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桧柏为柏科圆柏属常绿大乔木,树冠塔形或圆锥形。树皮红褐色,条、片状纵裂。幼树全为针状叶,随树龄增长,鳞状叶逐渐代替针状叶。雌雄异株或同株。4~5月开花,翌年10~11月果熟,球果浆果状,成熟时紫黑色,被有白粉,果肉变软,需及时采集,否则,种子会从树上自然脱落,被鼠类吃掉。  相似文献   

2.
仙人掌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人掌为多年生植物,老干木质化,叶退化成针状、刺状或毛状,茎发达,扁平状.花多为黄色,花期6~7月.  相似文献   

3.
蕙兰     
<正>兰科蕙兰属草本植物。假鱗茎不明显。叶5~8枚,长25~80m,宽0.7~1.2cm,叶脉透亮,边缘常有粗锯齿。花葶近直立,长35~50 cm,总状花序;萼片近披针状,长2.5~3.5cm,宽0.6~0.8  相似文献   

4.
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 Wils.)别名野厚朴,为木兰科落叶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50厘米。单叶互生,叶倒披针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9~15厘米,宽4~6厘米。先叶开花,两性花,有芳香,单生枝  相似文献   

5.
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stata(Rehd.)Hand-Mazz.]为蔷薇科鲜卑花属落叶灌木。因叶片长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与本属其它种类不同而得名。1形态特征窄叶鲜卑花为落叶灌木,高达2.5m,小枝圆柱形微具棱。单叶互生,叶窄披针形、倒披针形,稀长椭圆形,长3~7cm,宽6~10mm,先端急尖或突尖,基  相似文献   

6.
一、形态特征 紫穗槐,又称棉槐、紫花槐,是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高1~4米,枝叶繁密,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个,呈卯形、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图形,长1.5~4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或微凹,有短尖,基部圆形,两面有白色短柔毛直伸,皮暗灰色,叶内有透明油腺点,幼叶密被毛,老叶毛稀疏。小枝青灰褐色,有凸起锈色皮孔,幼时密被柔毛。侧芽小,常2个叠生。  相似文献   

7.
以光雾山彩叶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彩叶林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12×10~8元,彩叶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0.97×10~8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大小关系为:固碳释氧森林游憩涵养水源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林副产品净化大气。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游憩价值低于同类型或同区域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枝、嫩枝密被柔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8 cm,宽2.8~9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微心形;老叶叶背被柔毛或被稀疏短毛;侧脉5~7;叶柄长0.8~2 cm,后变无毛。雌雄异株,但间或雄株中有少数雌花,雌株中有少数雄  相似文献   

9.
油柿为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植物,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成薄片状剥落,露出白色的内皮。冬芽芽鳞内面的密生棕色柔毛。叶纸质,长圆状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5~17(20)cm,宽3.5~10(12)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不对称,边缘稍背卷;叶背被黄  相似文献   

10.
无刺龙牙楤木生物学特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观察,龙牙楤木随着枝条生长,1~2年生枝和嫩枝通常生向下的针状刺,仅节上有刺或几无刺,通常老枝或花序附近的枝生刺较少或近无刺,一旦出现无刺,再长出的新枝都无刺,无刺性状相对有刺性状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无刺现象具有一定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外界因子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主要外界影响因子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制备的滤汁的鲜叶比水(w/v)为1∶8~1∶10,干叶粉比水(w/v)为1∶25~1∶30较为合适;添加0.02%~0.04%Mg2 或Ca2 能形成胶凝强度适中的叶豆腐,K 、Na 、Cl-、CO32-无促胶凝作用;在90℃加热30min不破坏被其叶滤汁胶凝特性;调整滤汁pH在4~5之间,能形成固定形态,质地均匀的叶豆腐;葡萄糖酸内酯有促胶凝作用,而琼脂仅起凝固作用,形成的叶豆腐弹性小,韧性差。  相似文献   

