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蒜施肥中存在的习惯性和盲目性,采用肥料"3414"试验,在中壤土上进行了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吸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36∶0.70,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吸收高峰在蒜苔伸长期。大蒜施用氮磷钾,均有增产效果,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436.95kg/hm2,P2O5213.34kg/hm2,K2O336.74kg/hm2。氮肥施用方法以2/3基+1/3追为宜,钾肥以2/3基+1/3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正>1科学施肥灌水巨峰葡萄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对氮磷钾的比例要求较严格,一般每增产100 kg浆果,需要增加1 kg氮、0.3 kg磷、1 kg钾。因此,增施有机肥、追施叶面肥,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在生长季节要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浆果生长初期可喷12次速效氮肥;6月结合灌溉每株施硫酸钾0.2 kg;采前1个  相似文献   

3.
以商洛紫花丹参为试材,分别以辐热积和有效积温为驱动变量,通过高斯方程建立丹参茎鲜重、叶鲜重和叶面积的生长模型;用2011年和2012年丹参大田数据进行拟合和检验,并用1∶1作图法,拟合残差和根均方差(RMSE)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合高斯函数参数的几何意义和高斯函数一、二阶导数以及拐点,对丹参地上各个性状生长趋势进行分析,旨在开发"丹参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期为预测和分析丹参性状的生长趋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1年数据拟合度都在0.9以上,基于辐热积的丹参以上性状生长模型都比基于有效积温的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丹参性状的生长趋势为茎鲜重、叶面积、叶鲜重在累积辐热积分别达到832.0、653.6、671.9MJ/m2,指标达到最大;且在累积辐热积达到538.1、501.2、510.2MJ/m2时,增长速度最快;叶面积、茎鲜重、叶鲜重在累积辐热积达到239.5、264.2、259.8MJ/m2增长都比较缓慢,之后到拐点这段时间,增长速度急剧增加,直到达到最大增长速度,之后增长速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慢;丹参茎鲜重、叶鲜重和叶面积的生长曲线和高斯函数高度吻合,且基于辐热积的丹参性状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以8年生‘骏枣’为研究对象,研究枣树在一定水分条件下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其产量和生长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设计水平范围内,过高的氮、磷、钾肥,枣树枣吊结果数、枣果鲜重、单株结果数、产量、净收益没有显著增加;增施氮肥可以促进枣吊生长,但产量、净收益与常规施肥处理比较反而显著降低;适宜的灌水和施肥是枣树高产的基本条件。依据氮磷钾不同施用量与产量回归综合分析得出,在灌水总量为330 m3/666.7 m2条件下,以‘骏枣’果实产量为经济目标时,施氮量26.16 kg/666.7 m2,施磷量17.12kg/666.7m2,施钾量15.77 kg/666.7 m2为最佳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5.
时功涛 《蔬菜》2024,(3):43-47
为明确平衡施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和增产增收的效果,构建辣椒高产优质的生产技术体系和促进农业产业绿色、高效、可持续性发展,于2023年2—8月开展田间施肥试验,共设置不施肥(CK)、缺氮施肥(PK)、缺磷施肥(NK)、缺钾施肥(NP)和氮磷钾平衡施肥(NPK)5个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有助于促进辣椒株高和茎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较,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辣椒的株高和茎粗分别显著增加21.31%和26.54%;不同施肥处理辣椒产量在28 157.39~33 520.05 kg/hm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17341.82kg/hm2,增产率为107.19%;氮磷钾平衡施肥还能极显著提升盛果期辣椒品质指标,辣椒VC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6.67%、39.28%和43.82%;氮肥和钾肥对于辣椒产量和品质提升的贡献高于磷肥。氮磷钾平衡施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用量分别为782.61、2 416.67、193.55 kg/hm2<...  相似文献   

