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技术简介 我国农业耕地面积中,干旱面积约有 7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51.9%,其中北方旱地面积 5300万公顷,南方1700万公顷,分布于 20余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且水资源在地理和时空方面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旱地作物比有灌溉条件作物每公顷产量低 1200~ 3000kg。所以,加速推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偏关县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以及机械化设施农业工程的实施对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所起的作用,论证了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情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兰 《四川农机》2001,(2):20-21
2000年夏天,笔者随中国农业部考察团前往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 15天的旱作节水及保护性耕作农业专题考察。在澳农林渔业部工作人员的安排和陪同下,考察团参观访问了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可持续农业灌溉研究院、农业大学、农机生产企业和农场。现将本人在澳的所见所闻作一个初略的介绍。   一、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其余为旱作农业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水份和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澳大利亚的…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措施及机理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指在没有灌溉条件,作物生长依靠有限降雨供给的耕地上,采用加深耕作层和培肥土壤肥力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旱地作物产量的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我省现行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从山西的自然特点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改变目前旱作农业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保护生态环境,旱地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共识。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旱作农业大国,多数农田已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国旱地耕作方式的研究,10多年来有向少耕、覆盖发展的趋势。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减耕覆盖耕作法”,中  相似文献   

6.
为改变目前旱作农业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保护生态环境,旱地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共识.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旱作农业大国,多数农田已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国旱地耕作方式的研究,10多年来有向少耕、覆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从其内涵而言,是指在没有灌溉条件,作物生长依靠有限降雨供给的耕地上,采用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功能和培肥土壤肥力为主的机械化组合配套作业,达到提高旱地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目的的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其外延有:选用抗旱、优质、高产新品种和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防病虫和除草等农业和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保护性耕作是我国旱作农业耕作制度上的一项创新,是促进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鄄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情况全县现有耕地面积80万亩,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118.98万kW,,拖拉机保有量达到9145台,其中大型拖拉机达5366台,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2.6%,2012年全县保护性耕作小麦20万亩。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大部分属于旱作农业区。改变传统耕作方法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广大北方旱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是以农业机械化技术措施为主,与其它农艺措施配套实施的一项农业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对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土壤抗旱能力,从而实现旱地作物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1、机械深耕(1)对土层较厚的旱地深耕。长期以来用畜力或小型拖拉机耕地,其耕深一般在10cm左右,耕层下形成了一个5~10cm的坚硬的“犁底层”。这层土壤孔隙度小、容重大、透水性差、作物根系难以下扎,严…  相似文献   

10.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全省旱地约266.7万公倾,占耕地面积的70%,加之沿袭传统的耕作方法,致使土质坚硬,活土层达不到10厘米,理化性能差,蓄不住天然水,多数年份是“春天保不住苗,秋天打不下粮”。自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以来,山西省找到了一条治理干旱的有效措施——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即通过科学耕作和合理施用有机肥等肥料,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蓄土纳水功能,从而达到旱地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旱作农田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机械化旱作农田节水技术的几种方式,对保护性工作、覆盖灌溉、生物保水剂等机械化节水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耕作方式进行了对比,从而说明机械化旱作农田节水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阐述了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区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概述北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票市的推广应用情况、实施效果与推广经验,为推动北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旱作农业是指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不进行灌溉,依靠农业机械的合理耕作技术,而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其重点体现在机械化耕作技术上,它是实现蓄水保墒,减少水分蒸发,培肥地力的重要手段,是稳定和发展旱地粮食生产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是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根据昌图县玉米田垄沟间隔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推广实践,提出适合辽北旱作农业的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应用方案,以期为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1 我国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及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只有8%的淡水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单位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9%,全国无灌溉条件的旱地0.45亿hm2,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47%,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3%,据统计,我国用水量的70%是农业灌溉用水,而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每立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工程技术,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对于保障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具有长远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阐述旱作农业工程节水技术的内涵,介绍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少免耕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改旱技术5种技术内容,为旱作农业工程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 我国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及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只有8%的淡水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单位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9%,全国无灌溉条件的旱地0.45亿hm~2,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47%,旱区  相似文献   

18.
屯留县地处上党盆地西侧,全县24万人,总耕地面积3.87万hm2,其中旱地面积占到80%。从20世纪80年代起,屯留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机械化旱作农业暨保护性耕作重点工程建设县,特别是机械化旱作农业是全国的发源地,为全国旱作农业提供了一定的典型经验。近年来,屯留县农机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把建设全省最大的、一流的绿色(有机)经济区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主攻方向”的总体思路。在搞好农机重点工程建设上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使全县农机田间耕作总动力达到7.5kW,农机化程度不断提高。从2001年起,屯留县开始了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做好春耕期间机械化生产,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节水等13项春耕农机作业技术要点,技术要点包括内容、要求、注意事项三个部分。作业技术要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属干旱、半干旱的土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2%,其中不能灌溉的完全旱地有3600万hm2。这些土地粮食产量长期以来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各地实践已证明,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从故城县魏家院旱作农业试点的成功经验,谈谈衡水市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