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鸵鸟的生物学特性: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但不会飞翔。鸵鸟长颈、长腿、体大、头小,是世界上现有鸟类中惟一的两趾鸟,其大趾承受全身重量,在遇到威胁的时候,它会用脚踢以保护自己。它奔跑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60公里,跨越幅度6~8米。成鸟平均身高2~3米,雄身体重150~200千克,雌鸟120~150千克。鸵鸟属草食动物。主要食物以草叶、种子、果子、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为协助消化,有时还吃一些沙粒和小石子。其消化道与其它畜禽均不同,它没有嗉囊,但有庞大的前胃,具有反刍动物瘤胃的功能,还具有发达的盲肠…  相似文献   

2.
3.
4.
<正>鸵鸟原产于非洲,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草食性禽类,具有寿命长、繁殖力强、生长快、耐粗饲、耐干旱、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鸵鸟肉是高蛋白(含有21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能量、口感鲜嫩的优质红肉,是人类理想的健康食品。鸵鸟皮具有柔软、坚韧、透气性好以及其毛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鸵鸟的饲养始于1988年,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起了鸵鸟产业研究中心,实验场,养殖场,已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鸵鸟人工养殖群体和世界上最大的鸵鸟基地及集繁殖,加工,生产为一体的鸵鸟系列产品基地,全方位发展鸵鸟产业.并具备了在全国推广和发展鸵鸟的能力以及提供多种服务的条件.鸵鸟以草食为主,不与人争粮;不与畜离争饲料,具有低饲养要求,高经济价值的特点,又有耐粒饲料的特性和家禽优秀的繁殖能力;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经济效益好.为发展特种养殖业开辟了一条新门路.我国人多,耕地少,有大量的的丘陵、草原、平原;也有干旱的沙漠和黄土地,气候变异大;完全适合鸵鸟的特性,驼鸟养殖业.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1 饲养鸵鸟的经济效益鸵鸟是珍禽,鸵鸟肉含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含  相似文献   

6.
鸵鸟养殖开发大有可为杜世铭田茂春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63071690年代以来,我国鸵鸟人工饲养作为畜牧生产新分支发展很快,全国现已建有大小鸵鸟场共200多家,总计拥有不同年龄段的鸵鸟两万多只。当前,出售的鸵鸟是卖给另一个正在开始起步的场作为种鸟群,以增...  相似文献   

7.
鸵鸟养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鸵鸟养殖业的现状 ,提出了发展我国鸵鸟产业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为鸵鸟养殖产业化、规范化和集约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我国鸵鸟养殖业历经10年发展,特别是世界鸵鸟大会于2004年5月在西安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的鸵鸟养殖业已由炒种转向产业化发展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劳 《中国畜牧杂志》1995,(4):55-55,59
鸵鸟养殖基础知识张劳(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鉴于鸵鸟的人工养殖发展速度与对鸵鸟的研究差距甚大,有关鸵鸟的科学信息缺乏阻碍着养殖业的发展,因此,现介绍鸵鸟养殖基础知识供读者参考。一、鸵鸟养殖业概况鸵鸟(ostrich,struthioc...  相似文献   

11.
中国鸵鸟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鸵鸟养殖的品种科学配制、利用地方饲料资源 ,疾病防治及产品加工 4个方面论述了我国鸵鸟产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世界 5 0多个国家与地区鸵鸟的养殖情况及鸵鸟与鸵鸟产品的国际市场现状 ,指出发展鸵鸟养殖的潜力很大 ,发展前景乐观。同时对鸵鸟的特性和经济价值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对将鸵鸟养殖列入开发大陆西部地区的“扶贫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养殖业生物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论述了我国养殖业生物安全的现状 ,以及生态环境、药残超限和动物产品安全等状况。同时 ,对养殖业生物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诸如重新认识兽医的重要性 ,改革现行的兽医行政体制 ,改革养殖业的生产经营模式 ,以及正视动物产品的安全性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丰富鸵鸟精子的形态资料和为提高鸵鸟的人工授精技术提供参考,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鸵鸟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且与其它非雀形目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的精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鸵鸟精子呈细长的圆柱状,分为头部、颈段、中段、尾段、末段,其结构与美洲鸵和Tinamou精子相似。鸵鸟精子头部由顶体和精子核组成,精子核中有一条顶体刺。鸵鸟精子没有明显的颈部。中段的外周环绕着线粒体鞘。主段的中央为轴丝,轴丝外周有纤维鞘。鸵鸟精子的超微结构与美洲鸵和tinamou相似,但是与其它非雀形目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精子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对鸵鸟进行早期的性别鉴定,可以确保期望的鸵鸟雌雄性别比例,雏鸟雌雄分群饲养,加快鸵鸟驯养进程,提高育雏成活率都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翻肛法,对人工饲养的1~3月龄育雏期非洲鸵鸟进行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在1月龄时就可根据有无生殖交媾器及其形态、大小的差别进行雌雄鉴别,打破了通常认为鸵鸟在4月龄时才可以进行性别鉴定的传统做法,为非洲鸵鸟的饲养管理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手臂引导法给5只鸵鸟进行阴道内输精,共输精16次,并在2周内收蛋17枚,其中有受精蛋8枚,受精率为50%,经孵化获得雏鸟7只。试验初步认为,对母鸵鸟进行训练后,用此方法进行输精是可行的;对鸵鸟这样大型的鸟类,进行阴道浅部输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鸵鸟几种常见传染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鸵鸟新城疫 (ND)、传染法氏囊病 (IBD)、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鸵鸟皮肤型禽痘、鼠伤寒沙门氏菌病 6种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牧草在农区畜牧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农区畜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牧草在农区畜牧业中的作用。说明应该进一步提高牧草在农区畜牧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了解非洲雄鸵鸟主要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对获取优质多量的精液,改进采精技术和开展鸵鸟的人工授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解剖学方法,对雄性鸵鸟主要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鸵鸟睾丸呈短棒状,两侧睾丸位置不对称,与其它家禽睾丸的特点有明显的差异;鸵鸟阴茎也很特殊,其阴茎背侧有用于射精的阴茎沟,它不同于哺乳类的尿生殖道,也不同于家禽的螺旋状的排精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