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金娘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标 《热带林业》2009,37(4):26-26,27,20
桃金娘是一种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的野生乡土植物,在海南生态省建设中具有重要生态作用。介绍海南省野生桃金娘资源分布状况,探讨桃金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保护措施,最后简单谈谈桃金娘的繁殖技术,为更好地推广桃金娘的种植做铺垫。  相似文献   

2.
对桃金娘种子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掌握桃金娘种子育苗处理方法及袋苗管理技术要点,为华南地区进一步开发桃金娘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桃金娘种子播种前用60℃清水浸泡24h的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2.30%;出芽快且整齐。  相似文献   

3.
桃金娘果酒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桃金娘果实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加工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桃金娘果酒的加工工艺及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研制出了品质优良的桃金娘果酒。  相似文献   

4.
以β-蒎烯为原料,经硼氢化氧化反应合成了桃金娘烷醇,桃金娘烷醇与羧酸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DCC/DMAP)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了8个羧酸桃金娘烷醇酯新化合物:乙酸桃金娘烷醇酯(4a)、丙酸桃金娘烷醇酯(4b)、正丁酸桃金娘烷醇酯(4c)、正戊酸桃金娘烷醇酯(4d)、环己烷羧酸桃金娘烷醇酯(4e)、苯甲酸桃金娘烷醇酯(4f)、对甲苯甲酸桃金娘烷醇酯(4g)、对甲氧基苯甲酸桃金娘烷醇酯(4h)。借助FT-IR、1H NMR和ESI-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琼脂稀释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该系列羧酸桃金娘烷醇酯中,化合物4b、4c、4f、4g和4h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6 mg/L,化合物4a、4b、4c和4e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抑菌活性,MIC为128~256 mg/L。其中,化合物4a对E.coli的MIC为128 mg/L与新洁尔灭相当。相对于原料β-蒎烯和中间体桃金娘烷醇而言,该系列酯类化合物在抑菌活性上具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对桃金娘澄清果汁的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是在对桃金娘果实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加工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多种果汁澄清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以及采用正交试验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所进行的果汁配方优化组合研究并研制出了桃金娘澄清果汁的最优配方及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桃金娘乙酸乙酯提取物与烟碱混配对螺旋粉虱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桃金娘乙酸乙酯提取物(30000mg/L)和烟碱(0.03mg/L)单独使用均对螺旋粉虱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同时将烟碱浓度降低至0.015mg/L后,添加一定量的桃金娘乙酸乙酯提取物混配后,对螺旋粉虱的田间虫口减退率显著增加,田间药剂处理后5d桃金娘乙酸乙酯提取物、烟碱及混配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8.59%、77.38%和92.78%。  相似文献   

7.
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桃金娘移植造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移栽成活率达95.6%。试验结果表明,桃金娘不仅是优良的乡土绿化树种,而且还是耐瘠薄干旱的荒山绿化美化和水土保持树种。  相似文献   

8.
山稔红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ua(Ait).Hassk)为桃金娘科桃金娘属常绿小灌木.俗称山稔、岗稔。桃金娘资源极为丰富,广布于我国北纬20~27度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的低山丘陵.田头地角.果实产量高.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可能。山稔红食用色素是以桃金娘果渣作为原料提制的.该研究旨在为系列开发利用这一宝贵野生植物资源提供一条综合利用的途径。1实验材料和方法批金娘果实在IO月中旬采自广西柳州市。花毒素含量的测定:FU卜h法。色素浓缩装置:ZFQ-85A型旋转蒸发器。紫外一可见光谱:岛津*V-120-z型。色素稳定性及…  相似文献   

9.
光敏催化氧化β-蒎烯制备桃金娘烯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β-蒎烯光敏催化氧化不经还原制备桃金娘烯醛的新方法。反应在以高压钠灯为光源的自制光化学反应器中进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β-蒎烯的转化率和桃金娘烯醛选择性的影响。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吡啶-乙酐复合催化时,于32℃反应4h,β-蒎烯转化率可达93.4%,桃金娘烯醛的选择性可达85.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桃金娘烯醛可由可再生的α-蒎烯选择性氧化而得到,且本身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另外,含噻唑或腙亚结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常用于构建生物活性分子的砌块。本研究将噻唑和腙2类活性基团引入到桃金娘烯醛骨架中,合成得到系列新型桃金娘烯醛基噻唑-腙类生物活性化合物,为我国的天然优势林产资源α-蒎烯的改性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方法】α-蒎烯经选择性烯丙位氧化得到桃金娘烯醛,然后与氨基硫脲缩合制备桃金娘烯醛缩氨基硫脲,再与一系列取代的α-溴代苯乙酮反应,合成得到16个桃金娘烯醛基噻唑-腙类化合物。通过FT-IR、~1H-NMR、~(13)C-NMR和ESI-MS等技术手段确认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对所合成的目标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得到16个新型桃金娘烯醛基噻唑-腙类目标化合物4a-4p。测试4a-4p抑菌活性,在50 mg·L~(-1)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花生褐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西瓜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总体上,目标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有12个化合物的抑菌率大于60%,尤其是化合物4n(R=4-NO2),其抑菌率高达90.6%(活性级别为A级)。【结论】合成得到系列新型桃金娘烯醛基噻唑-腙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n(R=4-NO_2)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