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嫣 《中国食用菌》2019,(9):I0070-I0070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大多集中在躯体健康上,对身心健康概念多没有足够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之而来的也是人们源源不断的烦恼。人们开始对自身发展进行深思与反思,心理的健康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鉴于此,由陈俊伊主编的《音乐与健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一书,作者基于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考虑当下人们的心理压力以及健康关注侧重点的转移,以音乐为切入点,围绕音乐与健康展开了叙述,旨在帮助人们运用音乐疗法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释放学习疲劳,从而也对音乐疗法深入人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蒲承玺 《中国食用菌》2020,(3):I0034-I003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越发重视健康问题,包括饮食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这从侧面体现出保健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现如今,健康的内涵更加丰富,健康不单是指身体无疾病,需要心理、精神、情绪各方面都表现出稳定良好的状态。经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想通过健身运动,实现提高自己健康水平的目的,然而,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对体育保健、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并不了解.  相似文献   

3.
刘君  苏谢敏 《中国食用菌》2020,(1):I0036-I0036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部分人的健康观念仅仅是停留在身体技能的健康状况上,对身心健康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的健康不单单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应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健康,这也是所谓的大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4.
万勋 《中国食用菌》2020,(3):I0037-I0037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与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人们已经摆脱了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因此,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健康已经替代温饱,成了新时代的代名词。在吃得饱的同时,人们还要吃得健康,饮食健康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条件之一,但是,一个人身体的健康绝不仅仅依靠健康饮食就能达到,适量的运动以及规律的生活作息同样是保持健康的重中之重。所以说,一个人的健康是要由健康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适量的体育运动等多种条件来维持的。  相似文献   

5.
陈平 《吉林蔬菜》2012,(3):35-36
民以食为天。健康的饮食是保证人们生活和健康水平的必要条件。生产有机食品保障人民健康水平,是农业生产部门的责任。而有机农业的概念不仅仅是某些专家的学术建议,而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迫切需求。搞好有机农业生产,关乎人们生活质量和饮食健康水平,是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杨梅 《现代园艺》2021,(6):52-5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正不断地改变各行各业。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问题凸显,城市人群出现亚健康问题,人们开始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健康产业园作为高端的康养综合体,现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在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健康产品能有效提升景观的体验。而且好的景观不仅可改善康养环境,还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有利于提升产业园内的康养效果。主要以健康和康养作为核心出发点,探究了健康产业园景观规划与设计。良好的康养景观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同时也能填补人们的精神感受,主要借助案例研究法,资料收集法及实地考察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健康及康养两方面内容,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追求健康的本质一样,表达的都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康是康养的最终目标,康养模式下的产业园的景观设计必须要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此作为背景,提出了相关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要彰显自然色彩,体现亲和力,在此基础之上,梳理了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从前期的调查到最终的策划活动,都是以人的需求作为导向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班婵 《吉林蔬菜》2010,(5):115-115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保护的不断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或对蔬菜品种的单一要求,营养健康安全卫生的绿色蔬菜一天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为防止或减少蔬菜中残留农药、化肥对人体造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重视,珍视生命,崇尚健康生活,日益摆上生活的重要位置。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衣食住行为重要元素。人们热爱大自然,向往愉悦健康的饮食,舒适的住所及惬意的旅行。这些都是建立在悠美的环境及健康舒适的饮食及住行之中。如何快乐健康的生活是今后日益显著的生活标志。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新鲜有营养,还要卫生、安全、健康。工厂化生产无公害豆芽,正是适应了当代社会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健康的蔬菜,满足人们对美味佳肴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工厂化生产豆芽的优势,总结了无公害豆芽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07,(3):56-56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也是健康至上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人们都知道:健康是“1”,其他(金钱、地位、财富、事业、家庭等)都是“0”。没有了健康这个“1”,一切都没有意义。然而,人们美好的愿望似乎越来越抵挡不了现实的残酷;恶性肿瘤来势汹汹、糖尿病铺天盖地、高血压泛滥成灾……… 于是,人们开始感叹:健康危机四伏,年龄越大,健康越遥不可及。 其实,健康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只要多学点医学知识,多重视些自我保健,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蔬菜营养学的角度论述了有关蔬菜的种类、营养、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应用,指导人们在蔬菜采购过程中,如何选择优质、安全、健康的无污染新鲜蔬菜,以促进现代人健康、和谐生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们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带来的压力,纷纷走出居住的城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体验山水幽谷,释放压力。由于环境污染增加,生活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在众多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城市居民群体中,森林康养随之产生,深受热捧。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森林旅游由游山、看水、赏景向健康养生转变,变成了与养生、休闲相结合的新体验。根据房县森林康养旅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森林资源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了房县森林健康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并对森林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风景园林是最佳的人居外围环境,它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旨在为人们创造生态、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活增添新的活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停留于原先的温饱,而是更加注重饮食的均衡和健康,追求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马铃薯作为一种健康的食物,也越来越被更多人所喜爱和接受。本文主要就马铃薯茎尖组织的脱毒培养技术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多吃蔬菜、水果的健康理念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16.
彭琳 《花卉》2019,(18):15-1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提升,推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对于健康性的食品非常受欢迎,而黑果腺肋花楸属于一种非常健康的水果,在药用、食用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此,本文针对黑果腺肋花楸功效及药用食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亚健康的问题逐渐被重视。森林康养作为一个健康产业的新业态,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探讨了在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应用园艺疗法理论从而达到陶冶人们情操、提升人们健康指数。以国家南方药用植物博览园"东蕴""北健"为例进行研究,从设计原则的合理确定、植物配置和五感空间的营造等方面着手,在植物特有属性的角度分析园艺疗法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秋林 《花卉》2020,(10):183-184
绿色植物已经构成了我国现代林业的经济主体,通过种植树木,有效地绿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和休闲娱乐的空间,为广大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还可以为林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开发和保护原有绿色林木的自然资源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探索现代林业的育苗技术与先进的造林工艺方法,培育新的树苗,不断扩大原有林木可以种植的面积,为广大人们提供健康、和谐、舒适的伐木造林生活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蔬菜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副食品,关乎人们健康水平。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于城乡菜农经济效益和人们生活需要关系重大。目前,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艳珍 《现代园艺》2014,(16):142-143
开放式公园是现代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公园。它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主体,不断地愉悦人们的身心,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开放式公园而言,它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是维系开放式公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进行绿色管理,不断地优化开放式公园的布局和发展,真正地实现它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