6.
以文心兰"黄金3号"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文心兰"黄金3号"在不同水平氮磷钾施肥下,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营养生长状况。结果表明:N1、P2、K2有利于假鳞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N2、P2、K2有利于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同水平的施氮量对根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影响不大,P2、K1有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同处理间与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间对文心兰"黄金3号"营养生长的影响显著,N2或N3、P2、K1最有利于文心兰地上部分生长。综上可知,N2(200mg/L)、P2(100mg/L)、K1(110mg/L)最有利于文心兰"黄金3号"生长。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施肥比例对枣幼树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瓜枣’为试材,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施肥比例对枣幼树生长、结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比例为2∶1∶2时,生长中庸,树形结构合理,可显著提高坐果和产量。氮磷钾比例为2∶1.5∶3时,可显著促进生长,较丰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两种比例均可作为施肥参考。施用有机肥可增进品质。  相似文献   

8.
柑桔施肥上存在有机肥施用量偏低、偏施氮肥、过量施用化肥和施肥位置不当等突出问题。柑桔科学施肥,应坚持幼树施足磷肥,适当配施氮钾肥,促进发根;生长结果期增施磷钾肥以扩大树冠和促进花芽分化;盛果期要提高钾肥施用比例;衰老更新期要多施氮肥,以促进更新复壮,延长盛果期。注意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基、追肥深施,施后立即盖土,盖土深度需要在6cm以上,对缺硼的土壤补施硼肥,严禁施用含氯化肥,大力推广含硫型专用配方肥。  相似文献   

9.
以丹参根腐病菌为供试菌种,以大蒜为供试材料,采用生长速率法、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在不同料液比5个因素水平(1∶2、1∶4、1∶6、1∶8、1∶10)的条件下,研究了大蒜水溶物对丹参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8时抑菌率最高,为(57.72±2.04)%,与其他条件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  相似文献   

10.
以甘蔗品种ROC25、ROC22和台糖98/0432为供试材料,采取桶栽方法,通过对萌芽率、分蘖率和生长前期的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的调查,探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甘蔗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基因型对氮肥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特早熟品种ROC25在施N 225 kg/hm2条件下分蘖率和干物质的积累量最高,施N 150kg/hm2时6—7月份的株高最高;中熟品种ROC22在施N 225kg/hm2的条件下前期各项农艺指标均为最优;中晚熟品种台糖98/0432施N 150 kg/hm2最有利于分蘖,施N 225kg/hm2条件下6—7月份的株高最高;1次施肥不利于甘蔗的萌芽和分蘖,但可促进甘蔗前期有机物的生成;2次施肥能促进甘蔗分蘖;3次施肥对甘蔗中后期的快速生长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均衡管理对戈壁滩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春茬黄瓜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光温室春茬黄瓜栽培基质营养主要限制因子是氮和钾,施磷也有一定增产效果,施氮、施钾和施磷分别增产51.2%、45.2%和10.0%。2推荐施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能大幅度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平均增产35.7%,增收40.7%;推荐施肥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均略高于高氮和高钾处理,产量分别增加4.3%和3.8%,经济效益分别增加4.4%和3.9%。3推荐施肥处理能显著促进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化肥氮磷钾利用率,化肥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达到31.7%、34.1%和78.9%,而习惯施肥处理的化肥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仅为4.6%、0.9%和11.7%。4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春茬黄瓜适宜N、P2O5和K2O用量范围分别在350~430、135~160、370~430g·m-3(基质)之间,生产1000kg黄瓜产品对N、P2O5和K2O的推荐量范围分别在2.0~2.4、0.8~0.9、2.1~2.3kg之间。  相似文献   

