良,能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8个家系挥发性化合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SiloniteTM采样罐、动态顶空采集、7100A预浓缩仪、GC-MS系统,研究长白落叶松-1、长白落叶松-2、长白落叶松-3×兴安落叶松-1、长白落叶松-4×兴安落叶松-2、长白落叶松-5×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6、长白落叶松-7、长白落叶松-8等长白落叶松8个家系挥发性物质的异同.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类化合物17种,烃类化合物16种.各家系挥发性化合物中萜类化合物主要有莰烯、β-月桂烯、1R-α-蒎烯、α-萜品烯、β-水芹烯、γ-萜品烯、( )-4-蒈烯和大香叶烯D,有的家系还含有三环萜、D-柠檬烯、β-反-罗勒烯、樟脑、乙酸龙脑酯、α-长叶蒎烯、古巴烯、石竹烯、α-石竹烯.不同家系间萜类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由高到低依次为长白落叶松-2,89.65%;长白落叶松-7,84.41%;长白落叶松-4×兴安落叶松-2,78.59%;长白落叶松-5×日本落叶松,68.82%;长白落叶松-6,68.35%;长白落叶松-3×兴安落叶松-1,67.93%;长白落叶松-1,31.34%;长白落叶松-8,24.59%.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种间及其杂种生长与形质性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落叶松种间及其杂种生长与形质性状评价来定向选育优良落叶松建筑材。[方法]以辽宁省大孤家林场32年生的落叶松试验林为实验材料,对落叶松属日本、兴安、长白及华北4个落叶松种,及以日本落叶松为母本的日本×兴安、日本×华北、日本×长白、日本×日本杂种的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变异规律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其差异显著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落叶松种和杂种间生长差异显著(p<0.01),杂种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与母本差异不显著,却显著高于相应父本;杂种之间的生长差异体现在林分的前10年,随着林龄的增大优势逐渐减退;树冠特征因子中的枝下高、冠长、枝条直径、长度、角度和干形特征因子中的高径比、树干圆满度、节子直径、长度、角度在落叶松种和杂种间差异显著。基于上述指标进行了生长和形质性状综合评价,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日本×兴安、日本×长白和日本落叶松。32年生时日本×兴安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8.69 cm、21.62 m和0.339 2 m3;日本×长白的为18.44 cm、23.85 m和0.339 6 m3;日本落叶松的为19.36 cm、21.31 m和0.335 7 m3;而且它们在适应性上也具有明显优势。[结论]日本×兴安、日本×长白和日本落叶松适合作为定向培育建筑材的优良品种在东北地区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省关帝山沙棘园对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2年生杂种苗的16个家系进行引种试验,每年树木停止生长后调查其树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冠幅等并进行方差分析,认为:不同家系间树高和地径差异极为显著;利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对其性状表现进行评估.初选出适宜于山西省中山山地发展的5个落叶松家系,分别为日永8,日永8×华北,日永85×长13,日抚29×华北和日永7×华马7.  相似文献   

7.
对塞罕坝地区栽培的华北落叶松(简称华北)、日本落叶松(简称日本)、长白落叶松(简称长白)、兴安落叶松(简称兴安)4种落叶松的48种交配组合1a生幼苗封顶进程调查发现:在华北×日本杂交组合中有希望选育出生长潜力大于华北的组合;在日本×华北杂交组合中有希望选育出抗寒潜力大于日本的组合;长白和兴安作父本对子代抗寒和生长潜力的改良作用相似;日本和华北作母本对子代抗寒和生长潜力的改良作用差异较大;同一树种自由授粉起源苗木的生长潜力大于自交所得苗木。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是辽宁东部山区用材林更新造林的重要树种,在辽宁省实验林场进行了不同种-种源落叶松的更新造林试验.方差分析和树干解析表明,不同种落叶松生长量差异明显,试验的4种落叶松,辽宁省实验林场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大孤家林场日本落叶松次之,但二者差异不明显,长白落叶松较日本落叶松生长量次之,日本落叶松嫁接苗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9.
对造林后1~3年生7种(变种)落叶松和7个种内和种间杂种家系的9个物候期进行连续定株观察及生长量调查,利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落叶松种间、家系间物候期的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落叶松种(家系)的物候群,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定物候期与幼林生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侧枝芽膨大外,落叶松种间、家系间各物候期的变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样,种内个体间、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物候期变异,但同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明显小于杂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兴安落叶松顶芽展叶、抽新梢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种,封顶也最早;其次是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和欧洲落叶松的封顶时间比长白和华北落叶松还要迟半个月;日本落叶松顶芽膨大和展叶时间最晚,封顶时间也明显迟于其他种.以日本落叶松为母本的各种间杂种,在物候上多数表现出中间偏母本的特性,而在抗病能力方面较父本有所改善,在抗寒性方面却明显优于母本.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其次是长白和朝鲜落叶松,而日×长、日×兴杂种生长量超过母本,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表明在东北地区落叶松杂种利用潜力巨大.根据主成分聚类结果,可将14份遗传材料分为4个物候型.除侧枝芽开始展叶、完全展叶和抽新梢以外的其他物候因子与生长量之间相关紧密.物候因子对生长量有相当好的预测能力,即顶芽萌动、展叶越早,封顶越迟,生长期越长,对树木的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引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龙江县、讷河县和克东县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试验点,营造兴安、长白、华北、日本和西伯利亚5种落叶松引种试验林21hm2,日本落叶松示范林50hm2,经18年观察比较,以及对当地早期人工林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是:华北落叶松能成活成林,但材积生长量远不如当地树种兴安落叶松,不宜引种造林;长白落叶松适应能力强,已引种栽培多年,其生产力高,木材产量超过兴安落叶松1倍以上,应大力发展,作为营造落叶松林的主要树种;日本落叶松引入北纬48°13′,降水量500mm左右的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尚属首次。实验证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林分稳定,18年生平均胸径145cm,平均树高129m,蓄积量比兴安落叶松大1倍以上,比长白落叶松大50%至1倍,生长好于辽宁、山东引种的日本落叶松,引种是成功的,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引种造林;兴安落叶松是乡土树种,适应当地寒冷干旱的环境条件,生长正常,能成林成材,为使造林树种多样化,可适当用于营造一般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选择要与优良种源选择相结合,以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生产力。日本落叶松引种最好使用经中国大陆性气候驯化过的人工林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4.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我们需不需要建更多的水坝?近年来,反对和拥护的争论一再交锋。 2003年10月25日,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62位科学、文化艺术、新闻、民间环保界人士联名呼吁:“请保留最后的生态河——怒江!”这个呼吁缘于副会长郁钧剑的一段发言。  相似文献   

18.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作了充分论述,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9.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转入多拷贝rolB、rolC基因的三倍体毛白杨进行高生长量、生根率和内源激素(IAA、AB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研究多拷贝rol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转Ri质粒三倍体毛白杨再次分别转入rolB、rolC基因后,部分株系试管苗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但各株系生根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rolB基因转化植株的内源IAA平均含量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其IAA/ABA值亦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试验结果表明rol基因的多拷贝促使转化植株快速大量生成毛状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