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将模糊数学原理引入到湿地水质评价中,建立适合双台河口湿地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2010年双台河口湿地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实验区、缓冲区到核心区,水体基本有逐渐转好的趋势,说明湿地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实际监测数据与评价结果基本吻合,说明采用方法较为适当,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客观地...  相似文献   

2.
采用熵权赋权贝叶斯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法两种方法,评价石佛寺人工湿地2009~2014年间汛期和非汛期入口、中间和出口的水质级别。经比较,两种评价结果基本相同,均可用于水质评价,但熵权赋权贝叶斯法计算更简便。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出库水质基本都优于入库水质,说明石佛寺人工湿地对水质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非汛期湿地出口水质较汛期差;出库水质均为Ⅲ和Ⅱ,水质状况良好,不存在用水障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石佛寺人工湿地对矿业活动所产生的矿业污染物是否具有净化效果,采用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法,选取由矿业活动所产生的5个主要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模式识别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对石佛寺人工湿地2014年汛期和非汛期进口、中间和出口水质进行评价。分析了各断面水质级别及其特征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石佛寺人工湿地对矿业活动所产生的污染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且汛期好于非汛期。该方法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水质现状及水污染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该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少量的湖泊湿地是该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针对西北典型城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与城市发展关系问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三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湖泊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DPSIR模型,结合实验室水质测定结果,构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水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法对三市城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银川市的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大于中卫市,为基本可承载水平;石嘴山市承载力水平均小于两市,属弱可承载水平。限制石嘴山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湖泊湿地水质状况和环境治理水平,因此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石嘴山市可从改善湖泊水质,提高城市植被覆盖度、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灰色聚类法评价石佛寺人工湿地2009-2012年间4年间的进出口处水质级别。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作为评价指标,以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评价标准将水质分为5个等级,水质评价级别的确定采用级别特征值,可较为精确的反映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汛期湿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明显,因为汛期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微生物活跃,水体自净能力强。2012年湿地净化作用不明显,可能是水生植物腐解导致的,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环境治理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预测及水环境容量分析,提出了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合理配置核心区各河段最小流量,开辟新的供水水源等缓解核心区水资源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环境治理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预测及水环境容量分析,提出了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合理配置核心区各河段最小流量,开辟新的供水水源等缓解核心区水资源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湖泊水环境理论出发,以灌区的草型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用基于监测样本信息的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水质、富营养状况和水生生态3方面对2006-2008年6月份乌梁素海各功能区水环境指标的均值进行综合评价,定量地评价出各功能区的水质级别。综合评价的结果为:农业用水区的水质为4.416级,景观娱乐用水区的水质为3.635级,渔业用水区的水质3.122级,混合区的水质4.762级,得出乌梁素海大部分水体已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黑土洼潜流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效果总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4—2009年黑土洼人工湿地水质长期监测资料,对人工湿地整体系统以及潜流湿地中3个不同净化区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水质去除率平均达到40%以上,水质由进水Ⅴ—劣Ⅴ类水质,达到出水水质Ⅲ—Ⅳ类,整体水质净化效果较为明显;人工湿地在常温期(6月1日—10月15日)的水质净化效果要优于过渡期(3月15日—6月1日)和低温期(10月15日—3月15日);在潜流人工湿地的3个净化区中,Ⅰ区水质净化效果最好,其次为Ⅱ区和Ⅲ区;此外,在潜流湿地单元中,一级植物碎石床净化水质,总体上达到总去除率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1城市水环境问题 (1)水质恶化。据十堰市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中心2010年地表水体监测评价:十堰除城区神定河水质较差外,汉江十、支流.其他河流水质总体较好.均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标准。神定河纳十堰城区的主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2010年综合评价为地面水环境质量劣V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磷、高锰...  相似文献   

