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唑等制剂处理竹材的防霉防变色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高效低毒的竹材防霉防变色剂,采用抑菌圈试验法,从异噻唑啉酮类衍生物(CMIT/MIT和DCOIT)、有机碘化物(IPBC)、三唑类化合物及多菌灵盐酸盐(CBZ)等10种药剂中,筛选出4种较优的防霉、防变色药剂,并测试其处理竹材的防霉、防变色效果。结果表明,IPBC、CMIT/MIT及CMIT/MIT与CBZ的复配制剂,可有效防治本试验所选霉菌和变色菌。  相似文献   

2.
南方地区中密度纤维板容易霉变,影响了产品质量,限制了纤维板的应用范围,因此开发纤维板防霉性能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复配防霉剂处理中密度纤维板,并对防霉处理后的纤维板试材进行防治效力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0.01%~0.1%甲基硫菌灵,0.1%~1.0%丙环唑,0.1%~1.0%戊唑醇,5%~25%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添加有机溶剂10%~25%乙醇胺和10%~25%乙醇,余量为水复配防霉剂拮抗4种变色菌,MDF试材抗霉效力评价值达到0级或1级,效果明显,可用于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处理,为开发防霉纤维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竹木制品的防霉防变色性能,及提高处理药剂的抗流失性,采用多菌灵(CBZ)、多菌灵与三唑化合物的混合溶液,分别处理马尾松试材后,在试材表面涂刷不同的疏水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理材中CBZ、三唑化合物的流失性能.结果表明,涂刷疏水剂后,处理材中CBZ、三唑的固着率显著提高,其中水性清漆的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热处理材耐久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樟子松热处理材进行室内防霉、防蚁蛀及野外埋地检测,综合评价其耐久性能。结果表明:樟子松热处理材对霉菌、变色菌均无防治效力,不抗白蚁蛀蚀;樟子松热处理材的耐久年限约为3年。  相似文献   

5.
中密度纤维板的防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6种防霉剂对中密度纤维板进行了防霉处理,研究了它们的防霉效力。试验结果表明,防霉I型、防霉Ⅱ型和Na—PCP三种防霉剂具有良好的防止中密度纤维板霉变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生材的防霉防变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樟子松木材,因新采伐的樟子松原木和湿锯材极易被霉菌和变色茵感染,在温暖潮湿季节引起边材严重变色而降等。为有效防止霉菌和变色茵的侵害,采用TBQ木材防腐剂对其进行防霉、防变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将湿锯材样品在6%TBQ溶液中浸泡1h后,其防霉、防变色效果可达到98%.说明TBQ木材防腐剂有良好的防霉、防变色效果。建议在木材产区或进口口岸制材并就地进行防霉、防蓝变处理后再运往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防霉效果优良的木材用防霉剂,对2-氨基甲酸甲酯苯并咪唑(多菌灵,MBC)进行改性,得到2-氨基甲酸甲酯-5-甲基苯并咪唑(MMBC)。经检测MMBC处理材的防霉性和抗流失性,结果表明:MMBC的防霉性优于传统防霉剂五氯酚钠,且流失率较改性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防霉效果优良的木材用防霉剂,对2-氨基甲酸甲酯苯并咪唑(多菌灵,MBC)进行改性,得到2-氨基甲酸甲酯-5-甲基苯并咪唑(MMBC).经检测MMBC处理材的防霉性和抗流失性,结果表明:MMBC的防霉性优于传统防霉剂五氯酚钠,且流失率较改性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木材变色防治用的天然环保产品,选用19种植物精油,依据精油的挥发速率及其对培养基中变色菌的抑菌效力,筛选综合性能较优的精油产品。结果表明,植物精油的挥发速率为7.9~550.8g·m^-2·h^-1,迷迭香和丝柏精油挥发较快,而雪松、肉桂和安息香精油挥发较慢。随着植物精油的体积分数由0.01%提高至0.05%,其对可可球二孢和串珠镰刀菌的平均抑菌效力分别由19%和21%增加至50%和59%,抑菌性能明显增强。以抑菌效力为变量的聚类分析表明,肉桂、丁香花、柠檬草和百里香4种植物精油对两种变色菌表现出较优的抑菌特性,其在体积分数0.05%条件下的抑菌效力达到100%。综合考虑抑菌效力和作用持久性,肉桂、丁香花和柠檬草精油是防治可可球二孢和串珠镰刀菌的较优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杨木防霉性能,通过抑菌圈法分别测定3种防霉体系对黑曲霉的抑制能力,并用3种防霉剂体系对杨木单板进行浸渍处理,研究3种防霉剂载药量及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以氨铜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防霉剂B浓度为1.5%时,对黑曲霉的抑制率可达99%以上,对杨木单板进行浸渍处理,满足GB/T 18261—2013《防霉剂对木材霉菌及变色菌防治效力的试验方法》中试样受霉菌感染值0级的要求;载药量达到3.99 kg/m3时,对黑曲霉抑制效果优良;该氨铜类防霉剂浸渍处理的杨木单板可有效防止霉变。  相似文献   

