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樱桃设施栽培成熟上市早、经济效益好,据估计,2011年全国甜樱桃设施栽培面积约有3 000hm2,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等地。设施栽培樱桃可比露地提早60d上市,地头价格为80~400元/kg,高者可达500元/kg。塑料大棚造价3万~4万元/667m2。大棚生产的产量约为500~750kg/667m2,每667m2收入可达3万~5万元甚至更高[1]。在适宜的地区推广设施栽培甜樱桃对  相似文献   

2.
甜樱桃幼树进入结果期较晚,栽植1年生幼树需3~5年后才进入结果期,而进入丰产期需7年以上.我国北方保护地栽培甜樱桃,为达到当年栽植翌年见效,必须栽植5~10年生的结果大树,这是露地不适宜栽植甜樱桃的地区从事保护地生产的一条有效捷径.根据多年栽培经验,我们总结出甜樱桃保护地大树移栽的速成高效栽培技术,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甜樱桃在管理措施较好的条件下,幼树栽植3年开始挂果,挂果前期没有经济收益。为此,我们于2009~2011年对甜樱桃新建幼树园进行间作种植经济作物。实践表明:甜樱桃幼树期间作大蒜、辣椒、甜樱桃育苗、马铃薯等,能有效利用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增加果园前期经济收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甜樱桃幼树园栽培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甜樱桃(Prunus avium L.,2n=16)原产于黑海沿岸和西亚,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西部及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1]。自19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甜樱桃栽植面积已有20万hm^2,适栽地区主要集中在胶东和辽东半岛。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通过调控环境因子,甜樱桃的栽培区域可以扩展到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首先从事甜樱桃的设施促成栽培技术研究,1994 年辽宁大连甜樱桃温室栽培取得成功,并在北方地区广泛应用,其中山东和辽宁已成为甜樱设施栽培的主产区[2]。  相似文献   

5.
设施温室栽培甜樱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几年来,凌源市设施温室甜樱桃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调查表明,对甜樱桃采用设施温室栽培,甜樱桃的果实采收期比露地提早1-2个月,经济效益比露地栽培高15-20倍甚至更多。甜樱桃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独特,在生产中常常有“樱桃好吃树难栽”的农谚。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省阜新市严寒沙化地区,采用日光温室配套技术栽培甜樱桃,5年生幼树栽植第2年,获得株产量5~10kg,666.7m~2产量400kg,比露地栽培提早成熟上市50天,采摘价格每千克200元,为中国严寒地区的设施甜樱桃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甜樱桃果实汁多味美,酸甜爽口,营养丰富。为了能在早春就有鲜樱桃供应上市,于1996~1998年进行甜樱桃冬季温室栽培技术试验,结果温室樱桃成熟期较露地早50d(天),平均667m2产量达7257kg,经济效果近6万元。1基本情况温室甜樱桃栽培试验在...  相似文献   

8.
在甜樱桃自然休眠阶段,即使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与光照,甜樱桃也不能正常萌芽、开花,只有通过一定量的适宜低温,才能解除休眠,低温量不足时,萌芽、开花晚,花期不整齐。因此,解除自然休眠早晚是决定温室栽培甜樱桃升温时期的重要因素。为使温室栽培甜樱桃尽早通过自然休眠,日光温室扣棚初期,利用温室设施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促使甜樱桃提前解除自然休眠,提早开花,从而使果实提早成熟上市。此项技术在我国甜樱桃保护地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以往的文献多为日光温室栽培的综合技术研究,较少涉及在自然休眠期温室调控温度对解除甜樱桃自然休眠效果的调查分析。为此,  相似文献   

9.
设施甜樱桃幼树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辽宁省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开始设施甜樱桃栽培,起步较早。目前该镇已建现代化甜樱桃温室1 500多栋,180 hm^2,产量0.3万t,经济效益300-500万元/hm^2。该镇崔屯村上崔屯2014年新建温室占地面积913.5m^2,宽10.5 m、高4.8 m,长87 m,钢架结构,配备简易的滴灌设备。  相似文献   

10.
大棚栽培树种以甜樱桃、油桃、葡萄较为成熟.甜樱桃结果稍晚.霉地一般需要3年~4年才结果。发展大棚樱桃应先栽树,等进入结果期再扣棚;油桃一般栽后第二年,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产量800kg/667m。~1000kg/667m^2;葡萄在栽后第三年产量可达2500kg/667m^2.除此以外,适合保护地栽培的果树还有杏和李子等.  相似文献   

11.
<正>甜樱桃设施栽培经济效益高,亩收入每年一般在4万~6万元。同时设施栽培规避了一些灾害性天气,效益稳定,已成为临朐县果树栽培中的一个亮点。截止到2012年底,临朐县甜樱桃保护地栽培面积已近2万亩,并形成了以城关街道,龙岗、辛寨镇为主的基地。由于设施内的特殊环境以及果农为了追求产量,不断加大的化肥使用量,使得土壤  相似文献   

