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殖式: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每0.067公顷产量3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2.
《农业新技术》2004,(3):20-20
一、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 g左右)和品质.产量30kg/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3.
1 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环节,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亩产量30千克左右。 2 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 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转变;  相似文献   

4.
1.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殖式: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每0.067公顷产量3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5.
陈泽 《饲料研究》2001,(9):35-35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每公顷产成蟹675 kg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80~225 kg,增加效益6 0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 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公顷蟹池放养15~22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二、适当补投粉状饲料。对混养青虾的蟹池,除按正常喂蟹的方法投喂饲料外,在生长旺季,还应适当补投粉状饲…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养殖池塘条件、养殖前准备工作、蟹鱼种的放养模式以及饵料投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14,(10):34-35
<正>一、大规格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合理放养技术1.提早放养扣蟹,以延长养殖周期。这是生产大规格商品蟹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尽量提早放养扣蟹,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放养扣蟹。2.放养优质、大规格蟹种。放养优质、大规格扣蟹是大规格商品蟹养殖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河蟹养殖规格的重要措施之一。放养的扣蟹,要求种质纯正,符合河蟹种质标准要求:规格为6g~15g/尾;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爬行活跃、行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身上无附着物、手抓松开后立即四散逃  相似文献   

8.
稻田成蟹不同规格、不同密度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稻田成蟹养殖的放养规格及放养密度与其产量和规格的关系,进行了放养扣蟹规格分别为120只/kg、160只/kg、200只/kg,放养密度分别为500只/667m^2、650只/667m2、800只/667m^2三种模式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扣蟹规格在120~160只/kg、密度在500~650只/667m^2的放养模式能使河蟹的规格及经济效益都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五、蟹苗放养。在直播三叶期或秧苗移栽定植7—10天后,即可放养蟹苗。稻田在放蟹苗一周前,必须停止施用农药和化肥,并将稻田水排干、晾晒一天左右,以达消毒洁田之作用。然后放进新水,即可放苗。放养蟹苗要求大小规格一致,个体重30克以上的小蟹,每亩放养3000—3500只,若放蟹苗或幼蟹一般每亩可放1.5—3.5万只。放养时要注意均匀分散投入,避免稀密不均,造成局部蟹种过于集中而引起自相残杀,降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标准,选择水草繁茂的草型湖135hm^2,利用丰富的天然饵料,通过控制水生生物的数量,调节水质、控制生态环境,进行蟹鱼混养,并采取生态养殖模式,放养规格5-15g/只扣蟹14万只,规格1万只/kg豆蟹15万只,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河蟹养殖亏本的大约占20%。为了帮助亏损户扭亏增盈,现将养殖河蟹失败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供参考。 一、养殖失败的原因 (一)清塘不彻底,防寒不及时 近几年来,蟹大约有80%的种用苗是人工培育的豆蟹。由于豆蟹规格小,很容易受青蛙、蟾蜍、水老鼠、龙虾危害。据专家解剖一只中等大小的青蛙,发现内脏里竟有13只未消化的豆蟹。又如一家养蟹户有0.134公顷蟹池,由于没有带水清塘,在5月中旬投放了1.2万只豆蟹,6月份却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借鉴近年来河蟹方面的有关科研成果,优化了河蟹饲料配方设计,指导河蟹养殖户合理使用河蟹饲料。经过养殖试验,试验组比对照组大规格河蟹产出比例增加17.25%,产量增加44.2%,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作了有益的尝试。1河蟹饲料配方设计1.1河蟹饲料配方设计依据1.1.1河蟹食性河蟹属杂食性甲壳动物,既食动物性饵料,又食植物性饵料,但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其摄食量随季节和水温的变化而有差异(图1、图2)。1.1.2河蟹饲料适宜的蛋白质、能量和能蛋比河蟹饲料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40%左右,饲料的总能量为2880~3490kcal/kg,能…  相似文献   

13.
1蟹种的来源及放养1.1蟹种来源及质量要求蟹种是正宗的长江水系蟹苗,在无公害条件下育成的蟹种。要求在育苗育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处理,从源头上保证养殖出的商品蟹无药物残留,达到生产无公害绿色商品蟹的要求。蟹种应达到无性早熟症状,规格整齐,附肢齐全,体质  相似文献   

14.
选,即选择鱼种 黑鱼养殖应投放大规格优质鱼种,规格在10~15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投放2 000~2 500尾,并可套养200~300尾大规格花白鲢种.  相似文献   

15.
一、优质蟹种的识别。健康活泼的蟹种规格整齐、爬动迅速,如把蟹种积聚盆中很快向四周爬开并较快达到盆周沿壁上攀,较差的便留在盆中间。肢体完整,色泽鲜亮,将其腹部朝天很快翻身,反应灵敏。 二、蟹种的装运。蟹种装运前剔除伤残和死亡蟹种,让其吸足清水,身体冲洗干净及时运输。装运大规格蟹种比较容易,可用编织塑料袋,筛绢袋,窗纱袋等透气的  相似文献   

16.
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是河蟹多种模式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基础,是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商品蟹规格的重要一环。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大棚建造及准备 1.搭棚建池:土池面积一般0.034~0.067公顷,池深0.8~1.2米,水深0.3~0.8米,东西向为宜,池底平坦,池坡比1:15左右;塑料大棚钢架或竹木框架,两端开门,  相似文献   

17.
(一)水草和螺蛳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通过种草投螺,在蟹池中与河蟹互生共存,水草能吸取池底和池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螺蛳的生长能摄食河蟹的剩渣残饵和蟹池中的浮游动、植物以及有机质,起到净化水质“清道夫”的作用,同时,水草是河蟹生长不可缺少的植物性饵料,螺肉更是河蟹的优质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由于池塘环境的局限性和生产经验的不足,不少成蟹的上市规格偏小,直接影响养蟹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和多年的实践,现将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关键分析如下,供广大养蟹朋友参考。 一、科学建造蟹池 蟹池要安排在交通方便排水注水容  相似文献   

19.
培育池靠近水源,安静,水质符合国家渔业养殖用水要求,池面积(5×667m2~10×667m2),水深1.5~2.0m,池底平坦,土质为壤土。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配备增氧、投饵、抽水等设备。池塘保留淤泥,于放苗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放苗前向池内注水,施经发酵并消毒的畜禽粪肥,2~3d后再投施EM菌、单细胞藻类激活素等。选优质夏花苗种。放养密度依据计划养成鱼种的规格确定。苗种放养前用聚维酮碘溶液或食盐溶液浸浴。加强水质、投喂等技术管理及病害防治,经4个月左右黄颡鱼种体长达8~10cm,可转入成鱼养殖。  相似文献   

20.
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欲提高养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必须有优质蟹种作保证。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应了解幼蟹的各种习性,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蟹种培育的实践,将幼蟹的习性和培育蟹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