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 《新农村》2005,(7):4-4
按照省、市委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要求,开化县结合本地实际,2005年将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本地用工培训和打造开化劳动力品牌的培训列为全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重点,计划全年培训农民1.6万人以上,实现转移就业9500人以上,使3600名培训后的农民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开化县在“七项结合”上狠下功夫,抓实农民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2.
洪雨鹤 《新农村》2004,(9):30-30
舟山市失海和被征地渔农民有10多万人,其中劳动力为7万多。这些被征地和失海渔农民劳动力中,失业人员为3.59万人,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为3.4万人,占总数的94.6%,无职业技能的失业人员为3.1万人,占失业人数的86.7%。据此,我们于2003年底实施了“暖人心、促发展”工程。这个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围绕就业、提高素质组织培训。就业是目标,培训是途径,通过教育培训授人以渔,让渔农民长本事、好务工。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建德市自2004年开始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到2007年底已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1.6万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2.9万人,转移就业率达70.7%;农业专业技能培训4.4万人;失地农民培训3120人;后备劳动力培训944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1.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3057人。  相似文献   

4.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温州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要求到2010年全市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100万人。经过2年的努力,全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05年10月底,全市已培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丽委办《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2004—2010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使全市80%的农村劳动力得到培训,较好地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取得主要成效有,一是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培训了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陆文龙 《新农村》2005,(1):31-32
常山县青石镇从2003年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工程”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4期,培训农民1651人,其中劳务输出培训12期,新增劳务输出人员1231人。通过培训。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412元。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工程”后,农民的人均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培训、转移、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中,该镇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俞昌明 《新农村》2003,(10):32-32
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成校在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中,走出了一条成人培训的新路子。根据市、区政府要求,该镇需缩减渔船100艘,800名渔民需转产转业。近三年,通过成校培训,使800名渔民顺利地向远洋捕捞、海运、养殖业转产和转业。虾峙镇成校成了舟山市进行转移劳动力培训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8.
定西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36万人,近年来为了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市上认真抓了包括“绿证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待项目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年培训人数达到12万人(次)。实践表明,凡经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农民年平均收入比未经培训的外出务工农民年平均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如果将全市富余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培训,使他们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直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加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人均年收入增加100元左右,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利用农户调查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的意愿受家庭劳动力人数、土地被征用情况、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劳动力人数、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收入期望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正相关;土地被征用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舟山市总人口97万,其中渔农村劳动力40余万?近年来,随着渔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加速推进,渔农民转产转业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签署,使更多捕捞渔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作业空间。据统计,目前全市渔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2.58万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民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年来,我市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一是农民工技能培训落实到位。近3年来,全市通过“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累计培训农民12万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仅2005年就鉴定培训学员18500人,发证17020人,其中初级2998人、中级11793人、高级981人、技师1248人。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目…  相似文献   

12.
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有利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人口转移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也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余杭区8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超过60万,占77.3%。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小农意识强,小富则安、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为此,余杭区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区政府专门发文要求各部门通力协作,创建农民教育培训新体系,系统地开展对各类农民的培训工作,每年教育培训农民1.5万人以上,从而使农民的整  相似文献   

13.
3月中旬召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现场动员会为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实现农业损失劳务输出补,确保大灾之年农民增收,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今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在去年基础上实现大的突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6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少于110万人,在今年5月底前开展各类现场招聘会500场次以上。  相似文献   

14.
骆楚楚 《新农村》2005,(6):30-31
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诸暨市枫桥成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统一部署,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镇举办各类农民素质培训班34期,培训农民3845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929人,本地用工培训949人,劳务技能培训568人,法律专项培训1118人,其它培训281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901人。  相似文献   

15.
王辉 《新农业》2013,(15):57
一、东港市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现状近几年来,东港市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受训农民达15万多人次,占农村从业劳动力的80%以上。主要在以下8个方面开展培训:一是开展远程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三年来,全市共招农民中专生1237人;二是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近几年每年引导性培训3000人、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三是实施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四年共培训产业农民4000  相似文献   

16.
龙游县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2003年,全县共举办农民培训班186期,培训107391人次。全年劳务输出培训7373人、本地用工培训3112人、农业技术培训1926人、预备劳动力培训4930人、农函大培训结业2575人。全  相似文献   

17.
金仁康 《新农村》2014,(9):49-51
2004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推动下,浙江省开始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快了农民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促进了广大农民创业就业活动的深入开展。至2012年底,全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00多万人;补助资金28.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3.5亿元。同时,为强化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战略,浙江省从2008年起组织开展了以文化科学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加快产业富民战略实施步伐,从2004年起,民乐县全面启动实施了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并成立了农科教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成立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抢抓资源整合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解决“三农”这一核心问题.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本着。抓提高农民素质就是抓发展,抓提高农民素质就是抓经济,抓提高农民素质就是抓根本”和“立足农村、面向市场、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的培训要求,狠抓了各类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的具体经验和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嵊州市金庭镇成校认真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了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各类农民素质培训。2004年共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86期,累计培训4926人次,党员和干部的受训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受训率达到51.2%,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发挥优势建立体系农民科技培训迈出新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就业环境,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个转变”的战略部署,成都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自2003年H月成立以来,不等不靠,利用自身贴近农民、贴近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