12.
<正>甜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树种,年平均气温10~12℃的地区为其适宜栽培区,露地栽培即可;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可以进行设施栽培[1],生产的甜樱桃比露地提早一二个月上市。辽宁省是我国设施甜樱桃主产区,面积达0.75万hm2。2002年报道在辽宁南部甜樱桃成熟期最早为4月上旬[2],现在设施条件下果实成熟期可提前到2月初,为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推广设施甜樱桃栽培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甜樱桃是核果类果树中结果较晚的树种,不论在设施内或露地栽1年生苗,一般要3~4年才开始结果,5~6年后才进入盛果期.北京市丰台区洛平设施精品园,1997年在北京率先利用原栽培蔬菜的日光温室于11月份移栽已形成花芽的4年生甜樱桃大苗,栽后第1年就结果,667平方米产果约100千克,第3年达350千克.随后几年继续扩大面积,现有温室面积10×667平方米,年产超5000千克.由于效益可观,近年附近一些单位,也在扩大栽培.  相似文献   

14.
甜樱桃是北方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的树种,采用设施栽培,经济效益更为突出。设施甜樱桃限根密植促成栽培技术以增加单产、提高品质、降低人工成本为目的,利用有机栽培基质,在控根器中对甜樱桃进行限根栽培,加大栽植密度。该技术从温室的建造、品种选择与容器限根栽植、温室环境调控、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设施甜樱桃限根促成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省凌海市开始尝试设施甜樱桃栽培,主要以栽培1~4年生幼树为主。樱桃幼树提早结果是科研单位的研究重点,不仅能降低建园成本,还可以加快优新品种推广速度。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樱桃课题组结合国家村级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指导了该市双羊镇新站村一户果农一面倒栽培的大棚樱桃。  相似文献   

16.
甜樱桃丰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金州区被确立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旅游观光农业随之蓬勃发展,游客自采自品甜樱桃的归真返璞开发模式,尤其是“金州大樱桃节”的连年举办,为栽培者带来了较高的收益。仅2008年全区有大樱桃采摘园30多个,共接待游客24万人次,门票收入900万元,大樱桃采摘收入达4260万元。果农栽培大樱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自2002~2007年全区甜樱桃栽培面积由原来的3300hm^2猛增至6800hm^2,由过去占水果总面积的3%提高到39%。为了搞好甜樱桃丰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使全区甜樱桃栽培规范化、模式化、无公害化,  相似文献   

17.
正甜樱桃因其色泽鲜艳,味道甘甜可口,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经过20余年的发展,设施甜樱桃栽培面积迅猛发展,仅大连地区就达2667hm~2(4万余亩)。针对温室甜樱桃花期不一致、花期太长、授粉受精不良等问题,详细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对温室甜樱桃生产者提供积极的指导(图1)。1提高授粉受精措施1.1促进花芽分化花器官发育的好坏,直接决定果实的产量和品  相似文献   

18.
最近十年,欧洲甜樱桃(以下简称甜樱桃)在世界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2002年世界甜樱桃的收获面积为36.5万hm^2。近几年世界甜樱桃总产量在180万~190万t之间。甜樱桃种植业是效益最好的种植业之一,美国农民称甜樱桃种植业为“黄金种植业(Gold plantation)”。我国甜樱桃种植业起步晚、面积小、总产量少。据各地估计,我国甜樱桃栽培面积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甜樱桃的栽培历史、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中国甜樱桃的栽培历史、种植情况、栽培品种、砧木、树形以及温室栽培情况。至2016年,全国甜樱桃栽培总面积约18万hm~2,产量约70万t;温室种植面积约1万hm~2,产量约9万t。主栽品种红灯、早大果、美早等。砧木主要有中国樱桃、山樱、酸樱桃、马哈利及其杂交后代。栽培树形主要为纺锤形、篱壁形、小冠疏层形、丛枝形等。  相似文献   

20.
枣庄市盛产中国樱桃,栽培历史悠久,主要栽培品种有大窝娄叶、小窝娄叶和滕县大红樱桃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引种栽培甜樱桃红灯、大紫和雷尼等,近年又引进了乌克兰系列品种早大果和早红宝石等,选育了岱红和超早红等优良品种.目前全市樱桃栽培面积已超过3000hm2,年产樱桃1.8万t,主要分布在山亭区水泉镇、冯卯镇、徐庄、北庄、店子和市中区齐村,滕州羊庄也有少量分布.目前甜樱桃多为幼树,结果树大多是在中国樱桃上改接的大树,因而总产较低,预计3~5年后产量会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