11.
节约用水的最大潜力是节约工业冷却用水,而循环冷却水是节约水源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循环冷却水结垢、腐蚀现象严重,容易滋生菌藻,以致影响设备的传热效率,降低工效,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稳定性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起到了节约用水、降低成本的作用,保证了长期安全可靠的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对水质简单而全面的定性以及定量评价,采用改进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在2005-2014年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但综合水质基本都能满足功能区的要求;同时应用环保部推荐的Speraman秩相关系数法对3个断面10 a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断面水质在2005-2014年变化均呈显著好转趋势。该评价方法不仅能对水质单项及综合指标类别进行比较,也可以在同一类别中进行水质好坏的比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干旱区盐碱化的不断加剧,农业灌溉用水的质量成为制约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在对吐鲁番市灌溉用水,如渠水、泉水、机井水、坎儿井水的水质(pH值、电导率、八大离子)进行检测的基础上,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灌溉用水质量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渠水水质普遍较好,对农作物基本没有影响;渠水下游、机井水及坎儿井水水质一般;胜金口的泉水及附近机井水水质较差,可能会使灌溉土壤中度盐化;春季煤窑沟下游各种灌溉用水均为重度盐碱水,极易加剧土壤盐碱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不同类型的水质指数在沙湖综合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关系,采用水质标识指数(WQII)、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CCMEWQI)、通用水质指数(UWQI)对沙湖2010-2017年4月、7月、10月水环境进行了综合水质状态评估,并对不同水质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沙湖WQII变化区间为3.1~4.7,CCMEWQI变化区间为27.44~72.07,UWQI变化区间为31.53~51.74,水质状态整体处于较差等级,综合水质呈恶化趋势,水环境治理刻不容缓。不同综合水质指数结果存在差异,CCMEWQI及UWQI皆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显著相关;CCMEWQI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在复合及增长模型下拟合优度达到最优(R2=0.614),UWQI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在二次模型下拟合优度达到最优(R2=0.970)。  相似文献   

15.
明确初始水权数量与质量的分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水资源管理和水市场建设中涉及的水权问题,本文以内陆黑河干流为背景建立了干旱区水权分配系统。按照不同地区使用的水资源除了具有相对公平的数量,还应该具有相对公平的质量的原则,系统将以往模糊的流域水权界定对象清晰化,明确其为河流在某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生态和水环境的要求,流域所能调配的水资源。为此,系统考虑与地区取水相关的经济和环境因素,运用基于水资源模型和区域水质模型的多目标规划方法计算流域各地区理论取水量,并将理论取水量结果用于改进目前的水权分配计算方法,不仅给出了流域各地区的水权分配比例,同时将各地区按水权分配到的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也一并给出。实际应用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给出的水权分配结果较以往类似成果加深了各地区对自身拥有的水资源状况、以及将面临的流域整体水资源形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沿通惠河干流自上而下选取11个水样监测点,在1年内每月1次测定其CODCr、NO3--N、NH4+-N和TP等水质参数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惠河干流水质在丰水期稍好于平水期和枯水期,所有时期的上段河段水质均略好于下段河段,但在整个监测期内均为劣于Ⅴ类水质,未能达到其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类别要求,对通惠河干流水环境综合治理起到了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将水质监测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构想了一种数字水质监控系统。介绍了该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对水质的监控过程,并对该水质监控系统中水质参数、监测频率、远程通讯的安全性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迫切要求。本文分别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对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单纯从水量或水质的角度研究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因此,应在研究水量和水质分别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基础上进行耦合,构建综合考虑水质和水量影响的水资源-粮食产量模型。  相似文献   

19.
日照市是农业大市,农村水环境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极为重要。通过分析全市农村水环境现状,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面源污染,充分利用土地自然净化功能,做好城乡水资源的综合调度,控制水资源的利用,优化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改善农村水质状况,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人与水和谐统一,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水务、绿色水务的角度出发,采用湿地处理方式,对改善后的水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系统能够实现生态河流水质一定程度的改善,河道的主要水质指标基本可以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保证率为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