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多种珍稀特有鱼类,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随着金沙江梯级开发的实施,长江上游保护区鱼类栖息条件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水动力等条件,提出了保护区鱼类生境特征表征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初步分析了保护区栖息地生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7月30日,农业农村部在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库区举办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共计5万余尾。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路伟、重庆市万州区政府区长聂红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参加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水生生物物种陷入濒危甚至灭绝的境地,人们开始重视濒危物种的保护与开发。本文以长江流域的黑尾近红鲌为例,通过对其保护与开发的背景、过程研读,对育种方向等提出建议,以期引起广泛的思考。一、保护的背景黑尾近红鲌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近红鲌属,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图集》中记载的长江上游濒危特有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07,28(1):45-45
11月26日,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共同主办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在四川宜宾启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06,373(12)
(本刊讯)据农业部新闻办消息:2006年11月23日,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统一组织领导,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工作全面启动。本次活动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保护区管理机构协助组织实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有关科研院所具体实施。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对长江上游一些水域进行过调查和研究,但多局限于某一物种或某一水域的专题性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较为有限。同时,由于这些研究已经完成多年,随着长江…  相似文献   

6.
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在宜宾市长江地标广场举行了四川省2008年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近200万尾鱼儿在三江汇合处浩浩荡荡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其中包括1 000尾国家1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达氏鲟、1万尾国家2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胭脂鱼、12·45万尾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80万尾经济鱼类。“保护水生动物、建设生态文明”是此次增殖放流活动的主题,旨在增殖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拯救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天,2008年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湖南、广东、湖北、陕西、贵州、安徽、重庆、四川等地同步举行,计划放流各种规格的国家1、2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6 610尾,其中大鲵6 610尾、中华鲟12万尾、胭脂鱼8万尾保护水生动物建设生态文明@万  相似文献   

7.
常剑波(突出贡献奖) 常剑波研究员现任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常剑波主要从事鱼类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2004-2008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流域重要生物资源的长期生态学效应",现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恢复与环境保障技术与示范"的项目负责人.在长期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研究工作中,常剑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数据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鉴于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可能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生态影响,规划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投资3.82亿元用于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截至2013年底,各项工作均已按计划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果。科学研究方面,已从“珍稀特有鱼类生活史和人工繁殖技术”、“保护区环境因子变动特征及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保护生物学与保护效果评估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与鱼类保护协调发展对策研究”四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并在几种特有鱼类人工繁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增殖放流方面,完成3个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建设,仅向家坝放流站就已累计放流珍稀特有鱼类72万尾。水生态监测方面,自2006年起每年开展保护区水生态系统尤其是鱼类资源的监测工作,8年间共监测到达氏鲟和胭脂鱼2种珍稀鱼类及46种特有鱼类。金沙江下游二期水电工程阶段,三峡集团计划进一步加强投入,在开展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和推行符合该保护区特点的适应性管理对策,促进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江源在青海境内称通天河,长江源在三江源区水资源、生态资源是最丰富的,有多种长江上游珍稀濒危水生生物。而现在鱼类栖息的环境在被破坏、非法捕捞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造成长江源生态资源遭受极大的危机。本文对于如何建立保护长江源生态保护做了一系列的建议,包括加大研究监测力度,建立生态和谐的涉水工程,及发动群众的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珍稀渔业资源等诸多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江河湖泊众多,有大小江河1000多条,天然湖泊1000余座,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栖息有我国众多的著名珍稀和特有鱼类,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保护好天然鱼类资源与生态环境,是实现鱼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渔业信息》2009,(5):30-30
近日,农业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2009年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会议。会上,委员们对拟申报国家级的四川省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湖北咸丰忠建河大鲵自然保护区,以及对申请功能区调整的云南段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审。  相似文献   

12.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其充足的水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1100多种,其中鱼类370多种,底栖动物220多种,其它水生植物上百种。长江还拥有许多珍稀、特有鱼类和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我国淡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2012,(3):17-17
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种群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我国从2000年开始批准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规划中的增殖放流站之一和两个巨型水电站的生态保护配套工程,金沙江下游的洛溪渡向家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鱼类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Arcview GIS平台,对长江上游水域的重要经济鱼类、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理化因子、生物环境、沿江水工建筑等进行分析,发现水利工程、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为活动对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影响明显,致使与之高度相适应的各种鱼类资源衰退,地理分布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寇景莲 《河北渔业》2011,(11):54-55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江河湖泊均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不断增加,水生生物的主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功能明显退化,水域生产力急剧下降,珍稀水生野生动植物濒危程度加剧,目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数量是92种,2000年专家评估认为需要保护的水生野生生物种类有169个。一些重要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已濒临绝迹,如白鳍豚、白鲟是我国特有的,现在已不足100头了,如果不加强保护,子孙后代可能就看不到了。为此,2006年  相似文献   

16.
正长江油溪段是国家级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此次投放的是西南大学根据该区域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人工鱼礁,系长江上游首次投放的新型人工鱼礁。2021年3月24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重庆江津油溪段江水清澈见底、江面风平浪静,油溪镇对面的麻柳湾人工鱼巢旁边,几位志愿者将一个个人工鱼礁用绳子串起,再缓缓放入江中。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江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营造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栖息的良好环境,为它们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的目的。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17.
长江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的资源活体库,对维系我国水域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鱼类完整性达到了“无鱼”的级别。2021年起,国家开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现已初见成效。但是,水电开发、水污染、江湖阻隔造成的栖息地退化等问题依旧严重。本文综合评估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已有的保护措施,认为生境破坏、水质恶化、外来种入侵、科研和保护工作投入不足,是目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十年禁渔实施的新形势下,为了修复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提出了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珍稀鱼类的人工保育,转换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目标;加强水生态修复的技术研究与项目实施;加强生态观测站和水生生物战略资源库建设;加大保护研究的投入;完善长江禁捕水域科研监测的审批和管理制度,健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黄河鱼类资源保护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近些年来黄河的生态系统健康受到了威胁,鱼类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作者于2002—2007年对黄河的水生生物及鱼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1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鱼类4种,地方性保护鱼类11种,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根据黄河流域现存鱼类资源的稀有性和其在水域中的作用地位,提出关键性保护鱼类的代表性鱼类,提出生态流量、水质和水环境3个关键性保护指标。  相似文献   

19.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条一级支流,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2019年和2020年对赤水河流域30个样区的鱼类调查数据,对鱼类物种丰富度(Richness)、Shannon-Weiner指数(H)、功能丰富度(FRic)、功能均匀度(FEve)、功能离散度(FDiv)、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等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125种(亚种),隶属于7目20科80属。其中,土著鱼类112种(亚种),隶属于6目17科71属;外来鱼类13种(亚种),隶属于5目6科11属。7个多样性指数均呈显著的纵向梯度格局,上游到下游也呈增加趋势,但FEve、FDiv和Δ+这三个指数在河段间的增量相对较小。不同生物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从不显著到显著正相关,综合使用不同层面的多样性指数能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淡水鱼类分布格局,为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淡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3048)在武汉通过了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验收。"淡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项目在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流域全面开展了青鱼、草鱼、鲢、鳙等重要经济鱼类,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等珍稀濒危鱼类和中华绒螯蟹共18种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工作。运用超声波遥测、科学回声仪探测、分子生物学及地理信息学等技术,建立了增殖放流苗种繁育和质量评价技术体系,解决了放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