11.
竹材的防霉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根据竹材防霉效力值,试验五种配方对竹材的防霉效果。结果:0.1%MBT和0.5%DP的防霉效果不次于2.5%BP(主剂为Na-PCP),尤其是MBT,使用浓度较低,高效,有可能代替氯酚类防霉剂;0.5%苯菌灵和3.0%季胺盐化合物的防霉效果较差,建议可用作竹材的短期防霉。  相似文献   

12.
用TMO处理竹地板材的防霉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TMO防霉剂对竹材霉菌毒性试验和对毛竹地板材进行不同工艺的防霉处理后的抗霉效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TMO防霉剂对霉菌的毒性较高,地板材经07%药液用I、J、K处理工艺防霉后就能达到较好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秀英  周明 《木材工业》1990,4(4):29-32
本试验以毛竹为试材,对九种防霉剂进行筛选试验,筛选出四种高效低浓度防霉剂,它们是:75号工业防霉剂、DP防霉剂、硼酚合剂与氟酚合剂。防霉效果稍次的有三种: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福美双、使用浓度稍高于1%。防霉效果欠佳的有杜香油与新洁尔灭硼化合剂。  相似文献   

14.
用TMO处理竹地板材的防雷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TMO防霉剂对竹材霉菌毒和对试验和对毛竹板材进行了不同工所防霉处理后的抗霉效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TMO防霉剂对霉菌的毒性较高,地板材经0.7%药液用I、J、K处理工艺防霉后就能达到较邹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枯病的研究 Ⅲ.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多菌灵胶悬剂、90%疫霜灵粉剂、20%粉锈宁乳油剂以及BJQ—114防霉乳油剂四种农药,对银杏叶枯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Glomerellacingulata的分生孢子进行毒性测定,结果表明,BJQ—114和多菌灵优于其它两种药剂。它们能明显地抑制病菌孢子的发芽。在田间,采用多菌灵和疫霜灵两种,作喷雾防治试验,发现多菌灵比疫霜灵的防治效果显著。这一结果,大体与室内测定的相吻合。BJQ-114也是一种有希望的药剂,但尚需在田间试用,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取不含金属的水载型有机木材防腐剂,选择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AC)、多菌灵和吡虫啉作为木材防腐剂的组分,以5%BAC、2%多菌灵、1%吡虫啉和10%乳化剂的配方,在乳化时间30 min、乳化温度70℃、搅拌速度1 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乳化,得到稳定的水载型有机木材防腐剂.对木材防腐剂进行防腐、防霉实...  相似文献   

17.
骆土寿  施振华 《木材工业》1999,13(2):22-23,26
对已经WFR1-2-a阻燃剂处理的橡胶木胶合板进行抗霉弯效力测定,结果表明:处理试样对橡胶木常见表面霉菌有一定的防治效力,对蓝变菌的防治效力达100%,未处理试样发霉变色严重。  相似文献   

18.
对已经WFR1-2-a阻燃剂处理的橡胶木胶合板进行抗霉变效力测定,结果表明:处理试样对橡胶木常见表面霉菌有一定的防治效力,对蓝变菌的防治效力达100%,未处理试样发霉变色严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竹束浸渍、重组竹材浸渍及直接涂刷三种处理,对比分析同等浓度不同药剂及处理方式对重组竹材的霉腐防治效力。结果表明:华科-108强力杀菌防霉剂和ZJFC-I型水剂防霉剂都具有良好的霉菌抑制效果。而氟酚合剂、硼酚合剂,对试验霉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防治效力中等;3种水性防霉剂采用竹束浸渍处理和竹重组材浸渍处理后,防霉效果差异显著。对竹重组材进行防霉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对其制造单元(竹束)进行防霉处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霉变前后毛竹重组材的解剖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竹重组材未经防霉处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程度较大,振动趋势有明显改变,说明竹材易发生霉变。而经过ZJFC-I和华科-108防霉处理后的竹材,降解程度稍弱,说明经过这两种防霉剂处理对三大素的降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竹材及竹制品防霉和防蓝变性能,同时提高竹材尺寸稳定性,以低分子量不饱和酸、脂溶液为塑化改性剂,通过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工艺进行竹材改性处理,并对竹材的物理、力学及防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改性后竹材的一次增重率达25.6%:尺寸稳定性和顺纹抗压强度大幅提高:对霉菌及蓝变菌的防治效力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