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域,观察鸟类物种并收集鸟粪,分离粪便内残渣中保留完整的种子,同时以去除果肉(皮)的种子、未经处理种子为对照进行萌发试验,分析食果鸟与食源植物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消化道后的鸟粪含种率为79.90%,含种数最多时为104粒,含种种类约为每份1~5种,其中,每份含1、2种种子的数量占比分别为63.40%、28.17%。经消化道的种子萌发率为22.22%,其与去除果肉(皮)的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未处理种子的萌发率。食果鸟粪便内共鉴定出食源植物5目10科11种,其物种果实主要以聚花果为主。取食多样性高的鸟类为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及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不同月份食果鸟取食食源植物的数量有明显差异(P<0.05),取食高峰期为8—11月份。不同生境间食果鸟及食源植物也存在一定差异。食源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而鸟类取食活动扩大了植物的传播距离,且经鸟类消化道的种子萌发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作者在阿克苏市周边选择了4种典型的生境,即果园、农田、防护林、荒漠开展鸟类群落多样性调查;同时将涉及的鸟类按食性分为杂食性鸟、食虫鸟、食谷鸟、猛禽4个鸟类食性集团,研究了不同群落捕食集团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4种不同生境的鸟类可划分为4类群落,其中果园区鸟类群落丰盛度最高,荒漠区鸟类群落丰盛度最低;农田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低;而防护林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最高;荒漠区鸟类群落均匀性指数最高。在4种生境中杂食性鸟密度比例最高,而食虫鸟种数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3.
石宜娟 《北京农业》2009,(12):25-26
为害特点 此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被害果蛀孔针眼大小,蛀孔流出眼珠状果胶,俗称“流眼泪”,不久干枯呈白色蜡质粉末,蛀孔愈合后成小黑点略凹陷。幼虫入果后在果肉里横串食,排粪于果肉,俗称“馅”,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受害后多呈畸形,俗称“猴头果”.被害果实不能食用,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4.
此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被害果蛀孔针眼大小,蛀孔流出眼珠状果胶,俗称“流眼泪”,不久干枯呈白色蜡质粉末,蛀孔愈合后成小黑点略凹陷。幼虫入果后在果肉里横串食,排粪于果肉,俗称“馅”,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受害后多呈畸形,俗称“猴头果”,被害果实不能食用,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采收 1.采收适期:柿果的采收期依气候和品种以及吃法而不同。鲜食的柿果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吃脆的。宜在果实已达应有的大小,果皮转黄色时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若采收过早,皮色尚绿,脱涩后制成软柿则水分多、甜味少,质粗而品质不良。另一种是吃软的。应待果实在树上黄色减褪,充分转为红色,即完熟后采收。若采收过早,果皮变黄色即采下,所制烘柿色劣味淡,品质较差。供制柿饼用的应以果皮黄色减褪,稍呈红色时为采收适期;未熟或完熟的柿果都不适宜,因未熟果肉质粗而甘味少;完熟果在干燥过程中易软化,表面生皱,所得干柿率低,且制柿时除皮困难。甜柿在树上已脱涩,采收后即可食,一般都作鲜果食用,最适采收期是在果皮完全转黄并开始转红色,肉质尚未软化时采收,此时品质最佳。甜柿过熟而肉质已软化者品质低下.风味不佳,而甘味减少。  相似文献   

6.
<正>为害特点此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被害果蛀孔针眼大小,蛀孔流出眼珠状果胶,俗称"流眼泪",不久干枯呈白色蜡质粉末,蛀孔愈合后成小黑点略凹陷。幼虫入果后在果肉里横串食,排粪于果肉,俗称"馅",没有充分膨大的幼  相似文献   

7.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苹果的主要蛀果害虫,该虫除危害梨、山楂、桃、李、杏、枣等多种果树。被害果似的果面上常出现针状大小,呈黑褐色凹陷的蛀果孔,四周呈浓绿色,外溢出泪珠状果胶,干涸呈白色蜡质膜。幼虫蛀入果实内后,在果皮下纵横蛀食果肉,随虫龄增大,逐渐向果心蛀食:前期蛀果的幼虫,在皮下潜食果肉,使果面凹陷不平:果实变形,形成畸形即所谓的“猴头”果;  相似文献   

