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本文将灰色GM(1,1)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和马尔柯夫链相结合,利用历年入库流量及千河径流量建立组合模型对入库流量进行预测。GM(1,1)模型主要预测趋势,其前半部分与实测值拟合较好,BP神经网络模型后半部有波动部分与实测值拟合较好,二者结合使相对误差最小建立组合模型,同时运用马尔柯夫链预测入库流量的变化范围。预测2001和2002年的入库流量对模型进行检验:GM(1,1)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359和-0.017;BP神经网络预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32和-0.251,组合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0.164和0.117,组合预测值在预测区间之内,该组合模型预测结果合理有效,能更精确预测冯家山水库入库流量。  相似文献   

2.
三种不确定性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BP与SOM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例比较研究,以探讨这三种不确定性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及其适用范围.主要结论为:1)BP与SOM网络模型通过对样本的学习来获得水质指标与水质类别之间的映射关系,评价结果更客观.2)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隶属函数对水质进行分类,评价结果偏重,易引起过保护.3)当水...  相似文献   

3.
BP神经网络方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多年实测土壤水分资料和气象资料,建立了考虑多个因素如:外界气象因素及土壤特性、作物生长等对土壤墒情影响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土壤墒情预测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小麦黄矮病流行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西北地区半干旱气候区小麦黄矮病1992—2009年发生、流行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分析,选择制约小麦黄矮病发生、流行的23个因素,利用三层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对非线性预测系统进行模拟处理的特点,分析所选预测分子,提出一套完整的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并建立陕西省BP神经网络长期预测模型。对1992—2006年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利用2007—2009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以发病率为指标,输出结果误差在0.001~0.034之间;以发病级别作为预测结果,模型计算得出的数值与实际病级完全吻合,准确率为100%。说明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小麦黄矮病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先建立等维新患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相耦合的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再以民勤盆地64、65和84号井为代表,运用此模型模拟和预报石羊河下游民勤盆地的地下水埋深动态.模型精度检验表明,64、65和84号井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5%,0.93%,0.62%,均小于1%,符合精度要求.相比GM(1,...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受灾严重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1970-2014年的农业总体、干旱和洪涝受灾面积为原始序列,提出了一种集成NARX神经网络和灰色系统的灾害预测模型.鉴于原始序列随机波动性较大的特点,对其乘以一个序列算子,得到一个相对平滑的新序列;采用灰色系统对新序列进行预测;用NARX网络对序列算子进行预测;将灰色预测值除以NARX网络预测值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通过对农业总体、干旱和洪涝受灾面积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这种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随机波动性较大序列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引入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权重和阈值的方法建立黄土坡面产流入渗模型.模型以雨强、降雨历时、表层40 cm土壤前期含水量、坡度值为输入项,径流量、入渗量为输出项,用实测资料对网络进行模拟和预测.模拟结果平均误差6.32%和1.93%,预测结果平均误差为5.71%和1.92%.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和定雨强Philip...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铁路运输提供准确的大风预警,文中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新疆百里风区的风速预报,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与Elman神经网络建立模型,对实际历史风速数据进行仿真预测。利用实时自动站资料预测未来20分钟瞬间风速并做预报对比检验。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相比,Elma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独立样本预报及实际预报的检验结果均达到了较为精确的效果,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于钊  杨玉红 《江西植保》2010,33(4):163-166
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不但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而且会降低预测精确度,为了解决该问题便于应用于计算机,建立了基于主分量分析的BP神经网络模型。首先阐述了主分量分析法的原理与步骤,然后分析了河南省中原地区1990~2007年小麦白粉病病情及相关气象资料,得出影响其流行的主要分量,最后利用得到的主要分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对中原地区2008~2010年小麦白粉病流行情况进行预测,并与未进行主分量分析而建立的全要素BP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小麦白粉病的流行程度,有效地减少小麦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兰州市太阳总辐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神经网络释义图和连接权法剔除了模型中的冗余变量,用优化的BP网络模型预测了兰州市1996-2000年的太阳辐射,并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加了模型的透明度,提高了模型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模拟结果与实测值非常吻合,模拟值的各项误差指标值均很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优度R2达到0.987,通过与其他经验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优化的BP网络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精度明显高于其它经验模型。因此,对于无太阳辐射观测的地区,优化后的BP网络模型是预测当地太阳辐射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技术改进,解决了野麦畏收率低的问题。通过试验,确定了合成野麦畏的新工艺条件:即溶剂二甲苯的用量、反应的碱浓度、COS通入量、多孔COS通气管,采用该工艺条件合成野麦畏,其收率由73%提高到82%,适于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2.
鸟类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鸟类行为可分为繁殖行为,取食行为,社群行为和空间行为四大类,本文概述了鸟类行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中,繁殖行为包括:1)配偶选择,配偶制度,配偶维持时间的长短和配偶制度与资源质量的关系;2)栖息地选择和筑巢行为;3)鸣叫类型及意义。4)求偶炫耀及意义,取食行为包括:1)觅食策略的进化;2)形态相似且分布相同地理区域鸟类取食方式的差异3)觅食节律,社群行为包括:1)集群行为与栖息地食物丰富度及天敌的关系;2)集群利益分析,空间行为包括:1)防御行为;2)巢区领域防御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3)迁徙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研究对象,考查了水环境下光源、溶液介质、重金属离子和光敏剂等因子对CTAB光化学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CTAB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率最大,20 min时的降解率为37.02%,自然光下其次,黑暗中基本不发生降解;2)20 min时CTAB在去离子水中的降解率为31.49%,比在人工海水(19.04%)中的快。3)不同重金属离子对CTAB光降解反应的影响不同,在去离子水中分别加入0.1 mg/L的Zn2+和0.1 mg/L的Cu2+,20 min时CTAB的降解率分别为29.33%和24.54%;4)光敏剂对CTAB的光降解反应有促进作用,在去离子水和人工海水中分别加入0.1 mg/L的丙酮,20 min后CTAB的降解率分别为36.92%和 22.54%。该结果可为环境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石凯威  王琴  黄伟  吴进龙 《农药学学报》2020,22(6):1047-1053
初步研究了三甲苯草酮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液稳定性。三甲苯草酮标样经乙腈、甲醇和V (乙腈) : V (2%乙酸水溶液) = 80 : 20的混合溶剂溶解后,分别在25 ℃、40 ℃和60 ℃条件下恒温水浴,24 h内多点取样,样品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UPLC-MS/MS) 定性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HPLC-DAD) 定量分析,通过分析三甲苯草酮异构体比例和噁唑重排产物转化率,对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烯醇式E-三甲苯草酮和Z-三甲苯草酮存在异构化现象,其中前者为优势构象;三甲苯草酮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溶剂种类和温度密切相关。本研究中,在极性较低的乙腈溶剂中三甲苯草酮稳定性较好;在极性较高的甲醇和V (乙腈) : V (2%乙酸水溶液) = 80 : 20混合溶剂中,存在E-三甲苯草酮向Z-三甲苯草酮转化现象,并很快达到平衡,同时可经贝克曼重排生成1,3-噁唑重排产物,且高温和高极性溶剂都有利于噁唑重排产物的生成。研究表明,极性较低的乙腈适宜作为三甲苯草酮的储备液溶剂和流动相,且低温环境有利于提高三甲苯草酮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人工饲草料地生产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安沙舟 《干旱区研究》2004,21(2):150-156
在牧区草料的匮乏严重阻碍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牲畜头数增加 ,草地过牧 ,使生态环境遭受着严重破坏。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 ,对其畜牧业生产系统的草、家畜生产和能物流流转情况进行了研究。运用能物流高效持续利用原则和线性规划法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人工饲草料生产子系统的优化配置模式。结果表明 ,系统优化后 ,全年舍饲的载畜水平大大提高 ;人均年收入由现行系统的 1 70 2元增加到 5 4 86元 ;系统优化后不仅大大减轻了放牧对天然草地造成的压力 ,而且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 ,改善土质  相似文献   