12.
高山甘蓝京丰一号“3414”肥效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富忠 《长江蔬菜》2014,(10):54-58
以京丰一号结球甘蓝为试料,在湖北利川海拔1 645 m产区开展"3414"肥效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甘蓝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的基础肥力甘蓝产量为3 790 kg/667 m2,相对产量为66.50%,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甘蓝产量,每667 m2的N、P2O5、K2O用量分别15.0,4.8,8.5 kg,单产为5 699 kg/667 m2,缺氮、缺磷、缺钾的相对产量分别为73.73%、92.42%、82.33%;施氮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4 119.7+166.75x-5.195 6x2(R2=0.884 7*),施磷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5 156.6-13.312x+11.936x2(R2=0.411 8),施钾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4 640.9+183.05x-9.010 4x2(R2=0.909 8*);氮磷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P=6 344.76-18.46N-537.81P-3.97N2+17.27P2+32.07NP(R2=0.832 4*),氮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K=4 577.34+64.02N-32.40K-3.64N2-1.80K2+7.41NK(R2=0.983 2*),磷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PK=4 353.66+11.79P+132.42K+12.16P2-4.46K2-3.16PK(R2=0.736 7*);氮磷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PK=3 815.6+63.8N-113P+234.7K-5N2+7.6P2-5.9K2+19.8NP-0.34NK-20.8PK。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肥对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氮磷钾肥对6a树龄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南部红枣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691.5 kg/hm2,P2O5 577.5 kg/hm2,K2O 72 kg/hm2,施用比例1:0.84:0.11。采用平衡施肥能增加红枣产量,降低红枣果实中总酸度,并能增加红枣果实中水解还原糖和VC含量,从而提高红枣产品品质,增加效益。红枣果实中总酸度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磷钾肥能降低总酸度。当氮、磷、钾肥分别控制在600、180~450、75kg/hm2时能显著提高红枣果实中水解还原糖和VC含量。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089朝天椒为试材,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灌水和氮、磷、钾肥料的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水肥条件能明显促进辣椒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水氮合理配合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施磷、钾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水与氮、磷、钾的合理配施有利于辣椒果实的发育,促进单果质量的增加;VC对水肥的反应有一定差异,高施氮,辣椒果实VC含量反而下降,钾对VC的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浇水次数和施肥量的增多,可溶性糖及脂肪含量增多、灰分含量减少.其中以全生育期灌水2次,配合高氮、磷、钾处理的产量和品质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5.
以七年生八棱海棠/SH6/‘晋富’果树为试材,以灌水量和施氮量为固定因子,在富士果树不同生育期开展不同配比氮磷钾滴灌耦合试验,通过采用2因子3水平正交组合研究各试验小区富士果树新梢生长及各生育期果实的各项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对比,以期为明确滴灌条件下追施磷钾肥的最佳配施比例和时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P2与K2协同作用下富士树体新梢生长旺盛,果实单果质量较高,果肉紧致细脆,着色均匀,果品耐贮性高。在高磷水平时果实酸度适中,中磷水平酸度较低。综上所述,在该试验区以田间持水量90%、60%为滴灌水上下限,通过基施有机肥,追施100 L·hm^-2氮肥并耦合施用常规用量×70%的磷钾肥有望基本实现富士果树节水节肥,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水平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紫塥粘田上施用氮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肥底肥的基础上.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作用,但施氮量在450 kg/hm2以上产量极显著降低.施用氮肥对黄瓜卫生标准没有明显影响,黄瓜硝酸盐舍量符合生食标准(<432 mg/kg).施氮水平对黄瓜的品质影响很大,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提高,但随氮肥的进一步增加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舍量在450~600 kg/hm2 范围内有所增高.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品质、生产成本、人体健康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黄瓜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处理对西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开封市金明区地力条件下,西瓜667 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22.08 kg、P2O512.97 kg、K2O 13.58 kg,最高产量为2974.998 kg,氮、磷、钾比例为1∶0.59∶0.62。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研究冀中南地区小葱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以“青叶1号”为试材,采用“3414”肥效试 验方案,研究不同氮(N)、磷(P2O5)、钾(K2O)配比施肥对小葱产量、可溶性糖和叶片SPAD值的影 响,并运用一元二次和三元二次肥效效应函数得出冀中南地区小葱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氮肥中等水平 的小葱叶片SPAD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最大,分别为26.3和20.0%;单种肥料对小葱的增产顺序依次为 氮>钾>磷,而产投比顺序依次为钾>氮>磷;氮、磷、钾施用量均为中等水平时,小葱产量达到最佳, 为63 860.3 kg/hm2 。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冀中南地区小葱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N 456.0 kg/hm2 、P2O5 158.3 kg/hm2 、K2O 233.3 kg/h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