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段圣奎  张丽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173-174,184
乡村旅游和旅游体验化日益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从体验旅游角度,分析了淮安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而对淮安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进行了体验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从乡村体验旅游角度,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体验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关中地区乡村体验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者体验真实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超群  罗明春  钟永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57-11159
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阐释了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内涵,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真实性的要求,指出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应根据乡村旅游者旅游体验真实性需求的多元化与层次化,在保持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并运用发展的观点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舞台构建和创新,以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乡村旅游与体验营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乡村旅游中体验营销的需求特点和体验营销经济时代下乡村旅游的市场定位进行了阐述,并对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策略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乡村农业体验旅游是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乡村农业体验旅游在发展过程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体验项目缺乏吸引力、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乡村农业体验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乡村农业体验旅游发展,助推乡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禹玉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53-4854,4874
伴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体验型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遵义市的乡村旅游要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必须构建体验型发展模式。笔者从体验经济视角分析了乡村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遵义市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遵义市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以期对遵义乡村旅游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乡村民俗节庆活动的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源泉,是吸引乡村旅游者的核心旅游资源。目前,体验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已广泛地影响着旅游消费,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必须加强乡村旅游与民俗节庆活动的融合发展,以形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朱浩宇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3):114-116+131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基于游客的心理认知角度,在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环境质量等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模糊综合评价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分析湖州市南浔古镇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南浔古镇乡村旅游发展尚不完善,特别是乡村旅游景区的民俗风貌、文化体验等方面均显不足,需要结合自身特色,融合乡村特色文化,提高游客服务感知水平,从而提升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任晶洁 《乡村科技》2019,(19):30-31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提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行业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发展过程中,体验式经济理论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体验营销模式的介入,有利地推动了个性化旅游体验的优化,促进了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为企业品牌形象的打造奠定了基础。总体来看,体验营销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为核心,旨在通过提升客户的旅游体验来实现客户粘性与忠诚度的培养与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利润。目前,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相关企业应积极引入体验营销,强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以便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华埠镇的乡村旅游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增长贡献了一份重要力量。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整合和利用乡村资源,促进并激活乡村经济,使其成为我国乡村振兴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游客需求的改变,华埠镇的乡村旅游在旅游产业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发展,主要体现在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忽视了游客体验的重要性。本文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华埠镇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华埠镇乡村旅游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体验经济转向和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乡村旅游体验方式、拓增体验维度、优化体验流程、提升体验效果成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游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维度为视角,结合典型案例,重构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感官体验价值体系,构建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为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建筑风格和乡土人文等视觉资源,自然音律和人文音律构成的听觉资源,清新空气和乡村气息的嗅觉资源,绿色食品和多样饮食的味觉资源,自然、农事和工艺体验等触觉资源,遵循市场的乡村休闲、乡村研学、深度体验和健康养生等诉求,开发旅游六要素多感官体验产品支撑体系和载体,鼓励利益相关者的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推动乡村旅游体验情境创新设计,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品质化和深度化消费体验需求。因此,提出乡村旅游多感官体验的游览、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和交通等产品开发,以及管理者、开发者和体验者三方利益相关者体验价值共创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为例,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对地方环保型乡村旅游商品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贵州要开发好绿色手工皂的措施,即采用“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旅游商品模式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建立乡村绿色手工皂旅游商品专业合作社;加强手工皂液的加工技术培训;建立乡村旅游商品公平贸易组织;创建乡村绿色手工皂DIY体验平台.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长野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实施农业生产法人制、开发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注重原生态保护。总结了长野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强调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农民的参与和创新,以及将环境发展定位为绿色和持续。长野县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成功经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娟  樊亚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34-5335
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乐"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经济项目,它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了"农家乐"经济对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相应的提出了促进贵州省"农家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主题是“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意味着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章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产生、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情况以及概念.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杨晓燕  成爱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56-9357,9390
在考察目前我国乡村体验游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存的问题与不足,并从体验营销与网络营销的角度提出了乡村体验游深度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3-13025,13079
分析了浙江省乡村旅游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产业萌芽发展、产业快速扩张和产业质量提升3个发展阶段,突出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在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主要在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风貌建设、推动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促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结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在领导、制度、产品、标准化和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制度创新和标准化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化战略、强化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在此基础上,深化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给其他地区带来的启示,主要在于创新乡村旅游组织领导体制、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力度、实施乡村旅游强力营销工程、引导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5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