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21):32-33
西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稳定,价格较高,在江苏省海门市种植已有多年历史。近两年海门市推广西红花行间套种青玉米,玉米收后种植秋刀豆,取得了亩净收益超过了1.5万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2.
西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稳定,价格较高。在江苏省海门市种植已有多年历史。近两年海门市推广西红花行间套种青玉米.玉米收后种植秋刀豆,取得了亩净收益超过了1.5万元的好收成。一、茬口安排西红花:每年11月中旬播种,行距30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播种球茎  相似文献   

3.
黄健 《农家致富》2005,(18):36-36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把种植梨树作为致富的重要抓手,推广种植了八千多亩优质梨.取得较好效益。在梨树种植中,引种是个关键。根据海门市的经验,梨树引种应注意以下四方面:  相似文献   

4.
朱瑞冲 《农家致富》2004,(22):32-32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镇位于海门市的中部,水域面积达4000余亩,发展菱角种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两年采发展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一般纯菱种植每亩水面收入1500-2000元.实行菱蟹混种养的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5.
赤豆、甘薯、榨菜是江苏省海门地区的特粮特经特色农产品。为全面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海门市中部几个乡镇在示范的基础上,推广了“玉米+赤豆=甘薯-榨菜”这一用养结合型茬口.一般亩产玉米籽500.600公斤.亩产值720.860元:赤豆80.100公斤,亩产值500—600元;甘薯2500公斤左右.除留种薯外,亩产值1200多元:榨菜可亩产鲜头3000公斤,加工腌制成半成品1800公斤左右.亩产值为2500多元:合计全年亩产值近5000元。有效地提高了种植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7,(16):31-31
香沙芋艿为天南星科芋属,在我国不少地方有种植.但海门市特有的犟黄泥土质条件下培育的香沙芋素以香、糯而著称,备受消费者欢迎,加上与其他作物的间套作,种植效益较高。采用这种栽培方式,一股亩产马铃薯1000公斤.亩产值1000~1500元;香沙芋艿2000公斤左右,亩产值4500~5000元;豌豆苗700公斤,亩产值1500元左右,合计全年亩产值7000~8000元。  相似文献   

7.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18):32-33
大棚番茄、露地黄瓜模式在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种植面积较多,2005年该村29组陈伟采用这种种植方式,每亩收获黄瓜4500公斤,番茄6000公斤左右,取得了亩产值近2万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8.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7,(11):34-35
江苏省海门市西部地区农户近年来探索了莴苣收后再种上二茬不同蔬菜的多种种植模式,如莴苣、番茄、豇豆,或莴苣、菜椒、刀豆,或莴苣、马铃薯、茄子等茬口,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海门市四甲镇范南村6组仲炳林农户,于2007年采用大棚西瓜、莴苣栽培茬口模式种植的1333.3m^2土地,每667m^2产大棚西瓜3700kg、莴苣1800kg,总收入2.15万元,每667m^2收入达1.05万元。  相似文献   

10.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7,(18):31-32
海门是江苏省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浙贝母种植面积较多。近年来,根据浙贝母的市场行情,海门市采取了浙贝母与葡萄间作,同时在浙贝母倒苗后种植青毛豆的种植模式,一般亩产浙贝母1000~1250公斤。去除留种成本,以近3年浙贝母市价计算,亩产值在8000兀以上:葡萄于第二年开始产果,亩产300~500公斤,亩产值2000元左右;收青毛豆450~500公斤,亩产值800~1000元,合计全年亩产值超1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镇三和村是猕猴桃生产专业村.全村2375亩耕地.种植以猕猴桃为主的果树450亩.除连片种植外.80%以上的农户利用庭院、家前屋后、沟边、路旁种植猕猴桃.全村果树年收入320多万元、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8130元.  相似文献   

12.
青蒜、马铃薯、青玉米、大白菜高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17):32-33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镇双高村一带农民采用“青蒜、马铃薯、青玉米、大白菜”反季节高效间套种植模式,一般亩产青蒜1800公斤.马铃薯1500公斤,大白菜4000公斤.青玉米750公斤,年亩产值超万元。  相似文献   

13.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15):32-33
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优.江苏省海门市一带的农民采取了秋(青)玉米接茬春马铃薯套种菜椒间作春玉米的茬口模式,既兼顾了蔬菜和粮食,又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一般全年亩产马铃薯3500~4000公斤、菜椒3500公斤左右、青玉米900公斤以上.亩产值在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7,(15):34-34
为全面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大面积推广了“四青”作物与经济绿肥、优质瓜蔬的间套夹种。蚕豆、经济绿肥、玉米、秋番茄高效模式一般亩收青蚕豆荚650~700公斤,亩产值700~800元;豌豆头(或苜蓿头)120~150公斤,亩产值200元;收青玉米棒750公斤,亩产值1200元;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海门市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土地利用率,特进行了"西兰花、甘蓝、豇豆"种植模式的示范和推广,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特介绍该模式的茬口安排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江苏省海门市德胜镇农民利用葡萄园套种贝母、毛豆、莴苣,一般亩产葡萄2000公斤、贝母500公斤、莴苣2000公斤、青毛豆5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提起怎样带领村民致富.大多数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寻找项目、推广技术。而浙江省海门市悦来镇信民村的党支部书记朱汉新.却是从销售渠道入手,为农民解决了致富路上的根本问题。正如当地村民所说:“朱书记不但引导我们在种植上调优结构.而且在农产品的销售上适时‘调度’.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海门市油菜种植密度越来越小、油菜单产不能增长的问题,进行了油菜一穴双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海门市油菜采用一穴双株种植方式,比一次单株种植的产量明显要高,但一穴双株的种植密度不宜太高,避免影响田间通风透光,导致菌核病发病率上升,继而影响产量。每667m~2种植密度以5338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日霞 《当代农业》2010,(19):15-15
说张洪池是顶尖专家一点不为过.因为他拥有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高级农艺师、国家级农艺师、海门市人大代表等称号,然而他却只是江苏海门市三和镇兄弟村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的农民。30多年来.他在猕猴桃培育这片沃土上勤奋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江苏省海门市中西部地区摸索出了一套双季茄子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春季茄子亩产4500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7000元,秋季茄子亩产3000公斤,产值35000多元,全年合计亩产值超万元,种植效益较为显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