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为探讨生草栽培对于安康市核桃园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解决土壤养分不足、除草成本过高等实际问题,本文以安康市典型的核桃园连续行间种植3 a长柔毛野豌豆为研究对象,以行间自然生草为对照,探讨0~20 cm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变化特征,反映人工生草栽培对土壤养分、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生草较自然生草可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54.52%、37.64%、64.77%和40.29%。此外,通过对核桃园不同时期的土壤养分水分测定分析发现,人工生草栽培较自然生草可以相对稳定保证土壤含水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5-9月均高于自然生草。综合而言,行间人工种植长柔毛野豌豆可以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水分含量,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在核桃园生产管理中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地区梨园生草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春鸣 《防护林科技》2010,(6):16-17,74
西北干旱区荒漠绿洲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梨园的发展。通过连续4 a对梨园进行生草栽培覆盖防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种植白三叶草效果最为明显,种植多花黑麦草次之;白三叶草和多花黑麦草处理单株平均产量比清耕园提高14.9%~42.2%,平均单果质量比清耕园提高8.7%~10.5%;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清耕园;白三叶草、多花黑麦草生草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清耕园,地面和20 cm深土层土壤日温差明显低于清耕果园;自然生草有一定的效果,但与清耕梨园差别不大。因此,建议在西北干旱区梨园推广以白三叶草为主的生草栽培。  相似文献   

3.
李娅楠  种培芳 《经济林研究》2024,(1):99-106+149
【目的】探究酒泉早酥红梨园土壤养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生产优质早酥红梨的土壤养分优化方案,为实现早酥红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酒泉市肃州区和敦煌市早酥红梨的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影响早酥红梨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通过建立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线性规划方程,求解获得早酥红梨果品最优时的土壤养分优化方案。【结果】酒泉早酥红梨园土壤特征为偏碱性,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偏高,土壤肥力系数为1.18,土壤肥力等级为三级,属于一般;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早酥红梨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建立线性规划方程组求解得出早酥红梨品质达到最优时的土壤优化方案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44 g/kg、碱解氮43.96~44.46 mg/kg、有效磷30.86~55.99 mg/kg、速效钾105.67 mg/kg、交换性钙11.68~13.29 g/kg、交换性镁0.77~1.38 g/kg。【结论】在管理酒泉早酥红梨园时,根据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日光温室葡萄栽培中,研究了秸秆还田后不同年份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硫、镁、钙和微量元素铁、锌、硼较还田前均有提高,含量均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而递增。秸秆还田5年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镁、钙、铁含量分别较还田前提高了1.22个百分点、134.46mg/kg、862.12mg/kg、309.11mg/kg、337.76mg/kg、569.35mg/kg、104.68mg/kg。  相似文献   

5.
定位调查宁波奉化集约栽培的雷竹林土壤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氮、磷养分在不同覆盖方式下,其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存在差异。林地全氮含量的变化范围是5.86~8.96g/kg,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全氮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水解氮含量的变化范围是16.9~30.4mg/kg,全磷含量的变动范围是0.98~1.24g/kg,速效磷含量范围是12.45~29.60mg/kg。从全量养分数值来看,覆盖栽培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呈现增加趋势,速效氮、速效磷养分含量在覆盖4年、6年后增加最为显著,而覆盖10年后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反而比未覆盖林地下降。因此,从土壤肥力质量的氮、磷养分演变趋势看来,覆盖年限不宜超过10年,连续覆盖栽培3次后,应适当控制覆盖频率和次数,以确保土壤肥力的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油茶土壤养分和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沼液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沼液在油茶上的应用提供合理与科学的指导,以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5个施不同沼液量的试验组(B_0:0 kg/株,对照组;B_1:10 kg/株;B_2:20 kg/株;B_3:30 kg/株;B_4:40 kg/株),连续2 a观测其对油茶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对油茶果实产量、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对土壤肥力改良作用明显。在施沼液2 a后,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则趋于平稳。5组处理中,以B_4(40 kg/株)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最好。在油茶果实方面,施用沼液能有效提高油茶单株鲜果产量,改善油茶果实经济性状。不同沼液用量处理油茶鲜籽含水率、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差异显著。