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意愿对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以我国新疆吐哈盆地507个哈密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支撑,实证分析生产方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合作社加入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哈密瓜种植户在品种选择、播种方式、政府农技推广服务与其参与合作社意愿之间呈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农户哈密瓜栽培方式、受农资企业技术指导服务与其参与合作社意愿之间呈显著的负向效应。由此,为促进吐哈盆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提升瓜农对合作社相关政策的有效认知,培育瓜农适度规模经营意识与行为,推进合作社内部组织创新升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金强 《蔬菜》2022,(3):1-12
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并将长期存在.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中国有2.3亿户农户,耕地面积10亩以下的小农户有2.1亿户;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和乡村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  相似文献   

3.
刘艳鹏 《蔬菜》2020,(8):7-12
正基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农情,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家庭农场自2013年被国家列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以来,现已成为带动农户发展的主要力量。家庭农场将农户生产为主与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帮助"小农户"实现"大生产",有效弥补了传统小农户生产中土地利用效率低、对市场反应迟滞、经济效益不好等不足,在破解谁来种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引导扶持家  相似文献   

4.
户俊峰  甄卞  唐林  张天柱 《北方园艺》2018,(14):186-190
农业基础竞争力不强、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等问题逐步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科技创新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发挥其引领作用,为农业转型升级增加新动能。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统筹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科技全覆盖。该研究以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为例,从种子到餐桌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付晖 《中国果树》2022,(9):后插19-后插20
智慧农业以信息、知识及装备为核心要素,通过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与农业的深度跨界融合,推动人类对农业系统综合管控能力的提升.与数字农业、精准农业不同的是,智慧农业是数据、知识、模型、软件、硬件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更强调机器装备对农业各环节的智能化操作水平,因此各类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在机器装备中的应用对于智慧农业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冬霞 《蔬菜》2021,(4):1-11
正2021年,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迈入新征程。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党和国家不断探索。以成立农民合作社的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及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显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11月,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达224.1万家,联合社1.3万余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社达18万家;  相似文献   