8.
“新大美人”属较耐高温型的中小型西瓜新品种,早春栽培全生育期为80~90天,夏季栽培全生育期约为75天;果型呈长椭圆型.果皮黑绿带不明显黑条纹斑,果实美观,大小整齐,平均单瓜重4千克左右,果肉红色,肉质细爽多汁,种子少.中心糖度12,边糖10.5,糖度梯度小。果皮薄而韧,耐贮运。  相似文献   

9.
<正>越瓜是甜瓜的变种,越瓜分生食和加工两个类型:生食类型果皮薄,肉质脆嫩多汁,生食或拌凉菜,也可炒食、加工。加工类型的果皮较厚,果肉致密。生食略带酸味。黄骅市常郭镇西泊庄村从2012年开始引进越瓜品种栽培,成熟后用于  相似文献   

10.
鄂桃1号为地方品种,2001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其果重200~250克,最大果重550克。果面大部分着美丽的条纹状红霞,外观美。果肉白色,红色素占1/4-3/4,硬溶质,肉质细嫩松脆,汁液多,纤维少,酸甜适口,香味浓;可食率97%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5%-18.4%,可滴定酸0.13%,品质上。武汉地区成熟期7月上中旬,耐贮运。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11.
We simulated the effec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herbicide-tolerant (GMHT) crops on weed populations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seed-eating birds. We predict that weed populations might be reduced to low levels or practically eradicated, depending on the exact form of management. Consequent effects on the local use of fields by birds might be severe, because such reductions represent a major loss of food resources. The regional impacts of GMHT crops are shown to depend on whether the adoption of GMHT crops by farmers covaries with current weed levels.  相似文献   

12.
Exclosure experiment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ects of bird predation on arthropods. In a Mexican coffee plantation, we excluded foliage-gleaning bird and bat predators from coffee plants. Effects of bats and birds were additive. In the dry season, birds reduced arthropods in coffee plants by 30%; birds and bats together reduced arthropods by 46%. In the wet season, bats reduced arthropods by 84%, whereas birds reduced them by only 58%. We conclude that previous "bird" exclosure experiments may have systematically underestimated the effects of bats.  相似文献   

13.
在艾维茵商品代肉仔鸡日粮中(8~52日龄)添加1×10(-6)和5×10(-6)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sulph,简称特布他林),结果:①52日龄鸡的平均体重和饲料效率处理组均优于对照组,而按处理比较鸡的存活率较对照组高了4.3个百分点(P<0.05)。②试验组公鸡,每公斤净体重(活重减去全消化道内容物重)含腹脂、皮下脂和肠脂的总量(以下称合计量)由49.46g降低到43.75g,减少了5.71g(P<0.05),其中皮下脂肪减少了6.13g。与此相反,试验组母鸡每公斤净体重脂肪合计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1.78g。③日粮添加特布他林,使母鸡每公斤净体重内脏器官重(心、肝、脾、肺、肾和胰脏)增加9.11g,对公鸡内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在滇池海埂大堤捕捉131只取食人工投食的红嘴鸥,对其体重、全长等6项量衡度进行测量,并与20世纪60—80年代采自云南各地的红嘴鸥标本相应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成鸟体重、尾长无显著差异,而全长、翅长、跗踱长和喙长差异极显著;人工投食的红嘴鸥全长和喙长极显著小于自然觅食的个体,而翅长和跗踱长则显著大于自然觅食的个体;亚成鸟体重、翅长和跗踱长两者无显著差异,人工投食的亚成鸟全长、尾长和喙长则极显著小于自然觅食的亚成鸟相应量衡度。  相似文献   

