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克服“三圃制”的不足,国内一些专家研究提出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一圃制”等农作物良种繁育新技术,这些方法繁育生产各级种子的起点均是育种家种子。本文论述了育种家种子的概念、特点,并对不同作物生产和保存育种家种子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农作物的良种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有生命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第一要素。提高种子质量是种子部门发展生产、扩大供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一、坚持“省提、地繁、县制”的的良种繁育体系是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的基础。实际情况表明,种子质量出问题主要是纯度不高,最根本的原因是亲本种子不纯和多家生产经营。一方面,亲本种子生产数量失控或随意扩散,会直接造成乱繁滥制,多家经营  相似文献   

3.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张万松  袁祝三 《种子》1995,(4):17-21
我国长期沿用的农作物良种繁育方法“三圃制”,存在许多弊端,已不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在多年农作物良种繁育实践中研究总结出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能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纯度和种性。节约种源,减少世代,有利于实现种子标准化,延长使用年限。经济简便,解放了生产力。使育、繁、推一体化,形成了合力。该方法以现代遗传学作为理论基础。几年来,已迅速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市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1 建立健全种子繁育体系 采取由科研育种单位建立“三圃”田、原种田繁育原原种、原种,或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育原种,由具备种子生产资格的单位建立小麦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扩繁良种销售给农户,按照这个繁育体系生产的小麦种子就能有效地保证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种子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种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种子部门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尽快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充满活力的新型种子市场体制。一、健全种子生产加工体系是稳定市场的基础 1.主要农作物良种实行规范化繁育。近年来,我区坚持玉米种子省提、地繁、县制县供,(?)麦种子县、乡、村三级繁殖供种,棉花种子以县为单位组织  相似文献   

6.
高增永  谢华峰 《种子科技》2012,30(11):11-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河北省出现过两种主要良种繁育模式。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种子企业与制种合作社联合协作建立种子生产基地这一新的良种繁育模式。近年来,河北省一些种子企业靠租地繁种模式取  相似文献   

7.
李其义 《种子》2007,26(10):107-110
“十五”期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审定、良种繁育、新品种引进、展示示范与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九五”和“十五”种子工程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的国家级原种场、部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国家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五个国家级区域试验站、马铃薯和油菜种子生产基地以及多个种子加工设施等,明显提高了全省农作物良种的繁育、生产、加工、检验、储藏、试验、示范、推广等综合能力,为贵州省种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满足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庄玉秀 《种子科技》2006,24(1):52-52
农作物良种繁育保纯主要是防止种子机械混杂和人为混杂。由于种子混杂,不仅直接影响到种子的纯度,同时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因此,防止种子在生产中混杂是良繁工作中的重点。根据笔者多年繁种经验,种子防杂保纯要特别注意把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9.
现代种子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年代,如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在加强宣传、优化服务的同时,关键在于种子质量,而良种繁育工作又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只有建立稳固和高标准的种子基地,完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实施规范化的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确保繁育出高标;隹、高质量的农作物种子。  相似文献   

10.
农以种为先。农作物良种繁殖工作是作好种子工作的基本保证.但要做到所繁育的农作物品种适销对路,繁殖量与供应量基本吻合,且种子质量有保证,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良种繁育人员、科研、生产、计划、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