7.
"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农超对接"恰是实现这种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之一。该研究归纳出我国"农超对接"的3种典型模式:以麦德龙为代表的"农咨公司型"对接模式、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基地)型"对接模式、以家乐福为代表的"合作社型"对接模式。通过对3种典型模式特点分析后,认为"农咨公司型"对接模式更有利于农民增产创收,有利于生产组织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应在我国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8.
万新艳 《现代园艺》2023,(17):186-188
近年来,数字产业化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现代园林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技术。建立集物联网、GIS、智能感知、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为一体的智慧园林,有利于实现园林绿化日常养护管理的高效性,提升城市园林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园林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管控,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智慧园林建设中,信息化、数字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园绿化与养护的传统管理模式可基于此进行管理创新,将原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替代。本研究从智慧园林的建设价值、系统构成、信息化管理功能3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已慢慢转换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传统的融资方式受到较多制约,为保证资金的顺畅流通,必须探索新的融资方式。现以新疆番茄供应链为例,在阐述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资金缺口,并分别针对新疆番茄不同的订单农业形式,设计出"龙头企业+农户"供应链资金互融的内部融资模式和分别以"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场+农户"、"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村委会+农户"、"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产销大户+农户"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基础的外部融资模式,以期为农产品供应链的融资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川果树》2008,(1):11
据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介绍,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新思路、新机制,要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梳理每个农产品产业链条的技术需求,解决每个环节的生产技术难题,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2008年,全国农业科技工作将紧扣发展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健康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和生态等产业、农业服务业等“六大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强重大技术的攻关、集成和试验示范;以解决区域共性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探索区域间联合协作的有效方式;广泛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形成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新格局加强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促进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紧密衔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陈同富 《蔬菜》2024,(2):15-21
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党和国家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具体表现,也是化解农业风险、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覆盖全市13个涉农行政区以及首农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经办险种60余个,为农林牧渔业提供了全面的风险保障,开办品种数量、质量及保障水平在全国领先,但仍然面临着个性化保障程度不足、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需求错配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有效推动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力度,提升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优化财政补贴政策,增加对农业保险的科技应用,建立定损和监管的统一标准,更好地服务于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2.
福州榕商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乘打造"福州大都市区"之东风,在深刻领会都市农业科技园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园区规划建设的功能定位、基本原则和分区布局,规划建设综合管理服务区、设施农业观光区、农业科教文化区、森林养生保健区、立体农业种养区、观光果(竹)园,并建立"公司加农户,企业带新村"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发挥园区优势带动新农村建设。文章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都市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有机农业现状与我国有机园艺发展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洪强  接玉玲 《园艺学报》2008,35(3):447-454
随着世界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有机农业面积第三大国。有机园艺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园艺生产方式。我国在劳动力、植物资源、地理条件、农业技术、农业思想等方面具有发展有机园艺的优势和潜力。为促进有机园艺生产的发展,应加强政府扶持,加强有机农业理论和技术研究,找出园艺生产中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并符合有机农业原则的园艺良好农业技术规范(GAP),通过GAP引导和规范有机园艺生产的发展。在具体实施中,要以生态学的原理和原则指导有机园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曹慧  崔瑛  吕艳霞  肖强  张欣 《蔬菜》2023,(3):52-56
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内蒙古蔬菜种植规模、种植结构、销售加工市场、产业优势及生产效益等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流通信息获取不对称、生产标准化程度底、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基于内蒙古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及蔬菜产业发展特色,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区域布局,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标准化水平,做好产销衔接、拓展供应链渠道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与对策,促进蔬菜产业向农资供给定制化,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销售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析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特点及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设施蔬菜高效生产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尝试分析了设施蔬菜高效生产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指出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是绿色理念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我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需要;并对我国发展设施蔬菜生产提出相关建议,如加快设施蔬菜高效栽培产业集群的建设工作;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加强设施高效栽培蔬菜的食品安全生产工作等。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构建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敏  黄彦 《北方园艺》2020,(7):166-170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粗放生产、冷链投入少、运输损耗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农产品供应链制定标准,规范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能够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分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的基础上,从生产、物流、信息管理、企业管理4个方面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以期为实际中标准化活动提供参考,最后,对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国芳 《中国食用菌》2020,(2):193-195,19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运用的越来越广泛,电子商务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对各个产业的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运用电子商务将农产品走出国门,实现跨境贸易促进国际贸易产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现代农业农产品发展过程中,食用菌作为农业的第五大支撑产业,在现代农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运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对食用菌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提出新策略新方法,提高食用菌的出口产量,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是当下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王妍  刘莹  乔立娟 《北方园艺》2022,(2):135-140
通过对丰宁县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丰宁县农户提高有机蔬菜种植积极性提供建议,进一步促进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河北省有机蔬菜产业的供需平衡。该研究基于对河北省丰宁县大滩镇、鱼儿山镇、外沟门乡和土城镇4个地区农村有机蔬菜种植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采用回归分析(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种植有机蔬菜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促进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积极性的措施,提供有机蔬菜供给的途径。结果表明:丰宁县种植有机蔬菜的经济效益及种植技术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具有主要作用,农户的个人禀赋以及政府补贴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加强有机蔬菜生产技术重要性的宣传、发挥农户示范带动作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效提高丰宁县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积极性及促进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与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发展与资源合理配置息息相关,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主成分模糊综合评价法以1989—2018年为时间序列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989—2011年中国农业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为差,波动性较大;2012—2018年评价结果为一般,较为稳定;总体上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处于一般水平,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鉴于此,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业扶持政策、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提供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和融合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2个维度着手,构建湖北省农村三产融合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和综合评价,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指标层中的20个指标进一步探讨农村三产融合对湖北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联程度、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湖北省农村三产融合有一定成效,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融合水平程度较低、层次较浅。因此需进一步开发农业多功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双方联结机制、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