15.
北京静福寺侧柏古树林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11 年4 月至2012 年4 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北京静福寺侧柏古树林区的侧柏古树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 阔叶林3 种林型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5 种,隶属8 目27 科,留鸟28 种,夏候鸟23 种,冬候鸟5 种, 旅鸟9 种,国家域级重点保护鸟类4 种;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44 种(占67.69%),东洋界鸟类9 种 (占13.85%),广布种12 种(占18.46%);优势种为大山雀、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和红嘴蓝鹊。调查结果显示:3 种林型鸟类种类、数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其中侧柏古树林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落叶阔叶林鸟类种类和 数量最多;而侧柏古树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但优势度指数最大;落叶阔叶林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针 阔混交林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调查结果反映出侧柏古树林鸟类分布最均匀,鸟类优势现象最明显。不同林型鸟类 食物功能团组成不一致,其中侧柏古树林鸟类包括4 种食物功能团,针阔混交林鸟类包括5 种食物功能团,落叶阔 叶林包括6 种食物功能团,反映出鸟类对不同林型生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对晋西隰县采集的372份鼠类天敌粪便和渣吐团样本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敌食物由鼠类、鸟类、昆虫类、植物类等动植物组成,其主要食物为鼠类,出现在样本中的百分比为69.62%;其次为鸟类和植物类,分别占17.20%和11.56%。进一步分析得出,各种鼠类在食物中出现的频率同该种鼠类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天敌取食鼠类具有选择性,捕食最多的猎物具备容易寻找和较易捕捉2个条件;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容易捕捉的基础上喜欢选择个体较大的种类。依据食性研究结果得出,天敌与鼠类之间存在着紧扣的食物链关系,在肯定天敌对减少鼠类的数目和为害以及控制鼠传疾病的流行方面作用的同时,提出了招引天敌灭鼠要事先做好调查研究,根据鼠情鼠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盲目行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于2009年秋季,对吉林省四平市二龙湖地区的秋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鸟类67种,隶属12目29科;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不同,其中阔叶林中鸟类多样性最高,为2.612,均匀度最大,为0.715;鸟类群落结构主要与环境中的食物资源、隐蔽条件及人为干扰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birds from northeastern China, including many complete skeletons of Confuciusornis, provide evidence for a fundamental dichotomy in the class Aves that may antedate the temporal occurrence of the Late Jurassic Archaeopteryx. The abundance of Confuciusornis may provide evidence of avian social behavior. Jurassic skeletal remains of an ornithurine bird lend further support to the idea of an early separation of the line that gave rise to modern birds. Chaoyangia, an ornithurine bir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has premaxillary teeth.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果实特性,探究鸟类取食行为与秋冬季食源树种果实特性的相关性,为城市引鸟植物景观营建和生物多样性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定点定时对鸟类取食行为进行周期性观测记录,根据前期观测结果,选择鸟类最为喜好的10种常见园林树种,拍照记录其果实所处的环境和果实形态变化,检测被取食期间果实的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果实所处植物空间可分为3类:①常绿且枝硬舒展,区分明显内外空间;②常绿且枝软密集,稍区分内外空间等;③落叶且枝硬舒展,不区分内外空间。果实所处植物空间特征的安全隐蔽性和起落便捷性会直接影响鸟类是否倾向于取食该果实,同时果实空间环境的内部特点会影响鸟类取食该果实的方式,针对枝软且复杂逼仄的环境,体形较大的鸟类例如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等会选择停留于植物顶部取食,体形较小的鸟类例如大山雀Parus major等会选择进入植物内部取食。果实的形态变化特征可分为2类:①果实形态在果熟后60 d内基本不变;②果实形态在果熟后60 d内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枯萎。其果实挂果状态会影响鸟类的取食倾向,新鲜饱满的果实对鸟类更具吸引力,挂果状态保持较差的树种如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等只在果实成熟的早期阶段被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取食,挂果状态保持良好的树种如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等则被白头鹎和乌鸫Turdus merula长期持续取食。果实的内含物会影响鸟类的取食倾向,含糖量高的果实更易吸引白头鹎和乌鸫,白头鹎更倾向于酸质量分数较高的果实而乌鸫更倾向于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果实。  结论  为了提升城市绿地中的鸟类多样性,应保证食源树种种植位置的隐蔽性,重点选择具有较好挂果状态保持能力和较高含糖量的常绿高大乔木作为其食源树种。图9表5参27  相似文献   

20.
李海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045-3049
按《世界鸟类分类及分布名录》的分类体系,调查统计四川省雷波县豆沙溪沟流域水电规划区鸟类的组成、区系状况、居留性质、珍稀鸟类以及分布情况.对该区域进行调查统计得鸟类11目31科87种,其中留鸟60种、夏候鸟20种、冬候鸟3种及旅鸟4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繁殖鸟类占该区域鸟类的91.95%,成为该区域鸟类组成中的主要优势类群,该区域内植被划分为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低山灌草丛、农耕地植被及河流湿地5个类型,繁殖鸟类在各植被类型中仍然占据主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