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中有关参数在年际间确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作物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和分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结合起来应用,提出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中有关参数在年际间确定方法,并采用豫东开封惠北灌溉试验站资料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误差小,可在非充分灌溉研究中运用。  相似文献   

2.
国外主要作物模型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佳  冯浩 《节水灌溉》2012,(8):63-68,73
作物模型作为大田试验研究方法的补充,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在栽培育种、田间管理、产量预测、灾害评估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作物模型研究国家作物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并对各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作物模型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作物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区域作物耗水时空分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作物耗水量的计算方法与应用情况及RS和GIS在区域作物耗水时空分布这一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建议在今后作物耗水时空分布的进一步研究中,应对参数的空间分辨率以及遥感参数与模型参数的定量对应关系等方面加以改进,发展既有理论基础又便于应用的区域尺度多种作物组合的耗水量估算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的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区域尺度蒸散发计算、作物分布识别及估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基于遥感信息的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回顾总结了遥感蒸散发模型、瞬时蒸散发升尺度方法、日蒸散发插值方法、作物分布识别方法及作物估产模型的研究进展,评述了遥感蒸散发及作物估产结果在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相关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适合非均匀下垫面特点且具有较强物理基础的灌区遥感蒸散发模型、日蒸散发插值中灌溉或降雨引起土壤含水量突变情况的处理、农田蒸散发中灌溉水有效消耗量的准确估算、能适应复杂种植结构并且适用于多年的作物分布遥感识别模型以及精度较高且可操作性强的遥感估产模型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和各类传感器在作物育种和田间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作物表型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兼具了高精度、高通量和高度自动化的作物表型组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和优化了田间管理。作物三维重构技术是作物表型组学最基本的技术方法之一,是精准描述作物形态全息结构的重要工具,而作物的三维重构模型对于高通量作物表型获取、作物株型特征评价、植株结构和表型相关性分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总结作物表型中三维重构技术研究进展,本文从作物三维重构的基本方法与应用特点、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等三个方面展开综述。本文首先归纳整理了现有作物三维重构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同时在归纳作物三维重构方法一般性流程的基础上,对各类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剖析,归纳整理出了各类方法在实施时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其次,本文依据研究目标对象不同将作物三维重构的应用分为单株作物重构、田间群体重构和根系重构三部分,并从这三个视角对作物三维重构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依据精度、速度和成本三方面,探究了各个方法对于不同作物三维重构的研究现状,分析整理出不同重构对象背景下作物三维重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最后,从作物三维重构全程自动化、4D表型的构成、作物虚拟生长与模拟育种和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作物三维重构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根据青海省农业生态区15个气象站2003年气象资料,应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利用MODIS高程(DEM)、地表温度(LST)及法国SPOT卫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影像资料,提取遥感数据并耦合到时间分辨率为旬,空间分辨率为1km,将其与计算所得ET0进行相关分析,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拟合,获得该地区的ET0遥感反演模型及其适用条件,使用Arcgis9.3对利用该模型反演的结果进行了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7—11月各旬遥感因子DEM、NDVI和LST与ET0的线性关系显著,其中DEM与ET0呈显著负相关关系,NDVI和LST与ET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获得了该地区基于遥感数据的旬ET0三元线性遥感反演模型,该模型通过α=0.01的F和t显著性检验,模型效果极显著,适用期为7—10月;对2004年计算及反演结果表明,ET0空间分布从西北往东南方向递增,低海拔处往高海拔处递减;模型反演平均相对误差为-1.9%,有较好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作物产量形成、品种适应性分析的数字化解析和可视化表达需求,以提高作物模拟模型的时效性、协同性和真实感为目标,结合物联网技术与作物模拟模型,进行了田间数据实时采集;应用多智能体技术进行了作物协同模拟方法研究与框架设计;开展了作物生长过程模拟模型及基于作物模型的形态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以小麦作物为例,进行了田间试验,阐述了小麦三维形态模拟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实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构建了Logistic方程模拟小麦叶长、最大叶宽、叶片高度、株高等的生长变化,采用基于曲线、曲面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和3D图形库OpenGL构造了小麦器官几何模型。结果表明小麦叶长、最大叶宽、叶片高度和株高模拟模型R 2值在0.772~0.999之间,回归方程的F值在10.153~4359.236之间,且Sig.小于显著水平0.05,模型显著性较好,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本研究将作物模拟模型结果和形态结构模型有效结合,实现了以小麦为代表的作物在不同管理措施条件下的生长过程形态三维可视化表达,为作物生产数字化系统应用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该技术体系与方法同样适用于玉米、水稻等作物。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型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模型隐含参数估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使作物生长模型中的参数最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在作物生长模型中隐含参数估计的应用技术,针对多目标项的情况提出了权矩阵的自动计算方法。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得该方法更精确、更有效、更方便。实验表明:用该方法对作物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后,再对番茄生长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对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两者拟合程度很好。  相似文献   

9.