16.
细沟侵蚀临界坡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细沟泥沙运动特点,考虑细颗粒泥沙的粘着力作用和非均匀沙的暴露度,建立了细沟泥沙起动公式。结合细沟泥沙起动公式和细沟稳定条件得到坡面侵蚀临界坡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如下的结论:(1)坡面细沟侵蚀临界坡度是土壤性质的函数,在反映土壤性质的容重等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仅是粒径的函数。(2)黄土坡面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在21.3°~50.4°之间。对于中值粒径为0.0185mm的黄土坡面,临界坡度为39.9°。(3)对应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存在一临界粒径,当粒径大于该粒径时,不存在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当临界粒径为0.0198mm,对应的最大临界坡度为50.4°。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杀螨剂微量筛选方法。用直经为9 cm、盖子开孔的塑料培养皿,中心处放一直径为2 cm的蚕豆叶片,下垫脱脂棉,加适量水保湿,其上挑接雌成螨10头/皿,使其产卵、孵化。然后用Potter喷雾塔对成螨、幼(若)螨和卵同时进行定量喷药处理,并定期考查结果。该方法具有筛选速度快、用药量少、漏筛率小等特点,比较适合于新杀螨剂创制研究中对大量新化合物杀螨活性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18.
桃树根癌病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桃树根癌病是公认最难防治的土传细菌病害之一。在对该病进行较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抗菌药剂、多种方法进行了室内、外药敏测定与防治试验,显示出异菌氰、次氯酸钠、乙蒜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其混用对防治桃树根癌病菌有明显防效。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沙漠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内蒙科尔沁沙地为例,着重探讨了第四纪环境、气候变化、沙物质来源和运送机制、沙漠水文特征和利用方式、植被特征及其演变等在沙漠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指出沙漠化是一种综合的白然地理过程,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施加作用的结果,它导致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平衡的严重紊乱和瓦解,导致灾难性的生态恶果。对沙漠化环境的改善和逆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药的环境安全评价是农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农药的环境行为特征及其对非靶生物的影响,本文对吡虫啉的主要环境行为特性进行研究,为评价该农药的环境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