与对照组B_0处理相比,B_3(30 kg/株)处理油茶鲜出籽率提高了56.7%,干出籽率提高了34.72%;B_4处理主要提高了油茶果实含油率,与对照相比,其种仁含油率提高了21.20%,鲜果含油率提高了58.93%。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油茶果实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果实含油率相关性最好。因此,施用沼液能够改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油茶果实含油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次郎’甜柿土壤养分、叶片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探讨优质‘次郎’甜柿土壤养分、叶片养分适宜方案,为果园优质高效栽培、改善果品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案。[方法]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线性规划等方法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次郎’甜柿园土壤养分、叶片养分和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次郎’甜柿果实品质是土壤、叶片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对单果质量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叶片全磷、全钾、全镁及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果实硬度主要受叶片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全铜的影响,而土壤有机质对所有果实品质指标均有促进作用。总体上,所调查‘次郎’甜柿园土壤养分含量较为充足,叶片养分含量偏低。[结论]当地甜柿园土壤养分的优化方案为:有机质60.00 g·kg~(-1),全氮2.50 g·kg~(-1),碱解氮40.58 200.00 mg·kg~(-1),有效磷17.95 80.00 mg·kg~(-1),速效钾35.00 448.17 mg·kg~(-1),交换性钙2.5311.00 g·kg~(-1),交换性镁150.10 1 000.00 mg·kg~(-1),有效铁107.56 300.00 mg·kg~(-1),有效锰100.20450.00 mg·kg~(-1)。叶片养分的优化方案为:全氮15.00 20.22 g·kg~(-1),全磷1.09 2.00 g·kg~(-1),全钾15.9330.00 g·kg~(-1),全钙10.00 40.00 g·kg~(-1),全镁2.00 9.70 g·kg~(-1),全铁0.05 0.20 g·kg~(-1),全锰0.501.50 g·kg~(-1),全铜1.00 mg·kg~(-1),全锌5.00 60.00 mg·kg~(-1)。与理论值相比,当地甜柿园应适时增施有机肥,适当减少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注重大量肥料与各种微量肥料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配比浓度的污泥对土壤保水性及有效养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污泥能提高基质的保水能力,延长植物的萎蔫时间,当添加浓度为60.5%时,达到最大值238h。栽培基质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随着污泥添加浓度增大而增大。当污泥施用浓度为80%时,种植植物的系列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达到:296.76mg/kg、199.45mg/kg、246.24mg/kg。因此,添加污泥能使栽培基质的保水能力和有效养分含量提高,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奉化市覆盖栽培的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位研究方法揭示在相似气候和土壤质地条件下,不同覆盖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土壤钾素的养分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年限的林地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存在显著差异。试验林地全钾含量变幅是12.5~34.24g/kg,速效钾是37.55~492.34mg/kg,速效钾的变异十分显著而全钾相对较小。全钾含量在覆盖栽培10年之前逐步递增,速效钾含量在覆盖3次或超过6年后增加尤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全钾含量在10年后又趋下降,速效钾含量在覆盖栽培8年后开始下降,全钾含量变化幅度小于速效钾主要是由于二者养分来源和利用状态不同所致,矿物态的难溶性和缓效性钾是全钾主体,相对稳定,覆盖物料的残留分解释放引起速效钾养分增加显著。因而,从土壤肥力因子钾素养分来说,覆盖年限不宜超过10年,连续覆盖的次数或频率应少于3或4次,以稳定或提高雷竹林土壤钾素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0.
广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为了弄清广东省东莞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为该地区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月果实采收后,选取该地区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采集土壤(0~20 cm)样品,测定分析了各个土壤样品的pH值和有机质、氮、磷、钾、钙、镁、锌、锰、硼、铜等养分元素的含量。【结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的土壤pH值为3.42~6.72,有机质含量为8.4~35.7 g/kg;全氮含量为0.33~2.82 g/kg,碱解氮含量为66.25~461.76 mg/kg;全磷含量为0.57~1.81 g/kg,有效磷含量为34.74~282.51 mg/kg;全钾含量为8.55~25.39 g/kg,速效钾含量为115.0~497.5 mg/kg;交换性钙含量为56~589.2 mg/kg;交换性镁含量为6.48~108.24 mg/kg;铁、锌、锰、铜、硼的含量分别为40.1~257.3、1.27~15.43、7.77~62.73、1.11~8.81、0.19~1.63 mg/kg。【结论】东莞地区葡萄园的土壤pH值偏低,有机质含量少,多数葡萄园的土壤氮素含量偏低,但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均较高;钙和镁元素含量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部分葡萄园的土壤中缺乏硼元素;而磷、钾、铁、锌、铜、锰元素含量均处于高水平。在东莞地区葡萄园的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土壤养分元素的丰缺情况合理施肥,注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适量施用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以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