单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玉米需水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持续干旱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以及研究作物需水量规律的重要性,利用低纬度高原区的云南省曲靖市的陆良站1990~199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历史试验资料,采用FAO-56推荐的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单作物系数法和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陆良站玉米各阶段的需水量,并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单作物系数法和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玉米需水量与实测值是十分接近的;在地面覆盖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两者差别不大;总体上,两种方法计算的作物需水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考虑柔性作物茎秆振动响应特性的动力学模型,对探索谷草分离机理、分析谷物分离过程和联合收获机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考虑柔性作物茎秆振动响应特性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了作物茎秆的动力学响应特性。首先,给出了作物柔性茎秆的动力学模型和动力仿真方法;以成熟期小麦第3节间为例,测量了茎秆的内外径、单位质量密度和弹性模量等参数;对茎秆的横向弯曲振动和纵向拉伸振动进行仿真,研究茎秆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仿真获得长度108mm、外径3.7mm、内径1.9mm、弹性模量5.27GPa的小麦茎秆的横向振动频率和纵向振动频率分别为164.28、7633.59Hz,与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28%和0.12%。最后,通过谷草分离仿真实验,验证了柔性作物茎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间的发展,任何一个灰系统都会加入一些未来的扰动因素,对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而常规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建模时,采用的是现实时刻t=n为止的过去的数据,没有考虑这些扰动因素。故离现实时刻越远,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就越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并尝试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在刀具磨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并比较其两种典型网络---BP网络和SOM网络的结构与算法,并对SOM进行改进。通过比较得出:改进的SOM网络在磨损估计方面具有学习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实际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3.
冯传欣 《湖南农机》2008,(1):135-136,138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因为建筑使用功能需要改变,并且应按现行抗震规范进行结构加固,所以需要对各种加固方案进行分析,以选出最优方案。同时按加固后使用年限的耐久性要求进行相应构造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为材料,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一定浓度的Ce(NH4)2(NO3)6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当用浓度为0.8%NaCl溶液对小麦种子进行盐胁迫时,溶液中含10mg/L的Ce(NH4)2(NO3)6能够降低盐胁迫下的小麦种子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说明稀土元素铈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盐胁迫对小麦种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数控车床四工位电动刀架的工作原理,以及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典型故障和相应的维修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仇高贺  武传宇  刘丹  白斌 《拖拉机》2013,(6):32-34,37
通过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采用合理的模型简化,建立了全地形车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全地形车架弯曲刚度、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进行了力学分析,以保证全地形车车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应力云图给出薄弱部位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意见,为全地形车车架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下变频是全数字解调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解调器的工作性能。给出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下变频设计,详细介绍正交变换、CIC抽取滤波及根升余弦滚降FIR低通滤波器的原理设计,并可编程设置各个模块参数。自动生成及动态配置滤波器系数。该设计在Xilinx公司XC3S4000 FPGA芯片的硬件平台和ISE9.2开发环境下,采用Verilog语言编程实现,经过实际通信系统验证,在全数字解调器中很好地完成了多载波、多速率信号的数字下变频处理功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PLC在输煤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ControlLogix1756系列产品PLC实现了对输煤过程的控制,通过建立以太网环网和双缆双网的控制层网络ControlNet以及主机的双机热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利用GEiFixSCADA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了对输煤与配煤系统的监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以无级变速拖拉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此模型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整车模型建立准确,为进一步研究无级变速拖拉机的控制逻辑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向海涛 《湖南农机》2008,(3):134-135
论文在阐述由作业成本观与经济增加值理论整合的集成成本观概念与原理基础上,创新提出基于集成成本观的企业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成本控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