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退耕坡地系统属于退化土地生态系统,大部分是毁林(草)开荒形成的,是人为加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而形成的低产脆弱的生态系统。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与恢复,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演替和人为设计理论。退耕还林(草)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评价退耕地的生态经济效益是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评定项目是否实现预期目标、项目的产出、效果和影响。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景观尺度与等级理论、景观空间格局与异质性理论、景观演化与干扰理论探讨了退耕地生态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的保护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保护,而植被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分,又是生态系统的主体。通过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对立地条件的作用和反馈,导致以植物群落演替为标志的生态系统演替,使生态系统呈现有序的方向性和可预测的生态演替过程,使生态系统日趋于其所在气候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
恢复生态学理论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并应用恢复生态学理论对几类退化生态系统(湿地,喀斯特,采矿地,荒漠)的恢复和重建进行论述。表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的,恢复生态学理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演替,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群落演替。在此理论指导下。首先排除干扰,再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微环境系统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4.
利用宫胁造林法恢复和重建辽宁森林植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际著名植被生态学家、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宫胁昭创造和倡导的造林法———环境保护林重建法(即生态造林法,简称宫胁造林法)。该方法的创新和重要之处就是将植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并取得成功,依据潜在自然植被和演替理论,提倡和强调用乡土树种重建乡土森林植被,目的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辽宁省的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恢复和造林难度大,宫胁的生态造林法对辽宁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将会很有借鉴和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主要基于大庆龙凤湿地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现状,结合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水文学、生态系统演替等基本理论,通过大型水生植物对湿地污染的治理作用、待恢复湿地的选址、引种的研究,在龙凤湿地示范区移栽和补栽芦苇,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调查显示,当年平均注水水深10 cm的芦苇移植效果最佳,第二年芦苇平均高度2.2 m,盖度达到87%,净生物量为874.5 g.m-2;本地区在进行芦苇移植时,应及时注水,水深不宜超过20 cm。  相似文献   

6.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建设生态湖南,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生态湖南,主要载体是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重要任务是调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基本措施是恢复、保护生态系统和调整产业结构,远景目标是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森林和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和群落,并通过关键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中的第91个森林生态站,主要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的生物多样性、红松天然分布北界群落特征、火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功能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目的是为揭示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恢复规律、为量化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补偿、为森林与人居环境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文章对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山区生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森林演替规律,山东省山区各处的森林植被群落正处于森林演替的某一阶段,由此确定了山东省山区生态植被恢复的10种模式。山区生态植被的恢复,对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属恢复生态学的范畴,由于生态系统的极端复杂性,其功能过程和动态过程涉及众多的因素及相关诸多学科。众多的生态因子的作用可归纳为几个基本生态变量: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和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毫无疑问涉及这些变量。植被生态恢复,必须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和动态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中,植被或生态系统的形成、退化、发展与进化实际上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演替过程。退化生态系统实际上是系统的一种逆向演替,那么恢复重建显然就是使系统朝着正向演替而进行的一些生物、生态及工程…  相似文献   

10.
矿区生态环境是影响矿区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矿产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退化,矿区生态恢复已是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矿区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海岸带综合管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中在分析海岸带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海岸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根据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特点, 阐述了红树林海岸、沙质海岸和河口湿地海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理论和实践, 并提出了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生态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是一类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体。城市生态管理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整合、自适应过程,旨在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    相似文献   

13.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对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文章对雨城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雨城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支撑北京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分析了森林对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根据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的理念,提出了北京市平原与城市森林可持续造林和经营的5个近自然森林建设模式,并给出建设效果的评价条件,以期能为北京市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北京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辽宁省为例,对当前生态环境现状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立法建设,统筹沿海带的开发管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建议,以保护沿海生态环境,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that public benefits from forests are underprovided in current forest management regimes and need to be increased through policy and economic measures that promote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a type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the sustainable use of ecosystem services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sts and benefit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using economic measures. However, how to accurately and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ecological services has not been guided by scientific methods and theories.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stimation of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forest ecological services based on the forest multifunction evaluation and financial net present value analysis, and a cas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Southwe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forest types brought some economic loss to the managers but contributed great ecological benefits to the public when they were managed as ecological forests. It is crucial to incentivize forest manager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ary conservation programs through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can potentially guide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by both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the value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sts of voluntary forest conservation schemes currently in use in many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现状 挑战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研究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相互关系,回顾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化评估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通过讨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以期不断推动与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5年来的现状,说明生态补偿实施取得的效益,不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可性,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青海省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依据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并尝试性地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的有关理论,参考湖北荆门市2006年统计年鉴,对荆门市2006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荆门市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2479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0.8455hm^2,生态赤字1.4024hm^2。结果反映了荆门市的生产、生活强度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关系,佐证了荆门市现代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和产业体系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荆门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荆门市现代林业建设、城市生态研究、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现代林学、森林与林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 .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 ,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 ,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 ,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 .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 .由于人们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变化 ,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 ,转变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 ,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