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加州林业政策的雏形始于20世纪之初,那是一个联邦势力增强、全球扩张、社会高度等级化的时代。加州约有二百万人,只有少数人有资格参加投票选举,更少有人对林业有兴趣。林业政策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如今,虽然情况没有大的变化,但林业政策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加州 3500万居民生活在多样性、民主化的社会中,不再服从于任何一个林业精英的意愿,而从科学的、政府的、工业的和环境的多角度看待林业。对25或50年前一个简单的选择:是保护还是利用,是公有还是私有,加州人民已不再感兴趣。到2025年,森林制度、管理技术和生态条件高度多样化的前景将逐步改变当前的等级管理。讨论林业政策的人将不再仅仅是20世纪制定林业政策的精英们。我们是否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将取决于加州在多大程度上采取必要的改革以保持有凝聚力、适应性强的森林体系来满足更多民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产生和发展自1983年起,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开始在全林区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几年来,林业企业改革经历了一个从扩权让利到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1986年以前,林业企业改革的中心是围绕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收权和放权上进行改革的,没有触及林业企业本身的经营机制。1986年,进入了以建立林业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深化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林业“三定”之后,特别是农村二轮承包的实施,在广大平原地区,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份的出现,原有的林业生产责任制难于适应20年来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县级以下各级政府在对林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的认识方面以及指导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林业方面出现了一定的脱节,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导致大规模植树造林后林木权属不清,影响了群众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阜阳市自去年以来,稳步开展了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探索出一条林权管理…  相似文献   

4.
甘剑伟 《广西林业》2013,(12):17-18
2011年广西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林改后,拥有林地的广大农民应该怎样发展?基层林业部门如何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本期起,本刊将在《林改风云》栏目刊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系列文章,探索林业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贵州农村林业经济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即由自给半自给的林业经济开始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林业开始向现代化林业转化。转化的重要标志是,林业内部分工分业迅速发展,各种专业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大批涌现。现在全省有各种林业专业户和经营联合体56,979个,今年共造林131.9万亩。在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鼓舞下当前农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开发型的林业承包大户不断涌现,发展很快,势头很好。据遵义、安顺、黔南三个地、州统计,单户或联户承包荒貢千亩以上的共320户,承包荒山1110多万亩,户均3,440亩,占应承包面积的32%。1984年初,遵义地区只有4个承包大户,到现在办了公证于续的承包大户就有41个,承包面积42.3万亩,今年造  相似文献   

6.
家庭联产承包制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农民收入迅速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一改革对林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众所周知,自从1982年落实“三定”工作以来,林业上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生产承包责任制,标志着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普遍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荒山荒地承包之后,普遍存在包而不造、造而不管、管而不活的现象;二是有林地承包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林业生产经济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家庭林场这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在国有林区确立了,并迅速发展起来。实行家庭林场经营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如何认识家庭林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户承包的家庭经济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如何,森工采集生产是否适宜家庭承包,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是实践向林业经济理论界提出的新任务,本文拟结合林业企业实际谈些拙见。一、国有林区改革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林区借鉴农业家庭承包的经验,以定包为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林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我国适时适地地采取了一些以承包为主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较好地解决了林业生产经营中的责权利问题。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林业生产,大胆改革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逐步推行了诸如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制等一些改革措施,激发了内部活力,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林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郑州市,初期的非公有制林业主要是农民在自己承包的责任田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荒山造林力度的加大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部分荒山(地、滩)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个体造林的人数逐年增多,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造林规模迅速扩大,涌现出一批造林承包大户。  相似文献   

10.
林地是林业用地的简称,是农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林业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相继启动,林地承包和流转日趋活跃,并呈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总结我省林地承包和流转的经验,进一步规范林地承包和流转工作,维护农民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笔者深入到有关市、县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