12.
正常夏石竹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30cm,簇生,叶线状披针形,蓝灰色。花单生或几朵簇生,花粉红或白色,花期5~7月。蒴果,果熟期7~8月。常夏石竹原产欧洲,我国新近引种栽培,性喜光,亦较耐阴,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经霜冻仍常绿。适生温度15℃~  相似文献   

13.
以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临沧市的5个县收集保存的风吹楠和大叶风吹楠为材料,采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和分光光度计测定风吹楠和大叶风吹楠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风吹楠6个家系90株1 350片叶的SPAD值变幅为51.00~82.00,总叶绿素含量在6个家系间的变幅为2.11~3.75 mg/g,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大叶风吹楠4个家系60株900片叶的SPAD值变幅为48.00~72.00,总叶绿素含量在4个家系间的变幅为1.79~2.59 mg/g,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共10个家系150株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来估测叶绿素含量。风吹楠与大叶风吹楠的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树干通直,小枝规则互生,分长枝与短枝二型。叶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倒披针状线形,柔软,上面中脉隆起,下面两侧有数条气孔线,叶内有两个通常边生的树脂道。  相似文献   

15.
太白红杉为松科,落叶松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中国特有种,高可达20m,胸径可达60cm;针叶细瘦,倒披针状线形;球花雌雄同株,单生于短枝顶端,与叶同时开放;球果当年成熟,直立卵圆形;种子具翅,斜三角状卵圆形。花期5月,果期8~9月。  相似文献   

16.
正夏石竹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30cm,簇生,叶线状披针形,蓝灰色。花单生或几朵簇生,花粉红或白色,花期5~7月。蒴果,果熟期7~8月。常夏石竹原产欧洲,我国新近引种栽培,性喜光,亦较耐阴,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经霜冻仍常绿。适生温度15~30  相似文献   

17.
《防护林科技》2015,(3):123-126
献王枣学名:Ziziphus jujuba‘Xianwangzao’良种编号:冀S-SV-ZJ-021-2005审定机构: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形态学特征树高2.5~3.5m,树姿开张,枝条结果后下垂,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树干深灰褐色,皮裂纹细,小条块状,不易剥落。叶片长约4.5cm,宽2.7cm,枝叶较密。枣头棕红色或棕褐色,较细软,节间长,蜡质层薄;皮孔大,黄褐色,凸起明显,分布稠密;枣吊长13~19cm,着叶8~14片,叶卵圆形或宽披针形叶缘具浅锯齿,锯齿小而圆;枣吊花序数7~12个,花  相似文献   

18.
《湖北林业科技》2005,(3):57-57
落叶松褐锈病是危害落叶松的重要病害。1病原落叶松褐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落叶松拟三胞锈菌引起,该菌为同主寄生菌,在落叶松上能够完成发育循环。2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夏孢子堆,直到9月中旬仍可产生。夏孢子堆初寄生于叶表皮下,奶油色或赭黄色形成圆小丘状隆起,叶表皮夏孢子堆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夏孢子成熟后飞散,最后在夏孢子原基处留下痕迹,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冬孢子堆。随着病害的发展,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19.
<正>东陵八仙花,虎耳草科,绣球属。灌木,高达3m,稀成小乔木状。树皮长片剥落,幼枝具短柔毛,二年生枝栗褐色,树皮开裂。叶对生,长圆状倒卵形或菱状椭圆形,长5~13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锯齿,叶表面无毛或脉上微被毛,背部被卷曲柔毛,叶柄长1~3cm。花期7月,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径10~15cm,被毛;不孕花直径2~2.5cm,萼片4,白色,老时淡紫色,花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方法从栓皮栎叶中分离出一种无色细针状结晶物(叶—V),经过对其物理与化学性质的研究并对其红外图谱、紫外图谱、质谱进行解析再配合碳氢分析数据的综合分析确定其结构为下式所示之橡椀酸二内酯(valoneaic ac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